6歲女童終止發育:這3種常見的食物,醫生建議,少給孩子吃

2019-07-16   鯨魚談育兒

每個家庭都有亘古不變的一個問題:孩子究竟是自己帶,還是老人帶?有一些老人,育兒經驗豐富,什麼問題都難不倒她,把孩子照顧的健康又聽話,但也有一些老人,因為「隔代親」更容易嬌慣孩子,給孩子養成一些壞習慣。


我們小區里就有一家,孩子叫小雨,爸爸媽媽上班比較忙,沒時間照顧她,從小她就跟著奶奶一起生活,平時見到我們就會主動打招呼,小嘴特別甜,經常對我說:「阿姨,你今天好漂亮。」附近的鄰居都很喜歡她。

從上了幼兒園大班開始,為了能升入重點小學,小雨就回去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了。但是我前幾天看見她,並不是往日開開心心的樣子,瘦瘦小小的感覺也沒怎麼長。我問小雨奶奶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沒想到奶奶告訴我這樣一個震驚的消息:

小雨回去和爸爸媽媽生活之後,沒到半年孩子就開始咳嗽,不是感冒、不是過敏,大人也沒當回事,總說工作忙,等等再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就一直拖著,平時也不怎麼陪孩子玩,買上一堆零食、玩具就去工作了,就給孩子養成了不好好吃飯的習慣,慢慢的媽媽發現小雨睡覺的時候開始不老實,喜歡趴著睡,還開始磨牙,說夢話了。

慢慢的小雨也瘦下來了,身高卻還是沒變化,奶奶發現這一年來孩子一點沒長個,就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這一檢查才知道:小雨的脾胃非常虛弱,現在已經到了耽誤生長的程度了,如果再不好好調理,就終止發育了!

6歲的小雨怎麼會脾胃虛弱呢?

  1. 零食當飯吃

平時為了讓小雨自己乖乖的玩,爸爸媽媽經常買一些零食放在家裡,孩子零食吃的都,胃腸不好消化,都堆積在一起,形成積食,增加了孩子的飽腹感,就慢慢變得不愛吃飯。大家都知道零食中的營養成分少之又少,相比來說,危害要更大一些,孩子光靠吃零食,是會給脾胃以及生長發育造成危害的。

2.補品吃的多

很多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補充營養,就一定能養出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這樣做反而是對孩子傷害最大的,在6歲以前,寶寶的脾胃虛弱,所能負擔的消化能力,也不如成年人,太多的營養成分堆積在胃裡,會延遲脾胃的工作時間,使他得不到休息,從而容易讓孩子產生積食、厭食、消化不良的現象。

3.快餐吃的多

有時候小雨的爸爸媽媽忙的來不及做飯,就會打包一些吃的給孩子。最多的就是一些炸雞、漢堡了,因為小孩子都喜歡吃,小雨也不例外。但油炸食品除了營養成分被破壞,更重要的是不易消化,寶寶的胃需要分泌大量的胃酸來中和,增加腸蠕動的速度,這類食物經常導致兒童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噁心等症狀。

我們應該怎麼避免像小雨這樣的悲劇呢?

1.給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平時多注意孩子的吃飯習慣,不能吃太快,食物要在嘴裡充分咀嚼後才能咽下去,還要準備既營養又爛軟易消化的食物,不給孩子的脾胃造成太大負擔。也可以給孩子沖一杯繡蘇末,幫孩子化解體內的積食,減輕消化負擔,也促進營養的吸收,讓孩子更好的發育、長個子。

2.帶孩子多做運動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其實這也是提倡我們要多運動,促進脾胃蠕動,加快消化速度。家長們可以在飯後帶孩子散散步,或者周末的時候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的活動,讓孩子多多曬太陽,不光對鈣的吸收有促進作用,還可以幫助寶寶呵護出一個健康的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