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
"直播帶貨是一種新模式,大家都往這個方向走的時候,我依然還是堅持我的線下。"
4月15日,董明珠的這番話引發熱議。9天後,昨天(4月24日),還是那個特立獨行的"董小姐",一襲綠色長裙,混搭著無比卡頓的網絡,上演了她的直播首秀。同一時間,就在她的"隔壁",同為"初代網紅"的羅永浩,繼續著他"賣藝還債"的直播帶貨之旅。
隨著"偶買尬"的李佳琦們走紅大江南北,越來越多的名人,乃至外國名人都開始了直播。在刺激消費的時代背景烘托下,一個無直播不帶貨的時代是否就要到來?
翻車的董明珠,"還債"的老羅
重音、疊影、黑屏、閃回,然後再循環一遍……這是不少觀眾對董明珠昨日直播的評價。
由於網絡卡頓等因素,備受關注的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一波"太卡了"的彈幕中,完成了他的直播首秀。在這場1個多小時的直播中,前半小時,除了能看到直播間關於董明珠的介紹,你根本無從得知是這位"鐵娘子"在做直播。
據新抖統計,本場直播在累計431.8萬人觀看的情況下,售出了23.25萬元的格力家電。然而38件商品中,有至少17件無人問津,其他所有產品的銷量均為個位數。
很顯然,董明珠這場直播是真實的"翻車"了。不過,"董小姐"似乎從一開始就並不在意這些。在這場不怎麼流暢的直播中,董明珠的一句話格外清晰,"我不在意銷量"。
確實,整場直播沒有任何"上連結"的環節,董明珠大多數時間都在帶網友逛格力的展廳。與其說她是在帶貨,倒不如說她是在為格力"站台"。
受疫情影響,格力第一季度損失了300億元的銷售額,尤其是春節前後的2月份。董明珠在直播中說,往年,格力2月的銷售數據能達到一兩百億。而今年這個數字是——0。
"越是到這個時候,越要呵護員工,首先就是不能裁員。"董明珠的這句話沒有出現卡頓,這似乎也解釋了,短短9天時間,她為何"打著臉"上直播。"一切為了格力。為了格力的員工們。"
但同一時間的另一個抖音直播間,沒有做過空調,但也嘗盡人間冷暖的羅永浩,可能就無法那麼"淡定"了。
第一場錯漏百出、第二場枯燥乏味、第三場金句頻出……昨日,老羅開始了第四場直播帶貨,這也是決定老羅是否"火不過三場"的關鍵戰役。
所幸,中年人羅永浩挺了過來。數據顯示,老羅昨日的直播共有1018.3萬人觀看,增幅21.2%,打賞收入172萬,銷售額3291.9萬。由於沒有大額的產品,銷售額有所下降,但除此之外,各項數據均比上一場更好。
比起隔壁的董明珠,羅永浩似乎更快融入了直播帶貨這個行業。超過110倍的銷售額,聽相聲也不卡頓的網絡,"賣藝還債"的羅永浩比起"為員工站台"的董明珠,更像是一個"主播"。
入鄉隨俗的"老外"們
事實上,直播帶貨已然成了當下中國國內的一大潮流。對於,那些早已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的"老外"而言,他們雖然未必有董明珠和羅永浩這般的人氣,但他們同樣踏浪而來,開啟了直播帶貨之旅。
首當其衝的,當屬有著"馬政委"之稱的北京北控男籃主教練馬布里。
4月12日,馬布里來到新電商平台拼多多,為球迷直播推介多款旗下品牌產品,其中包括一款可以和球迷一起"打夜場"的發光籃球等。據悉,這也是馬布里來到中國十年後的第一次電商直播。
坐地鐵、聽相聲、學中文,出演音樂劇和電影,口頭禪是"愛就是愛"……作為地道的"北京人"馬布里做起直播似乎也不含糊。在為自己品牌推介的同時,他也不忘強調,"做直播"也是他在中國"入鄉隨俗"的重要一步。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與你所愛一同享受美好的紅蝦時光。快來拼多多搶購您的阿根廷大紅蝦!"4月14日起,阿根廷駐中國上海領事館總領事巴勃羅·奧布雷貢,化身成為主播,向中國消費者直播帶貨阿根廷紅蝦。
作為全球知名的高檔食材,阿根廷紅蝦堪稱食材屆的"網紅"。然而,隨著疫情衝擊,食品的進口和出口都成了困擾全球國家的問題,阿根廷同樣如此。
作為一名外交官,奧布雷貢似乎也深諳直播帶貨的奧妙。當天阿根廷米其林大廚傑克·艾比羅亮相直播間,現場直播烹飪阿根廷紅蝦,在線人數超過17萬人。只要99元就能買走4斤"比手還長"的阿根廷紅蝦,也成了當天銷售量爆棚的進口產品。
人人主播,人人帶貨,直播帶貨的時代到來了嗎?
曾經談起直播帶貨,人們津津樂道地往往是薇婭、李佳琦這樣的"頭部主播"。然而,隨著初代網紅頻頻下海,老外紛紛入鄉隨俗。如今,莊重的央視主持人,甚至政府領導人都開始走進直播間。當下的網際網路,已然進入了"人人皆可直播,人人皆可帶貨"的時代。
昨日,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雖然受到疫情衝擊,但今年1-3月,全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宅經濟"成為市場熱點。據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100多位市長、縣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
在此前央視牽頭的"為湖北帶貨"的活動中,央視著名"段子手"主持人朱廣權和李佳琦組成了"小朱配琦"組合,共同用直播的方式為湖北農產品帶貨。橫空出世的"小朱配琦"組合,吸引了1091萬網友觀看,累計觀看次數1.22億,共賣出了總價值4014萬元的商品。
去年被稱為電商直播元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4.33億。而今年這個數字將突破5億。
數據顯示,至少有近40%的直播用戶表示,偶爾會購買"直播帶貨"的產品。去年"雙十一",淘寶直播在美妝、服飾、食品、家電、汽車等行業全線飄紅,在家裝和消費電子等行業,直播引導的成交同比增長均超過400%。
不期而至的疫情,無意間助推了"直播帶貨"。
3月底,上海提出發展"在現新經濟"。在《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明確指出"依託音頻、短視頻、直播和影視類載體,推進新興技術成果服務應用於內容生產",未來上海將建設"品牌直播之城"。
從人人帶貨,到全城帶貨,直播帶貨的風口已經來臨。
在上海,不僅是主播為品牌直播帶貨,線下商場也開啟了帶貨模式,就連博物館,藝術展也紛紛進入了直播的領域。淘寶直播數據顯示,該平台博物館、藝術展直播累計參觀人次超過1億,其中來自上海的文博場館數量、在線參觀人數均位居全國第一。
淘寶直播負責人趙圓圓曾表示,頭部主播的核心邏輯是"人-場-貨",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場是排在第二位的,貨反而排在最後。
但如今,疫情似乎正在改變這一切。
一直以來,消費都是拉動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數據顯示,三駕馬車中,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7.8%。然而,據國家統計局,受疫情影響,第一季度,三駕馬車中,消費的下降也最為明顯。我國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0%。而消費支出拉動GDP下降達到4.4個百分點。
毋庸置疑,促進消費,讓百姓回到"買買買"的模式將是推動經濟復甦的重中之重。直播帶貨,作為推動消費的全新形式,其"場景"將會成為新經濟模式的重要催化劑,其對"貨"的流通也將幫助消費重回正軌。
所以,無論是"打臉"的董明珠,還是"還債"的老羅,抑或是入鄉隨俗的馬布里,在直播風口的下,他們恰恰給消費者做了一個示範——想拉動消費,咱先上個直播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ltnsnEBfwtFQPkdqF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