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鹿城老舊小區改造,涉及住戶6.2萬戶、建築630萬㎡

2019-11-01     樓市IN溫州
來源:鹿城新聞網、記者:嫿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10月30日上午,鹿城區政協「請你來協商」 走進社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大家談活動在松台街道桂柑社區舉行。

鹿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白洪楞與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等一起圍坐在柑社區小廣場的大榕樹下,圍繞「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大家談」這一協商主題各抒己見、凝聚共識。


據統計,鹿城區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205個,涉及住戶6.2萬戶,涉及建築面積630萬平方米,樓棟1600棟。

其中,水心、蒲鞋市、上陡門等大片老舊住宅區建成於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房屋滲漏、管線老化等「病痛」長期困擾著小區居民。



據統計,今年以來,鹿城區政協接收區政協委員涉及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相關提案共6件,其中《關於加強老舊小區及其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的提案》被列入區黨政領導領辦政協重點提案,由區委副書記、區長白洪楞親自督辦。

來自清風、青園、桂柑、雙井頭等社區的居民代表在此次「請你來協商」活動中暢所欲言,既提困難,也出主意。

「居民聯名簽字反映,房屋外牆脫落嚴重,房子搖搖晃晃怎麼辦?」松台街道水心社區書記、主任林文花說。「小區里樹木長得太高,擋住了一至三層樓的光線,有沒有部門能及時幫忙裁剪樹木?」松台街道桂柑社區居民繆國善說。

松台桂柑社區書記、主任柯建華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要從長計議、系統梳理,例如把社區地下管網問題列入年度政府工作計劃,分片治理。


現場,專家學者、政協委員也「傾囊相授」,頻頻為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出「金點子」。「考慮自己需求的同時更要從小區整體考慮,各小區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分基礎板塊、提升板塊和加建板塊這三步走。」溫州設計集團二院高級建築師邱技光說。

「解決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建議先易後難,以點帶面。資金有限、人力有限的條件下,先試點,建立完善的效果評估體系,再將普適性的小區模式進行推廣。」區政協委員周暉說。

一場3個多小時的專題協商活動,鹿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白洪楞和區政協主席徐強在筆記本上寫下滿滿好幾頁紙,將與會人員反映的痛點難點和提出的真知灼見都一一記錄下來。「老舊小區改造,群眾是主體。」

白洪楞說,要按照「群眾可接受、政府可承受、發展可持續」的原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政府部門充分結合群眾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制定全面細緻的服務菜單,直觀清楚地展示改造的具體項目和政策補助的具體標準,基礎類項目以政府出資為主,提升類項目以居民出資為主。

小區居民按照自身經濟可承受度,從政府的服務菜單中選取需要實施的具體項目,經小區居民協商一致後,形成總的改造方案。

更多原創深度爆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擴展連結跳轉原文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jh7J24BMH2_cNUgCyo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