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豐順老區打好「生態、紅色、鄉賢、惠民」四張牌 促發展

2019-10-29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原標題:《豐順老區打好「四張牌」 促發展》)

近年來,廣東豐順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以及關於老區蘇區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廣東省委、梅州市委部署,打好「生態牌、紅色牌、鄉賢牌、惠民牌」,用心用情用功推動豐順老區蘇區振興發展。

打好「生態牌」

豐順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廣東省林業生態縣,森林覆蓋率78.68%。該縣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開展「綠滿豐順」大行動,今年完成28.2萬畝森林撫育和27個省定貧困村鄉村綠化美化。

水是綠色生態的活態組成部分,豐順縣水系發達,境內有韓江和榕江兩大流域,該縣全面壓實「河長制」,重點確保榕江北河水質長期穩定達標。

在北斗圩鎮,清澈乾淨的河水潺潺流動,一群孩童在岸邊嬉鬧玩耍。「現在的榕江北河乾淨了、環境變美了。」村民黃先生說,這裡曾是垃圾漂浮、雜草叢生,「現在環境好了,每天帶孫女出來散步。」

這得益於「河長制」的實施。

該縣圍繞「六鎮聯動、六化並舉(水質凈化、堤壩固化、岸景綠化、照明亮化、河景美化、彰顯客潮文化),三溪相融(南礤溪、汶水溪、龍車溪)、三區相連(景區、城區、園區),投資百億、造景百里」的工作思路,加快「百里榕江碧道」規劃建設;同步規劃實施「百里韓江碧道」,保護「中國最美家鄉河」。

豐順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實踐,孕育出多彩多姿的「生態經濟」。豐順充分發揮「溫泉、漂流、瀑布、登高」特色優勢,堅持文旅、農旅、養旅融合發展,以梅江韓江(豐順)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為載體,以留隍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為龍頭,加快韓山、大寶山、八鄉山、銅鼓峰、揭嶺飛泉等項目建設,努力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據介紹,該縣將力爭實現旅遊接待總人數、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的目標,到2021年實現旅遊接待總人次突破1000萬,5年內旅遊收入突破100億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後花園」「最佳康養地」「最優體驗場」。

今年,豐順縣成功舉辦了2019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電聲杯」梅州豐順站賽、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中國梅州國際茶業精英峰會等大型活動,以活動為媒、敞開圍龍、走向世界,擦亮了「中國溫泉之城」「中國長壽之鄉」品牌。

豐順有好茶,十萬茶山迎客來。豐順目前有高山優質茶葉面積10.8萬畝,占廣東省茶葉種植面積的八分之一,茶葉企業多達百家,成為廣東乃至華南地區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和高端茶葉供應地。此外,豐順茶產業有歷史、有資源、有特色、有文化。獨特的「豐順高山茶」成為廣東茶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該縣做精做特食用菌、紅薯、青欖等農產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菜籃子」「果籃子」「米袋子」優質產品供應基地。日前,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工作專責小組辦公室發布第一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初審候選名單,其中廣東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豐順縣食用菌基地上榜。

打好「紅色牌」

豐順是土地革命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根據地,東江特委、東江蘇維埃政府、紅十一軍等黨、政、軍領導機關都曾設在豐順境內。據統計,該縣共有革命遺址46處。

「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紅色資源為豐順更好傳承和弘揚蘇區精神,大力發展紅色游、鄉村游、生態游提供了優越條件。」該縣史志辦主任盧勝文說。

1930年5月1日,東江特委在八鄉山鎮灘良村召開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東江特委和古大存等的帶領下,建立革命根據地,成立東江蘇維埃政府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點燃革命「炭寮星火」。

據八鄉山鎮負責人介紹,該鎮堅持原址保護、修舊如舊原則,推動紅色革命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融合發展,計劃打造成為五星級的旅遊名鎮。

革命種子在豐順大地遍地開花。1929年10月28日,朱德率紅四軍一、二、三縱隊6000餘人進駐龍崗鎮馬圖村進行休整。

走進馬圖村,見龍居、燕翼居、得震樓、八士廬和西華寺軍事培訓學校等革命遺址呈現在面前。如今,革命舊址已修繕一新,但歷史的痕跡依然保留,已建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近年來,馬圖村以黨建為引領,以革命遺址為依託,以茶業為支撐,做活紅色文化和綠色產業融合發展文章。如今,該村全村茶農870戶,茶園面積1.2萬畝,年產量約48萬斤,僅茶葉一項村民每年人均收入達1.5萬元。

「全縣上下要積極搶抓省進一步促進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等政策機遇,統籌謀劃,積極爭取一批民生項目、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進入國家和省項目庫,力爭獲得更多中央和省政策資金支持。」豐順縣委書記曾永祥說,要用心用情用功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

打好「鄉賢牌」

豐順外出鄉賢眾多,他們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濃厚的家鄉情結。該縣落實「三好一正」工程,搭建平台,加強鄉情聯絡、交流合作,深入實施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工程。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廣東省扶貧濟困日活動中,全縣累計募集(含認捐)資金15.9億多元,占全市募集(含認捐)資金24.7億元的64.4%。

曾永祥認為,豐順外出鄉賢非常關注支持家鄉建設,這點鼓舞著全縣黨員幹部做起工作有信心、有底氣。縣委縣政府也與鄉賢建立了日常聯絡互動機制,爭取獲得更多鄉賢的理解和支持。

今年6月,嘉應學院紫琳學院奠基儀式在湯南鎮八角塘舉行。廣東珠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捐贈10億元作為嘉應學院紫琳學院建設資金。該項目今年底正式動工,2021年9月份將實現首批招生,是豐順第一所大學,實現了梅州市本科層次職業院校零的突破。

傑出鄉賢、廣州凱源房地產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應裘全額捐資5.5億元以上建設豐順縣堅真文體中心。該項目是豐順推進縣城提質擴容、補齊城市發展短板、提升城市品質品位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深切緬懷和弘揚堅真大姐崇高風範的重要載體,將建成一流的豐順地標性群組和愛國主義重要教育基地。

9月22日至24日,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中國梅州國際茶業精英峰會在豐順舉辦,全球20多個國家中外嘉賓齊聚韓山、眾多名人名家名企共襄盛會,品茗茶、慶豐收、話發展,大大提升了梅州嘉應茶、豐順高山茶在全國甚至全球的知名度;該縣全力籌辦首屆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梅州·留隍)國際峰會,助力梅州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全力籌備中國·梅州豐順第七屆「喜德盛杯」國際自行車邀請賽……

豐順按照市「三進一出」要求,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全力辦好三大國際性活動,向世界展現豐順引人入勝的風景文化,展現豐順改革創新的激情活力,展現豐順振興發展的新貌成果,力促老區蘇區加快發展。

打好「惠民牌」

「不忘初心、服務人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第二批下基層(梅州豐順分會場)活動在豐順舉行,讓廣大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品質的文化大餐和惠民服務。

豐順是全省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21個試點縣之一。自去年7月以來,該縣構建起「1+17+282」縣鎮村三級實踐體系,探索出「一二三八」(堅持「一個理念」、激活「兩大群體」,突出「三個導向」,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新八景」)的工作舉措,努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目前全縣開展3500多場文明實踐活動,吸引46萬多人次參與。

為加快建設名副其實、聲名遠揚的「平安之鄉」,該縣堅持穩字當頭,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努力打造「和順之城」。「豐順連續三年獲評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曾永祥說,「群眾的幸福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

豐順縣大力推進健康豐順建設,兩基服務示範鎮、公建規範化村衛生站已實現全覆蓋。豐順縣第二人民醫院建設、人民醫院綜合門診大樓建設、中醫院整體遷建、縣婦幼保健院升級改造加快推進。

近年來,豐順始終將教育擺在優先位置,大力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縣教育信心得到提振。

翻開豐順「創強爭先」成績單,亮點紛呈:2014年12月成功爭創廣東省教育強縣,2015年被國家認定為全國教育發展均衡縣,2018年8月被省教育廳授予「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稱號;共投入資金14.13億元,並規劃新建、改擴建一批中小學及公辦幼兒園,其中,新建中小學、公辦幼兒園6所(含在建),改擴建中小學、公辦幼兒園23所,將新增縣城高中學位2640個、初中學位1650個、小學學位4050個和幼兒園學位980個。

今年1月,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豐順縣人民政府、廣東省合生珠江教育發展基金會三方簽訂建設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現代化實驗區(豐順)合作協議。將通過三年努力,把豐順建設成為粵東西北新時代教育現代化先進縣,把留隍鎮打造成新時代教育現代化先進鎮和鄉村振興教育發展排頭兵。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全縣75萬人民的共同願望。」曾永祥將豐順近年教育總結為「黨政全力推動,部門努力落實,群眾大力支持,鄉賢鼎力資助」,做到「最好的建築在學校、最好的資源給師生」。下一步,豐順將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任務要求,圍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努力,營造尊師重教、全民支教的良好氛圍。

( 胡金輝 葉思琪 鄭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heVFm4BMH2_cNUg3t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