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江蘇省宜興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9月8日,5歲患兒朱某某因「病毒性腦炎」入住宜興市人民醫院,當班護士按醫囑為其輸注「甘露醇」時誤將「甲硝唑」靜滴,患兒當晚因搶救無效死亡。經初步調查,確認當班護士違反操作規範,已對2名當班護士作出辭退的決定,將對相關人員依法依規作出處理。目前醫院已與患兒家屬就善後事宜達成一致。
在上述案例中,兩名當班護士在護理操作中沒有嚴格執行四查八對制度,將甲硝唑輸入到患兒體內,那麼四查八對查什麼?
圖文無關
三查七對 :
三查:備藥前查、備藥中查、備藥後查 。
七對: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
四查八對:
四查:備藥前查、備藥中查、備藥後查、查醫囑。
八對: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藥物有效期。
相對於以往的三查七對,分別多了查醫囑、對藥物有效期兩項。由此可見,核對信息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儘可能的避免因核實信息問題帶來醫療事故。
在這場嚴重的醫療事故中,為醫護人員敲響了警鐘,醫療工作無小事,必須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嚴格按照規範操作來執行,這樣極大的降低了醫療事故的發生。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