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上了3把「安全鎖」!央行、住建部決策落地,專家:非常及時

2019-10-16     藍白觀樓市

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快,雙十一都能買房了。

聽說阿里拍賣將在今年雙11當天推出上萬套特價房,與此同時,另一大電商巨頭京東也在日前宣布將在今年雙11期間在70個城市,聯合超過200家房地產開發商,投放超過6000套特惠房源。

難怪有人調侃,錯過了金九銀十別怕,還有雙十一,天天都是購房者的節日。

問題是,屬於購房者的節日未免太多了。

拿今年來說,剛開始說金三銀四,後來又有「小陽春」的說法,再後來,房企說樓市會「由春入夏」,最近幾個月,又開始老生常談的宣傳「金九銀十」。

可惜,等了又等,沒等來房價躥升,調控之手握得反而越來越緊了。

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次數高達48次,雖然少於8月份的60次、7月份的56次,但整體看,201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密集程度依然刷新歷史記錄。

到了10月份,樓市又上了3把「安全鎖」。

第一,房產投機客的資金來源被「掐斷」。

過去幾年,高槓桿買房的方式流行開來,低首付乃至零首付購房層出不窮,開發商各種首付分期的促銷措施也在推波助瀾,使得不少沒有支付能力的剛需強行「上車」,或者依賴短期借款買房的投機客大行其道。

現在,這種方式已經行不通了。

據《第一財經》10月16日報道,近期已有多家銀行採取嚴格措施限制個人透支信用購房。

自8月平安銀行發布《關於加強對房產類商戶交易管控的公告》後,兩個月來,農業銀行、興業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紛紛發布相關公告,形成了一波對信用資金流入房市的管控小高潮。

一位華東地區銀行中心人士表示,「這也是今年一個主要監控的方向,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加碼,銀行配合政策的實施,以往多數是限制交易金額和次數,如今則關停了相關權限,可以說管控升級了。」他還稱,未來可能有更多銀行對房地產交易進行限制。

顯然,這一道鎖,鎖的是個人購房者的「歪心思」。

第二,租賃市場全面發力。

根據不完全統計,下半年以來,陝西、北京、深圳、廣州、合肥、南京、珠海、長春、南寧等9個省市,相繼出台住房租賃新規。

其中既有租賃房源的規範細則,也有對租房者的補貼,無論是力度還是頻次,都比以往高出不少。

近期,住建部召開住房租賃中介機構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此次會議專門從租賃市場的角度出發,進行明確的專項整治,應該說是第一次。

還有個消息值得注意。

據10月16日證券時報消息,深圳推出全國首個穩租金商品房租賃試點項目,該項目為248套帶裝修商務公寓,基準租金標準暫為每平方米每月110元,具體租金還會考慮樓層、朝向等因素來確定,物業管理費為每平方米每月4.5元,重點在於:租金年漲跌幅不超5%。

一葉落而知秋,我們靜待此類租賃房體量繼續擴大,其他城市也逐步跟進。

第三,房貸利率平穩換錨LPR,開啟新階段。

央行發布通知,從10月8日開始,買房貸款利率政策發生變化:新發放商貸利率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二套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於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加60個基點。

換錨之後,情況如何?

隨居研究院以100萬貸款本金,360期,等額本息方式進行進行了成本測算。結果顯示,14個城市在執行LPR貸款利率後,首套房的月供額比過去僅增加了6元,二套房的月供額比過去增加了15元。月供額的變化值較小,不會對購房者造成過大的干擾。

但是,平穩過渡的背後,卻是貨幣與樓市關係的巨大變化。

參照9月20日公布的數據,1年期LPR下降,短期融資利率下降,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5年期以上LPR紋絲不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把貨幣和樓市「隔離」開的作用,這是跟原來房貸利率參考基準利率浮動最大的不同。

三個措施,就是「三把安全鎖」,讓樓市的漲跌周期變得平緩,不被所謂的金三銀四、金九銀十所干擾。

而短短一個月內,央行、住建部的決策紛紛落地,也是10年以來首次出現。

回顧從2008年至今的樓市走勢,似乎一直陷入到了「周期論」之中,從2008年後,房地產共有3次周期性上漲,分別為2008.10-2012.02、2012.03-2015.02、2015.03至今,每次大概持續3年左右時間。

每次都是房價上漲後限購、限貸措施出台,每次調控收緊後,房價又開始逐步下行,從波峰到波谷,周而復始,似乎一直在循環。

但是,這次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信號。

原來的調控是在壓縮需求,通過個稅、社保等方式設置門檻,過濾投機者,現在是從供給層面,把資金從房地產中緩緩抽離,深層次的改變貨幣與房地產的關係,再通過集體土地入市,扶持租賃房的方式增加供給。

簡而言之,這就是長效機制。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2019年第二季度我國居民部門槓桿率達55.3%,半年累計上升2.1個百分點。因此,監管部門重申相關政策要求,採取措施堵住漏洞,是非常及時的」。

經濟學家伍戈的看法更加深入。

10月16日,長江證券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伍戈發文指出,與歷史顯著不同的是,本輪地產調控與逆周期調控脫鉤,折射出各界對房價容忍度的下降及較多資源流向地產領域的擔憂。

受此影響,本輪地產調控的方向和節奏似乎更加取決於地價房價等房地產市場自身的因素變化,而未必是傳統經濟周期。

專家這番話講得有點晦澀,說白一點,以前是靠房地產拉動各個行業,所以調控有點「投鼠忌器」,但是,今年的調控大不一樣,即便調控收緊會帶來短期「陣痛」,也依然會堅持下去。

用一句話總結:房子是用來住的,絕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Z9Y1m0BMH2_cNUgl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