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戰友注意了:出現這個情況,你測的病毒量是假的

2019-07-21     肝病大講堂

您將了解以下內容:

  1. B肝抗-HBc的含義
  2. 最新實驗證明其重要意義

B肝五項想必各位B肝患者們都不陌生,B肝五項的含義更是老生常談了。

首先是HBsAg,表面抗原,它陽性則代表了B肝病毒的感染,是一個「壞指標」,越高對患者來說越不好。HBeAg,e抗原,它陰病人就是小三陽,它陽就是大三陽。但是小三陽不一定比大三陽好,具體原因請參見我們的往期文章。其次就是s抗體和e抗體。最後一項是大家最暈乎的核心抗體(抗-HBc),很多人不明白它的含義。抗-HBc是HBV感染的敏感標誌物,包括隱性HBV感染。

抗-HBc並不雞肋

經常患者向醫生詢問抗-HBc時,醫生會說其陽性只代表曾經接觸過B肝病毒,對病情現狀的提示有限。因此,許多B肝戰友們會忽略這個「不起眼」的B肝指標。然而,這個指標或許存在重要含義,你知道嗎?

其實,基線抗-HBc水平可預測接受聚乙二醇干擾素或核苷酸類似物治療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HBeAg血清轉換率。

而且,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抗-HBc的臨床和病毒學含義也越來越多的被揭示,其背後隱藏的科學含義不容我們忽略。在B肝病毒流行地區(中國就是其中之一),HBV感染通常發生在嬰兒期或兒童期。然而,很少有研究關注抗-HBc水平在兒童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基線抗-HBc水平在HBV感染的、ALT的兒童中是否能預測HBeAg血清轉換。

該指標可預測轉小三陽的機率

今年三月,頂級肝臟學雜誌《Hepatology》發表了一篇關於抗-HBc臨床含義的文章,解答了上述問題。該文章題目翻譯過來是:e抗原陽性、ALT正常的孩子的基線核心抗體水平可以預測e抗原血清學轉換。

這……看不懂對吧?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B肝感染的小孩,大三陽且ALT正常,他的抗-HBc可以預測他變成小三陽的機率。

研究人員調查了兒童抗-HBc水平與B肝病毒感染自然病程之間的相關性,特別是基線抗-HBc水平預測長期隨訪期間自發性HBeAg血清轉換的能力。對未治療CHB(慢性B肝)和正常ALT水平的HBeAg陽性兒童進行縱向隨訪。用雙夾心免疫分析法測定抗-HBc水平。評價抗-HBc水平和其他參數對自發性HBeAg血清轉換和慢性B型肝炎自然病程的影響。共有182名平均年齡為10.6歲的兒童被隨訪,隨訪時間長達近20年。隨訪期間85名兒童(46.7%)出現自發性HBeAg血清轉換。根據多變量分析,基線抗-HBc滴度>500 IU/ml可預測自發性HBeAg血清轉換(P<0.001)。

結論:

抗-HBc水平反映了HBV感染患者的免疫應答。在ALT水平正常的HBeAg陽性兒童中,基線抗-HBc水平>500 IU/ml可預測長期隨訪期間的自發性HBeAg血清轉換。

至此,我們又看到了抗-HBc的又一個新含義,即預測肝功正常的大三陽兒童的e抗原轉陰率。通俗來講就是,在發現兒童有HBV感染後,抗-HBc的水平越高越好,越高說明在之後幾十年的疾病自然史中,孩子更有可能自發轉變為小三陽。根據這個結論,有需要的家長們可以為自己的孩子進行自測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NBrL2wB8g2yegNDjJ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