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科技和物流的發展,人們全年都能吃上各種各樣的蔬菜,但冬季囤菜仍然存在,如北方的冬天不能沒有大白菜,山東人的家裡不能沒有比人高的大蔥,在湖北不吃紅菜苔的冬天算是白過了…
從北到南,全國各地都有專屬的冬季蔬菜,氣溫慢慢下降,囤菜正全國蔓延。
在北方,進入冬天的標誌不是大雪紛飛,而是空氣中瀰漫著的白菜味道。北方人在冬天遇到大白菜,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囤它!東北囤、北京也囤,即使現在已經可以在冬天吃到各種蔬菜,但作為性價比之王,白菜就是整個北方地區老一輩的安全感,哪家沒囤個一兩百斤都不好意思跟鄰居嘮嗑。
老北京有這麼一句話:「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有北海白塔那麼高。」畢竟大白菜便宜,吃法又多,怎麼吃都不會膩,光叫得出的吃法就有:辣白菜、醋溜白菜、炒肉片、燒豆腐、乾隆白菜等,以及漬酸白菜做的各種酸菜餡餃子、包子、餡餅,酸菜白肉,酸菜豬肉燉粉條等。正陽書局還有一本關於白菜吃法的藏書,叫做《百吃大白菜》,可見白菜真的是百菜,吃法是相當豐富了。
北方除了囤白菜,山東大蔥也是必囤之物。山東的冬天寒冷又漫長,新鮮蔬菜品種少,大蔥就脫穎而出了,而且北方天氣乾燥,易出汗,菜基本濃且咸。重口味的飲食習慣下,大蔥成為了必備品。就像四川人的血液里流淌著辣椒,山西人的血液里流淌著醋,山東人的血液里則流淌著大蔥。
這大蔥,長得比我高
南方的蔥小小的一把,而北方,尤其是山東的蔥,只能用捆來形容。以後別人再問你是哪根蔥,你完全可以可以說「我山東大蔥」,比如最有名的章丘大蔥,長得比人高。雖然山東人全年都在吃大蔥,但是一年品質最高,又脆又甜,可以直接生食的章丘大蔥只在立冬前後上市,而且數量有限,賣完就沒了。
位於中部的湖北,冬天有暖和的藕湯喝,也有清脆的蘆蒿吃,但只有湖北人自己知道,紅菜苔才是他們的冬天本命蔬菜,尤其是「洪山菜苔」。
武漢市的洪山區是丘陵地帶,有「九嶺十八凹」的外號,北面有洪山擋風,難免有南湖帶來濕潤的空氣,形成了獨特的「暖冬小氣候」,而且洪山一帶是灰潮土,這是長江洪水衝擊後形成的沉積物,微量元素豐富,這種天時地利,長出來的紅菜苔自然好,尤其是經歷了大雪之後,花莖搖曳,色澤紅艷,水分充足的紅菜苔,口感此時極為脆嫩。
而洪山最好的紅菜苔,又以這裡香火不斷的寶通寺為最好,甚至有「塔影田,鐘聲地」的說法,就是說這裡菜苔要長在塔影覆蓋到的地方,超過了這個範圍,顏色和味道都會變差,如今的寶通寺,被人承包了5.7畝地種植紅菜苔,價格自然不菲,不過大多數人吃的還是洪山及周邊地區產的紅菜苔。
中國南方盛產竹,南方的冬天,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冬筍,尤以江浙最甚。每個江浙人的冬天,多多少少都會吃幾餐桌冬筍做的菜,比如混合著咸香五花肉的腌篤鮮,湯白汁濃,冬日裡喝上一碗,渾身都暖和了;還有咸中帶甜的油燜冬筍,味道極為鮮美,就著冬筍可以吃好幾碗飯。
兒菜長的很奇怪,就像很多孩子把母親圍在中間,一母多子,所以叫兒菜,這種菜在川渝地區最常見,主要是川渝秋季高溫多濕,最適合種植兒菜,挪了地方種的兒菜,就沒那麼好吃了。而且川渝地區吃的都很辛辣重口,爽口解膩的兒菜能化解油膩辛辣,自然成了家家戶戶都會吃的家常菜。
兒菜雖是芥菜的變種,但卻有和芥菜完全不同的清甜感,那種天然的柔嫩口感,不管怎麼做,炒著吃,煮著吃,做泡菜吃,做蘸水吃,都依然是細嫩的感覺。
馬蹄,也叫荸薺,南方很多地方都有,長得黑不溜秋有點丑,剝皮又相當麻煩,一直上不了台面,但它夠淳樸、實在,削了皮可以當水果吃,蒸熟了可以當零嘴吃,還可以炒菜燉湯做糕點做肉丸子,一點都不矯情,試問誰會不喜歡這樣的小可愛呢?
在江西等南方地區,其實冬天能吃到很多蔬菜,不過只有藜蒿這道青菜,才是南昌人民的心頭好。
藜蒿也叫蘆蒿,並不是大家平時吃的茼蒿,雖然它們有很親近的血緣關係,但並不是同一個物種,藜蒿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不過能在冬天吃到它的地方並不多,江西等地冬天吃的多一些,南昌的「藜蒿炒臘肉」,還是當地的「十大名菜之一」。
當地名菜「藜蒿炒臘肉」,臘肉味重藜蒿清香,搭配在一起真是回味無窮,臘肉可以一直保存,但是藜蒿的食用期太短了,只能在冬季抓緊吃,因為溫度一升高,藜蒿就長成草梗了,那時嚼起來,和嚼草根沒什麼區別。
南方喜食葉菜,豌豆尖則是葉菜里最受歡迎的一種,每年冬天,豌豆尖是雲貴川渝冬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統計顯示,僅成都市去年一年豌豆尖銷量達到4414噸,僅11月到次年1月,銷量就達3241.54噸…豌豆尖的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超市裡堆滿的豌豆尖
成都重慶也愛拿豌豆尖涮火鍋,白灼配面,也有人愛清炒、甚至涼拌。雲南也愛炒食或是搭配著米線食用。但總的就是兩種方式,一類直接炒/煮了吃,一類是把豌豆尖當配菜用,類似火鍋這樣的。
除了雲貴川渝,廣東、廣西、香港也愛吃豌豆尖。香港只食用最頂端的兩片,叫「豆蓓」或「豆尖」,人工精心挑選採摘後運到香港市場的豌豆尖,每斤平均售價60-80港幣,在港最高售價曾達到268港幣。
中國地大物博,除了上面說到的這幾種冬季蔬菜,全國還有很多地方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蔬菜:廣東人點菜要是沒白灼芥蘭那就是沒點完;新疆人愛吃的抓飯沒黃色胡蘿蔔就是不到位;貴州人最愛的折耳根,是整個冬天最靚的崽...
不同地域的人們,在冬天有不同的蔬菜記憶,過去很難吃到全國各地的各種蔬菜,如今農業科技和物流的發達,以前吃不到的稀有蔬菜,現在都能吃到了。
信息來自春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