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可是要是女兒不懂事,到處惹是生非徒生事端,就只會給爸爸增添煩惱了。其實,女兒是"貼心小棉襖"還是"調皮搗蛋鬼",還要要看父母的管教是否得當。良好的家庭教育教出來的孩子溫柔善良,懂事乖巧;粗糙的家庭教育教出來的孩子不守規矩,不明事理。
親爹"直播"管教女兒
曾經在微博看過一則新聞,因為學生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老師將此事告知孩子的爸爸,並氣憤地對家長表示她管不了這個孩子了,讓家長自己管教。孩子的爸爸聽完後非常生氣。在他的女兒刷牙之時上前打了女兒兩巴掌,並且錄了視頻"直播"發上班群,以此向老師證明他作為父親管教了孩子。
事情引發了網友熱議,網友們紛紛對該父親的做法表示:太過偏激。該父親不僅用暴力來處理事情,而且還把扇女兒巴掌的視頻發上班群,這樣的做法令人唏噓。這樣"直播"式的管教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極大,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
子不教父之過
1、沒有尊重孩子的人格
絲毫不考慮女兒的感受把這樣的視頻發上班群實為不妥,這沒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她有自尊心和羞恥心,父親這樣的做法完全不顧以後女兒在班裡如何面對她的同學和老師們,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導致女兒以後在班裡被同學嘲笑或者排擠。
2、管教方式不恰當
暴力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在孩子的心理和身體上留下傷痕,暴力的管教方式是不恰當的。該父親在沒有任何言語管教的情況下直接打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對父親產生畏懼心理,之後更有可能會排斥父親,產生逆反心理不服從父親。這樣棍棒式的教育方式該停止了。
這樣教育孩子效率更高
1、教育孩子要耐心
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耐心地跟孩子解釋他哪裡錯了,該怎樣改正。千萬不可將怒氣發泄在孩子身上,心平氣和的態度孩子更易於接受,效果更好。
2、多和老師溝通
家長們在平時可以多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家校合力,才能一起教育好孩子。遇到孩子不聽老師的話這種事情,家長要及時跟老師交流,避免因此發生誤會或矛盾。在老師方便的時候主動詢問老師孩子的學習短板,哪一科目比較薄弱,或者在學校有沒有違反紀律等問題。在家多跟孩子講道理,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3、及時給予孩子獎勵
在孩子犯錯誤之後對孩子進行管教,下次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的時候,家長們不要忘記及時給孩子獎勵。可以是一張電影票,也可以是一個玩具,或者是帶孩子去一次遊樂園,甚至只有口頭上的獎勵也可以。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爸爸媽媽才會開心,而自己也有收穫。及時給予孩子獎勵可以使家長的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總結
每個孩子都是小天使,只不過有時候也會變成小惡魔,我們在通過教育讓小惡魔變成小天使的時候要注意我們的教育方式,科學的教育方式能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好地成長。讓我們心平氣和地開展教育工作,為孩子們構建一片適合成長的蔚藍天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