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頭條一直不給開通原創權限,本頭條號隨時準備註銷。
歡迎關注公眾號:牛牛說金融
眾多上市公司紛紛發表半年報,其中一組數據引起我高度重視,那就是銀行業利潤占據上市公司的一半以上。
為什麼這個數據會引起我的注意呢?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的2006-2007年,美國上市銀行的凈利潤占到所有上市公司凈利潤的40%,結果就是全球金融危機。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一代表中國經濟活力的企業盈利能力不強;第二銀行的主營收入不合理,大大吞噬著企業的盈利能力。
我們通過銀行的存貸利率來看,銀行攬儲的成本保持在2%,而貸款支出是6%,由於利率照顧銀行業確實獲利頗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強也是事實。
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呢?
1、 企業為什麼盈利能力不強
銀行業剝奪其他行業的現狀確實存在,在未來可能不會有什麼本質改變,這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強的因素之一。另外中國企業負債情況,也是導致其利潤不高的重要原因。
多年以來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與低利率同時存在,也就是說過去20年之內對債務的態度決定你現在資產的多寡。如果你選擇把節省的錢放入銀行,那麼你的儲蓄在被通脹悄悄偷走,大部分企業很早就發現了這個秘密。
享受巨大利率補貼,那麼貸款越多就會越受益。在這個背景之下,企業的高槓桿支撐了投資的勇往直前。2008年的四萬億刺激,更是加速了這一點,上市公司整體負債率達到了85%的高點。
信貸高增長帶來了中國經濟的極度繁榮,但是我們通過企業債務增長來看,其速度遠遠高於實體經濟的增長。這就在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經濟存在嚴重的泡沫,信貸野蠻增長帶來的泡沫。
高負債為什麼會帶來盈利能力的下降呢?首先就是通脹和信貸互為因果,企業生產同樣的產品,在其沒有增加任何附加值的情況下需要的成本大大上升。其次信貸的增加引來產品的進一步上漲,反映在貨幣購買力的身上就是不斷貶值。最後,進入惡性循環不管你發行多少貨幣,對經濟的實際作用互相抵消。
信貸擴張的這個循環裡面,融資成本保持不變,生產漲價和銷售漲價抵消。所以你借錢越多,對於實體企業來說你需要償還的利息就越多。
毫無理性的投資也會帶來資源浪費和庫存增加,一旦市場承載能力下降企業現金流出現流通不暢,那麼傳統意義上的有效需求就會下降,經濟危機就會接踵而至!
2、 信貸擴張帶來的經濟泡沫
我們拿國內最大銀行工商銀行公布的財務報表來看
負債端(個人和企業的存款是銀行的負債):企業和個人儲蓄大致55比例,其支付的利息為企業1.82%個人利息為2.15,綜合來看其資金的主要成本為1.99% 。
資產端(個人和企業貸款是銀行的資產):其貸款平均利息收入為6% 。
對於銀行來講超低的存款利率獲得的現金負債,對於社會來說通過貸款發放發行了更多了信貸貨幣,這裡面主要的衡量是廣義貨幣供給。從1986年到2012年期間,中國的廣義貨幣M2增長了76倍,而中國的GDP增幅則只有不到50倍。貨幣供給也能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在局部行業存在泡沫,另外一個數據就是企業債的增速遠遠高於經濟本身。
信貸增長超過經濟增長,就會帶來一系列的金融風險,這也就是為什麼要金融去槓桿。
由於更多實體企業盈利能力下降,更多企業選擇利用低利率來循環補倉現金流,這樣就會把資金逼進固定資產領域。這也就是為什麼03年後,中國的房地產異常繁榮的根本原因。
固定資產泡沫的產生更容易引起貧富差距擴大!
大多數人從小得到的傳統觀念是勤儉節約,保持一定的存款這樣做到家有餘糧而不慌。但是經過利率數據發現,過去20年來堅持存錢的人承受了巨大的損失。如果你是工薪階層,過去你省吃儉用的存錢,今天你要面對的是你距離買房子的現實越來越遠。
在經濟學概念中,貧富差距過大會引發有效需求下降,而過度的信貸擴張有利於產能過剩。當貧富差距加大,信貸增長達到極限,那麼經濟危機就會臨近。
或許有人會說,貨幣繼續增大供給可以緩解這一切!
此話不假,美國確實如此!
08年次貸危機美國的操作思路就是通過量化寬鬆(貨幣放水)。同樣發生在美國的1929年大蕭條,貨幣超發卻無能為力,這裡面的變化就是二戰後美國成為了世界貨幣,而1929年的時候不是!
在人民幣沒有成為世界貨幣之前,這個操作不存在合理性,當年一個姓蔣的光頭採取了這個手段,最後不得不隱遁桃花島。
解決經濟泡沫有兩個方法:第一提高利率主動刺破;第二任由其發展最後釀成災難!
3、 房地產泡沫對經濟的透支
房地產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如何融資決定了其項目進展。優質的開發商可以從銀行獲取非常低的利率,但是房產商也是影子銀行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客戶。影子銀行的融資成本保持在了5%以上,有一種說法銀子銀行的資金成本就是銀行的貸款利率。另外地產商另外一個融資渠道就是境外發債,其利率一般維持在10%-13% 。
影子銀行主要是銀行傳統意外的金融業務,比如民間借貸、理財產品、信託等等。有別於銀行的存款利率,他們往往維持在5%附近在市場融資。
房地產融資的高利率,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這個黑洞。
實體經濟創造財富能力下降,而生活必需品在貨幣的推動下上漲,這仿佛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更恐怖的是,所有的資金推高了房價。
當一個產業吸附大部分資金的時候,要想維持繼續繁榮就必須更多資金支持,而資金的供給又不是隨心所欲。這個堆積的高塔一旦完成使命,倒塌就是他最終的命運。
我想起了秦始皇修建的長城,這個綿延萬里的古建築,什麼時候真正能抵擋住外敵入侵呢?
萬里長城萬年夢!
房地產的解決不言而喻
20年前你不買房,手中的現金被通脹吃掉部分。
現在你買房,手中的現金將會面臨煙消雲散!
房住不炒,真的不是一句空話!
結語:進入2019年伊始,中國央行負債表減少了一萬億,8月份基礎貨幣繼續減少一萬億。象徵利率市場化的LPR已經推出,而這一切的操作都是為了經濟更好而主動出擊,挽救實體刺破泡沫已經提上了日程。
買房有風險,決定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