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一、閱讀權威信息
選擇權威媒體渠道,如官方媒體,多看以事實為根據的客觀報道,減少閱讀散布焦慮的情感文章,做到對疫情有合理、全面的認知。控制使用手機、電腦的時間,每天儘量不超過兩小時,每次不超過半小時;在睡前不宜過分關注疫情信息,做信息的主動搜集者而非被動接受者。
二、轉化信息接收模式
從實際出發,客觀地評估現實情況,樂觀面對。人類歷史長河中,中華兒女面臨過各種災難,不是都一一克服了嗎?所以,面對疫情,保持一種「不幸只是暫時的,一切總會好起來」的希望感是最為重要的。
三、享受「家裡蹲」的休閒新模式
不妨以幽默的方式暗示下自己,比如「終於到了在家就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時候了」。可以選擇學習、看書、烹飪等需要一直投入精力以達到理想結果的行為方式。在過程中專注於行為本身,體驗內心的平靜。
四、樂觀面對改變
在疫情發生時,原定的旅行或團聚被取消,產生了不滿足感。不妨把眼光放長遠,選擇推遲滿足感,就有可能獲得額外的獎勵。例如:大大降低被感染的風險,獲得擁有健康身體的長遠回報,有機會與家人朋友享受長久的幸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oxHP3ABjYh_GJGV_b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