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7萬買房:中國這麼便宜的房子還有多少?|幸福城市觀察

2020-07-20     幸福里APP

原標題:外賣小哥7萬買房:中國這麼便宜的房子還有多少?|幸福城市觀察

月初,「拉薩打工青年許康鶴崗3萬買套房,又2.2萬賣出」的故事引發熱議。

熱度餘溫尚存,「江西外賣小哥7萬元在雲南箇舊買套房」又火了。

從今年5月開始,一位名為「真春城箇舊市」的網友以《鶴崗5萬一套天寒地凍,雲南7萬一套四季為春》為題,直播了他去雲南買房的過程,頗有些南方版「李海買房」的意味。

同樣是小城市,同樣是「白菜價」買房,眾人對這位江西外賣小哥買房經歷的關注點卻從鶴崗的「中國竟然還有這麼便宜的房子」轉向了「中國竟然還有這麼多這麼便宜的房子」。

深圳最新調控政策750萬為豪宅下限,而五六線小城10萬以內能買整套,我們該回老家買房嗎?「鶴崗買房」的故事在中國還有多少?小城市的樓市前景如何?回老家買房就一定是錯誤的選擇嗎?本期幸福城市觀察聚焦「白菜價的小城房」,解讀樓市熱點。

01 蓮花哥換思路買房——「去小城市買房」會是「世外桃源」嗎?

@財經文化評論

江西九江的一名外賣小哥,微信名「蓮花開」,5月16日去雲南箇舊買房安頓好後,事無巨細地發帖記錄了他從出發、到達、看房、買房、過戶到日常生活的全過程。

蓮花哥選擇箇舊並不偶然,因為不想去鶴崗,太冷;不想去玉門,太荒;選擇箇舊,因為四季如春。但是蓮花哥沒有直接說的另一個根本性的理由:房價低。

蓮花哥從江西九江辭職遠赴雲南箇舊,臨行前退掉了租住的公租房,帶著拚命送外賣一年掙來的錢,經昆明輾轉近2000公里來到了錫都箇舊,購買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結束了自己的流浪生涯。
箇舊的城市條件讓蓮花哥很是歡喜:國家衛生城市,下雨沒有那麼多、沒有酷暑嚴寒、地方小所以沒有那麼遠。生活物價便宜,生活節奏超級慢,人們過著休閒的生活;買房子不限購、不限戶籍、不限面積。這不就是讓人激動的生活嗎?

說到選擇發帖的初衷,蓮花哥認為是「我有點心疼大家買不起房,或者說協助大家換一個思路,去小城市買房」。

但是,到一個小城市生活特別是選擇一個以前與自己的生活完全無關的城市生活,需要考慮的除了房價和物價以後,還需要考慮更多。畢竟哪裡都不是世外桃源,選擇去哪裡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02 「世界錫都」輝煌過去,房子過剩設施落後,謹慎跟風買房

@鍵叔聊房產

從房子的位置上看,是位於雲南省的箇舊市,這是一個縣級市,曾經有著「世界錫都」的稱號,有豐富的錫礦資源,另外還生產部分鉛、鋅、銅等多種有色金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冶金工業城市。但由於過度開採,如今這裡的錫礦基本已經枯竭,人民失去主要收益來源,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基本都轉移到其他有發展前景的大城市,留下的都是些年邁的留守老人。

而人口凈流出嚴重造成的問題將會接踵而來,首先是城市經濟發展,有人的地方才有商機,人口如果越來越少,消費力自然會減弱,企業們肯定不願意呆在這裡繼續受虧損,基本也會跟著轉移,受此影響,城市能提供的工作崗位也將越來越少,引發的就是惡性循環,勞動力會加速流失。

眾所周知,大城市之所以有那麼多的高質量基礎配套,主要就是常住人口多,為了留住人口,並吸引更多人口湧入,增加城市虹吸效應,政府才會大力規劃。

但是對於箇舊市這種人口少,經濟發展倒退的地方,基本是不會專門花大價錢去規劃的,因為建設難度大,花費高,周期長,導致了箇舊這類城市周邊的醫療、教育、文化等資源非常稀缺,在這種環境下,很難滿足大家的剛性需求。有孩子的家庭肯定不願意孩子在這種地方受教育,基本都搬走了,隨著人口越來越少,住房需求量降低下,受供需關係的制約,不管是房企還是二手房業主,只能是降價出售。

那麼,對於買到這類房的家庭,面臨的就是3個問題:

一是房子居住舒適度會很差,因為周圍基本沒有什麼豐富的配套設施;
二是由於人口數量少,未來想轉手房子溢價會很難,甚至可能還找不到接盤客;
三是高薪工作基本沒有,畢竟大型企業少之又少,選擇範圍很小,受生活壓力的問題,可能需要到外地工作,將面臨房子空置的問題。

如果說你不能忍受這些即將面臨的問題,還是不要跟風去這裡買房了。

@經濟學家馬光遠

價格偏低不代表都可以投資,都可以買。大量的三四五線城市,房子已經嚴重過剩,投資這些地方的房子是火中取栗,炒作這些城市的房價是喪盡天良。

03 落葉歸根回老家買房,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子,該怎麼挑?

@小司聊理財

根據中國人的傳統,人這一輩子有個穩定的住所是頭等大事,在三四五線城市這種觀念尤是。

最終決定回家買房的人,或許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在一線打拚多年,想要回家降維打擊。
一線城市總是擁有最為全面的工作崗位。那些在一線城市奮鬥了很久的程式設計師,插畫師,音樂人,銷售人員等等可以利用自己在一線城市較為優秀的工作經歷,回家謀得一份體面的工作和薪水,俗稱「降維打擊」。
2、回家安定結婚,給家人一個交代。
除了工作外,買房的意義之一是成家。幼年的青梅竹馬一起奮鬥了這麼多年,需要給對方一個承諾了。另外,也得給家人證明自己能夠給另一半幸福的能力。
3、漂泊多年,想要落葉歸根
當初離開家鄉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賺錢後回家買房。現在錢攢夠了當然就要完成當年的夢想。

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子,該怎麼挑?

第一:看餐飲。如果這個城市的一個區域內有形色各異的飯館,說明地區繁華,開發成熟,則附近的樓市會賣的比較好。
第二:看娛樂和超市。小城的人們生活相對悠閒,會有更多的時間娛樂。隨著城鎮化的進程,早市菜市場逛的人逐漸減少,無論男女老少更喜歡去帶著孩子進大型超市看看。
最後: 看縣城核心。如果商飲娛樂凝聚在一個固定區域,再配合一個成熟的中型小區,就應該是一個三四五線城市或者一個縣城的核心了。在這裡的房子應該是較受人們青睞的。

除了以上幾點外,在戶型上再給點建議。三四五線的居民更重視居住舒適性,大家更喜歡3房或者4房,一家老少都住在一起,熱熱鬧鬧,所以在購房的時候,可以考慮面積大一點的。

04 大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或還有機會,安心之地便是吾家

@光宇吐樓市

回顧過去幾年,三四線城市是何等的風光?如今,曾經的利好政策在逐步退出,這種滯後衝擊可能就在今年逐步體現。尤其是現在遇到特殊情況,更加速了影響的推進。

除了政策上的利好撤出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一些三四城市可能最大的壓力在於人口的流出,加上缺乏產業和資源的導入,三四線城市遭遇客觀因素的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

所以說,房地產市場規律從來就沒有變過,有時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或假象。不能因為一線城市房價下跌就不敢買房,也不要因為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就搶著買。

對購房者來說,2020年以後還會有個機會,這些城市可能位於三四線城市,但是一定有特點,那就是依附於城市群。對於大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有人口流入的城市,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等周邊城市的城市群、都市圈,未來或許還有機會。

@大鬍子說房

不管選擇留在大城市,還是回老家,都是為了過得更幸福。

其實最可憐的,不是留在大城市拼搏的人,也不是回老家安家的人,而是留在大城市混日子的人。

他們自覺在大城市「見過世面」,有一種不願回「鄉下」的優越感,但卻只見繁華,不識人生。選擇了留在大城市,卻又不想努力拚一把,渾渾噩噩地游離在大城市邊緣,以「為了發展」來麻木自己。

留大城市有留大城市的理由,回故鄉安家有回去的選擇,不管因何由、去何處,只要不躲避現實,奮力前行那就是極好的。

投資不去三四線,然而生活不僅有投資。

此心安處,便是吾家。不管大小遠近,願人人都能有一套房、一個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hygbHMBnkjnB-0zbD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