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蘇」怎樣工作?《毛澤東在才溪》還原重大歷史事件

2021-05-12     魚為影評集

原標題:「鄉蘇」怎樣工作?《毛澤東在才溪》還原重大歷史事件

「鄉蘇」對於當下大多數人而言是個陌生的名詞,什麼是「鄉蘇」?就是蘇維埃政府的基層單位鄉蘇維埃的簡稱。

1932年10月寧都會議中,毛澤東被免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一年之後,也就是1933年的11月,毛澤東第九次進上杭,第三次到才溪,進行調查,並通過此次調查,明確了兩個重要思想:一個是鄉蘇維埃建設的經驗,認為才溪鄉鄉蘇制度「將使蘇維埃與民眾的關係更加密切,將使一切蘇維埃工作的執行得著雄厚的力量」;另一個是明確了「擴紅」(擴大紅軍)的關鍵在於做好發展生產和政治動員工作。

《毛澤東在才溪》全景還原重大革命歷史事件,全面、真實、細緻地再現了「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的過程,影片中,很多詳實的細節展現了毛澤東此次才溪調查,從一件坎肩的「衣」,到一碗沒放鹽鹽的小魚「食」,再到才溪當地群眾家裡的「住」,以及拄著拐杖深入田間地頭的「行」,調研寫作,與群眾同吃同勞動,深刻體現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這句至理名言。

影片中的「真實」人物的塑造也為這次調查提供了極大的參考價值,苦筍嬤與她的福祿壽三個兒子、「老民政」、「才溪三蓮」、 蠻牛、馮十生等等人物,涵蓋了老人、婦女、幹部、群眾、農民、戰士、土匪、兒童等方方面面,從土匪對經費的貪污,到最後的伏擊;從老人將三個兒子送上戰場,到全部犧牲;從婦女兒童為革命貢獻力量到「才溪連」的重建,衰坑村改名發坑村等細節經過,展現出才溪人民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革命鬥爭精神。

影片還完整體現在中央蘇區範圍內作為執政黨,鄉蘇是怎樣工作的,也就是如何「執政為民」——怎樣執政,怎樣為民。從蠻牛的逃紅到超額完成擴紅,看到群眾思想轉變到過程,從慰問苦筍嬤,到下令讓幹部幫助烈士家屬種田,獻工獻料解決軍烈屬的困難,展現出最早的「精準扶貧」精神——可見黨、政府與群眾的關係線從80年前就已經被指明。

作為一部還原重大歷史事件的影片,《毛澤東在才溪》一方面讓更多觀眾一窺風雲歲月中極具意義的行動,同時也對黨的波瀾歷史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而了解歷史,才會有更多認同。

《毛澤東在才溪》在才溪實地取景拍攝,位於今日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的才溪,山川秀美,風光旖旎,石板街,舊磚房,帶著濃烈的復古氣息,毛澤東當年工作、生活的原址,如「才溪蘇維埃政府舊址」「列寧堂舊址」等,也在片中均作為主要場景出現,這些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遺蹟被拍攝到電影當中,為影片增色甚多。相信隨著影片的上映,才溪將會迎來更多遊客的探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h5tYXkBMMueE88vidl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