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看了 Chrome 的一些隱私醜聞的報道,對谷歌越來越不信任,我換下 Chrome 瀏覽器,使用開源獨立瀏覽器 Firefox 作為主力瀏覽器。然後半年後的現在,我又得向 Chrome 妥協,雖然 Firefox 的一些小問題能忍,但是最後一個問題基本無解。
性能問題
載入網頁,個人覺得還是 Chrome 更快一點,體驗更好。這方面,不僅是執行代碼的效率,Chrome 可以依託 Google 遍布全球的伺服器做一些文章,做一些預測、緩存,提高網頁加載速度。而 Firefox 用久了(幾個月後),感覺越來越慢,甚至到後來打字都卡。
沒有內置翻譯
Chrome 瀏覽器依託 Google 強大的 Google Translate 後台服務,翻譯各種語言網頁相當方便快捷。Firefox 由於不是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廠商,沒有內置翻譯功能,需要安裝擴展,不過也不及 Chrome 好用。好消息是 Mozilla 正在開發 Firefox 的本地翻譯功能,並獲得了歐盟 300 萬歐元(約 2370 萬人民幣)資金支持。
沒有圖片搜索功能
Chrome 能通過右鍵搜索圖片,非常方便高效。而 Firefox 需要複製圖片地址進行操作,有時還需要把圖片先下載到本地,很麻煩。
圖片不能在新標籤打開
使用 Firefox 瀏覽網頁上某張圖片時,點擊右鍵菜單的「查看圖片」,其圖片只能在當前標籤頁內打開,導致打開圖片的同時需要丟棄當前正在瀏覽的頁面。使用 Chrome 則可以使用右鍵菜單的「在新標籤頁打開」,當然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安裝擴展解決。
標籤被拖出窗口問題
在 Firefox 瀏覽器窗口內打開了多個標籤瀏覽網頁,不時會發生一種情況:滑鼠或觸摸板不小心動一下,標籤便跳出本窗口,形成另外一個獨立窗口,相當惱人。而 Firefox 沒有提供關閉該特性的選項,同樣需要安裝擴展解決。
Chrome 擴展更有優勢
早期 Firefox 瀏覽器以擴展豐富聞名,然而現在 Chrome 瀏覽器正在迎頭趕上,其提供的 API 比較穩定,擴展更新快卻少有遇到兼容性問題。而 Firefox 上擴展多為個人名義發布,質量參差不齊,更新緩慢。一些大公司在 Chrome 提供相應擴展,Firefox 卻沒有。另外,Firefox API 變動比較激進,一些以前能用的擴展升級版本後就不能運作了,為了那個擴展你只得降級瀏覽器。
一些網站不支持 Firefox
這點國內尤為明顯,國外網站則好很多。比如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其淘寶後台裝修頁面就不支持 Firefox 瀏覽器,其他一些小網站就不用說了。在主流瀏覽器中,作為僅存的開源獨立廠商,理應受到尊重,最起碼也要一視同仁,然而國內廠商的這種行為卻助長了 Chrome 商業瀏覽器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