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神話迎來重生,《哪吒重生》的多重縫合

2021-02-18     風影電影

原標題:古典神話迎來重生,《哪吒重生》的多重縫合

這是一個活在"中式賽博朋克都市",腳踩炫酷機車的成年版哪吒。

春節檔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從預告發布開始,最吸引人的,就是大開腦洞、對古典神話進行大膽解構的設定。

作為一個追光動畫的"理性粉",從《小門神》開始,到《阿唐奇遇》、《貓與桃花源》、《白蛇:緣起》,以及最新的這部《哪吒重生》,每部動畫我都是在影院買票看的。支持的理由在於:在國內動畫界,追光絕對算得上是一流的團隊,對精細的製作懷揣著匠人精神。

當然,前三部的票房與口碑成績"一路走低"也並非沒有道理,個人當時的觀感是:追光始終缺乏一些劍走偏鋒的氣質,在視覺和故事上都差了一口氣,無法形成輿論上足夠聲量的探討。直到《白蛇:緣起》,這是追光一步極大的飛躍,片中呈現出了精緻又富餘想像力的"奇幻唐朝",木塔的細節與寶青坊的奇觀設計至今仍刻在我的腦子裡。

而最新上映的《哪吒重生》,則是把《白蛇:緣起》的高分項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場景設計、人物造型、動作場面上,美術特效的精細度和想像力,都做到了堪稱驚艷的水準。

影片一上來,就鋪陳了一套別具一格的世界觀設定。在這個架空的世界中,哪吒自盡後的一縷冤魂世代輪迴,到了封神大戰3000年後的近未來時空,投胎到東海市酷愛機車的熱血青年李雲祥身上。

生性張狂的東海三太子敖丙,命里總是會遭遇哪吒的轉世並且招惹他。一次奪車事件中,被敖丙打傷的李雲祥激發出了哪吒轉世的火焰,也因此被東海龍王識破身份。兩方勢力在3000年後,又一次要發生較量。

片中的東海市,是典型的"賽博朋克都市",在這裡,與科技發展的水平不相符的混亂社會的圖景被逐漸展開

城市中的階層兩極分化,城市區塊也被分成了上流與下流世界

上等人居住在霓虹閃爍的科技都市,東海龍王的德興集團控制了整座城市的淡水資源。

下等人則生活在老舊的低矮貧民窟中,遍地髒亂差,需要爭搶淡水才能活得下去。這裡呈現出了一派"民國色彩"的貧寒落後景象。

此外,科技已經發展到了能重構肉身器官的水平。敖丙3000年前被哪吒抽掉了龍筋扒皮,龍王為他重鑄一身機械筋骨,換來他靈魂轉世重生。金屬部件的"硬"和肉身的"軟"縫合出了強烈的碰撞效果。

傳統與當代、落後與先進,共存在一片土地上,仿佛把兩個發展相差了整整100年的時空給縫合在一起。

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進行衝撞式的美術設計,幾乎遍布了全片的各個場景。而這種"縫合感"其實非常符合"賽博朋克"的美學理念——高低錯落的混亂拼貼

源起於美國上世紀科幻作品的"賽博朋克",總是會探討"高科技、低生活"的社會狀況。在賽博朋克文化先驅,威廉·吉布森和菲利普·狄克的筆下,這樣底層秩序混亂、上流階層徹底控制一切的世界,就是近未來的圖景。

而影迷更熟悉的,也許是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亦或是《攻殼機動隊》、《阿基拉》等動畫電影。這些影片中都有著相當經典的"賽博朋克都市"的樣貌——消極型發展社會、環境污染與"廢墟都市"、機械與人體雜交的存在……從這些設定出發,賽博朋克生髮出了它在美學與哲學上的科幻想像,並重點提出"我是誰"的發問。

《哪吒重生》繼承了這條賽博朋克的脈絡,呈現出了高科技之下低生活的頹廢亂序、復古與未來兼具的工業場景與機械美學。

在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又實現了新的包裝——讓中國的古典神話在賽博朋克的語境里迎來"賽博重生",並由此縫合出東方國潮元素侵入的賽博朋克美學,可以稱其為"賽博國潮"

把上海作為《哪吒重生》中的藍本城市,它分裂出了古老歷史感、現代感和近未來科技感。通過把這三種氣質重新混搭、縫合,影片產生出了巨大的視覺反差。

整體看來,東海市被劃分為平民區、富人區、無人區、三不管區和工業區,每個區域都對應了不同的美術風格與景觀設計。

除了區塊之間宏觀的差別外,令人記憶猶新的還有兩個場景,分別是德興集團的總部和面具人的"花果山之家"。

德興集團東海龍王的辦公室,牆面被設計成了一個巨大的機械水族館,裡面養的都是形形色色的機械魚,甚至有一條巨大無比的機械鯊魚。辦公室的地板是機械裝甲組成的,可以變形,與水族館、東海直接相通。

面具人的家則是片中一個極其濃墨重彩的場景,帶著京劇國潮元素與復古蒸汽朋克風格的巨大銅械裝置,趣味感十足。

如果我們再繼續開腦洞,就會發現這些場景設計,背後所蘊含的,是將哪吒這個古老故事"重生"的多重時空縫合到一起

無論是上流階層所處的"近未來科技都市"、下流階層所處的"上世紀老街區",還是廢土朋克感的無人區戈壁、懸崖上的金屬新古風"鎮海寺醫院"……每個場景都自帶強烈的縫合屬性,就如同代代相傳的故事,內核不變,卻能在每個時代都能產生截然不同的講法。

換言之,《哪吒重生》將古典神話中的人物與場景放置到賽博朋克的環境中後,不僅帶來了強烈的美學風格,同時也挖掘出了神話的另一層內涵,美術與敘事是完全縫合在一起的

劇本的表層設計,是李雲祥一次次反殺老龍王派來暗殺的反派角色,仿佛自帶"開掛"光環的爽文。但行至最後,我們發現它想要講的,並不是這種一般化的、正邪二元對立式的故事,而是3000年前的哪吒作為"元神"與李雲祥這介凡人,在"神與人"這個層面的衝撞、對話與融合

哪吒雖然一次次投胎,但元神的"價值觀"卻一直停留在3000年前的時空。李雲祥憤怒嗜血時,他就出場;為了救人時,他便無法現身。

李雲祥曾一度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迷茫,即"賽博朋克敘事"中常見的"我是誰"這個命題。他無法確定,自己到底應該作為李雲祥還是哪吒而活,自己的身份是否被操控。

在事態的一個個轉變下,他終究找到了自我的方向,只身前往龍宮,不惜自焚來挑戰龍王。他對"重生"與"我是誰"這個命題所做出的抉擇,是在哪吒的力量之下,擁有一顆常人的本心,而不是哪吒在這一世的替代品

既是哪吒,更是李雲祥,古代的神與現代的人最終成為了"一體雙生"。哪吒的故事,也因此從具有反叛性的古典神話悲劇,縫合成一個人尋找身份認同與自我價值的當代文本。這是本片真正的內核所在。

《哪吒重生》片尾的兩個彩蛋里,追光把自己即將要下的這盤大棋展露了出來。

一方面,追光會開啟"追光封神宇宙",下一部將會聚焦二郎神楊戩,繼續"賽博國潮"的探討。

另一方面,今年即將上映的另一部《白蛇2:青蛇劫起》,則會讓小青"穿越"到現代社會,又一次以當代的方式解構古典神話。

刷新國產動畫技術與美學風格壁壘,同時又對古典神話進行當代視角的重塑——追光近年來的嘗試算不上完美,甚至會引發不小的爭議。但從《小門神》開始,一步步堅持到如今的《哪吒重生》,無可否認的是,追光在製作上的精良、勇氣,和背後對於動畫事業的熱忱。

走出這一步,國產動畫將不會再囿於對傳統中國風的不斷回溯,而是嘗試更多元化的風格探索,擴寬邊界。《哪吒重生》中的"賽博國潮"風格,如果想要延續發展,也需要在下一部中走出不同的全新面向。而我已經開始期待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_tvs3cBMMueE88vmJ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