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路要一步一步走!建造航空母艦這種裝備更是應該如此,對於首艘航空母艦依然是常規動力滑躍起飛航母,外形噸位與「遼寧艦」相比並沒有太多變化,讓不少網友心生失落之意!其實不然,首艘國產航母雖然外形噸位相比「遼寧艦」變化不大,但戰鬥力卻提升了近50%!
對於「遼寧號」航母,其數據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其中央視就已經進行了多次報道,其滿載排水量6.1萬噸,最大排水量在6.5萬噸左右,標準配置的情況下可以攜帶24架殲-15戰鬥機+12架預警、搜救、反潛直升機,共計約36架各型艦載機!
對於一艘6萬噸的航母,只能攜帶36架艦載機確實有點不夠用,造成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改造之前蘇聯建造時「載機巡洋艦」理念(反艦飛彈占據大量的空間,機庫面積不足)和改裝後只是作為「科學訓練艦」的影響(訓練夠用就行),所以,這也使得海軍後續航母的建造有著不小的提升空間!
蘇式航母巨大的艦島不僅占據了大量「寸土寸金」航母甲板面積,同時還進一步降低了航母隱身性,所以國產航母在將部分艙室移到甲板下面之後後,其艦島相比「遼寧艦」則減少了不少,多出來甲板面積差不多可以多停放一架殲-15艦載機(也有利於艦載機調度)!
可能艦島的縮小對航母戰鬥力提升並不大,但國產航母相比「遼寧艦」直接取消了12具「花崗岩」反艦飛彈占據的大量空間,甲板下騰出的空間大部分也都「轉給」了機庫!與此同時,增大了不少的機庫,也使得國產航母可以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大幅度增加!
作戰理念的轉變,航母不再是「載機巡洋艦」,也不再是「科學訓練艦」,機庫面積和甲板面積的增加,從而使得國產航母可以搭載艦載數量有了不小的提升,對此央視也曾不止一次報道國產航母可以搭載殲-15艦載機的數量已經達到了36架,相比「遼寧艦」提升了50%,如果在加上至少12架各型艦載直升機,那國產航母的艦載機總數達到48-50架也不在話下!
總之,首艘國產航母雖然在外形、噸位上相差不大,動力也依然是常規動力未作改變,但首艘國產航母一系列的優化(縮小艦島、增加機庫、甲板面積,升級電子系統),艦載機數量也提升到48架以上,這使得首艘國產航母綜合戰鬥力相比「遼寧艦」提升50%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