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了這台車才知道,原來它是手錶廠商做的,這麼高的故障率

2019-09-17     修車的那點事兒

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汽車維修保養知識,更有那些假象背後的真實故事。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汽車達人,這裡會是你補充知識的最好途徑之一。關於汽車那些已知的、未知的、好奇的、懵懂的、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無論對你還是對我來說,這或許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當我第一次知道SMART這個品牌的時候,著實被它的設計驚了一身汗。短小的車身,只有兩個座位,後備箱空間甚至還沒有法拉利的空間大。以及10萬起步的售價,真的讓我深深的懷疑這車會有人買嗎?

但是我被SMART狠狠的打臉了,可以說SMART一度成為了富豪們的大玩具。在城市裡停車超級的便利性,超高的回頭率瞬間颳起了一陣旋風。看到SMART我總有一種似曾相識感覺,直到後來我才知道SMART原來是奔馳和斯沃琪手錶合作的品牌。

SMART的整個生產工藝都是由奔馳的來提供技術支持,但是由於市場定價偏低。所以SMART的故障率很高,滲漏幾乎是家常便飯。特別是半軸油封和曲軸油封,雖然發動機是三菱重工的,但是在密封系統上卻沒有一點日系風格的影子,真的是太愛漏油了。

一點不出意外的,這輛SMART半軸油封漏油了~機油通過曲軸的後油封滲漏了出來,通過滲漏的痕跡判斷,滲漏的時間至少在兩個月以上了。目前的狀態已經是屬於非常嚴重的滲漏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滲漏會越來越嚴重,機油到不了一個保養周期就會被漏光。

發動機的曲軸油封一共有兩個,分別位於發動機的前段於後端。前端的更換難度較小,後端的會比較麻煩,曲軸後油封位於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更換需要將整個變速箱拆卸下來進行更換。

又要用到這個舉升機了,如果不用舉升機托著它,發動機會掉下來的。這是一個舉升重量在一噸重的舉升機,對於SMART還不足一噸重的全車重量來說,太輕鬆了~

變速箱很好拆,30分鐘最多了,畢竟SMART的變速箱結構太簡單了。實打實的手動變速箱,不過這款變速箱跟手動變速箱還不太一樣。在駕駛員的操作沒有了離合器,也就是傳說中的AMT。採用一套單獨的電控系統來控制離合器,駕駛體驗可以用極差來形容。

離合器分泵代替了手動變速箱的離合器,你眼前看到的這個東西非常愛壞。幾乎已經成為了SMAT的通病故障點,市面上也有很多手動加裝電控系統實現自動控制的。因為成本的控制,匹配契合度幾乎可以用沒有來形容,應該是我開過最難開的車了(沒有之一)。

看到現在是不是相信這就是一台手動變速箱了,因為這是手動檔變速箱的離合器壓盤啊。SMART採用的是膜片式離合器,故障率較低,維護很容易。

離合器片,狀態還很好。這個離合器片配件價格非常貴,材質和設計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我感覺品牌帶來的附加值已經遠遠的超出了離合器片本身的價值。

將離合器壓盤拆開之後,終於有機會見到這個曲軸後油封了。沒錯SMART的這款1.0升的發動機就這麼大,還是個三缸機。好吧,畢竟車身太小了,稍微大一點的發動機可能都裝不下。

近距離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曲軸後油封滲漏的痕跡,這個油封沒法進行修復,只能是更換掉。

在曲軸油封的後面發動機的曲軸箱,也就是說半軸油封時刻要面臨來自曲軸箱的強大壓力。發動機工作的時候,機油溫度通常也在100度以上,這對於密封系統來說是致命的。更何況還有因為活塞下排氣導致的曲軸箱壓力過高,所以出現了PCV閥來降低曲軸箱的壓力,讓曲軸箱的內部的氣體隨著混合氣一起燃燒掉。所以如果PCV發生堵塞,第一表現就是發動機的各個密封件開始漏油,一定要注意哦。

SMART的曲軸後油封一共分為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油封和油封護罩。油封安裝在油封護罩裡面,通過油封護罩安裝到曲軸箱上面。跟奧迪CCE發動機採用的是同樣的設計。

不得不說的是,SMART的曲軸後油封個頭真的是夠大的啊。

裝配的過程很簡單,安裝完畢之後一定要將殘留的舊油清理掉。殘留的油漬有著很大的危險係數,因為距離排氣管的距離已經是比較近了,對於平均排氣溫度都在600度左右的排氣管來說,想點燃這個油漬似乎是沒有什麼技術難度的。更換完畢半軸油封要注意後期的查看,一般都是一周左右,如果沒有滲漏也就不會再漏了。處理掉油漬也是為了方便觀察滲漏的情況,清理之後是不是乾爽了很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8FbQW0BJleJMoPM5P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