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買房攻略:給60%不會買房的人

2019-08-21   福州特價房

一、買房位置

就近居住是原則,選擇你雷達範圍之內的區域,也就是你生活、工作、社交圈的範圍內去考慮。

所以,大家在選房時,一定是在這個安全範圍之內選擇,才能確保你的工作生活不受影響,更重要的是,這個雷達區域是你最熟悉的生活圈子,所以在這個範圍內選房,你可以更理性更客觀地得出最優選擇。

二、買房動機

你應該聽過這樣一句話「有錢就去買房」,所以身邊都在買房,你也毫不猶豫地把手上資金全部押在房產上。

這樣的觀念該變一變了,情況不一樣了。2018年全年我們都在告誡大家,自主需求要占你買房動機的一半,居住需求應該是你買房的最核心要素。

如果你是純投資,目前來看,可能風險較大,甚至有可能得不償失。就算有增值,增值的幅度也可能非常有限,除去按揭利息等各項費用,最終可能還抵不住拿購房款去做一個五年理財所得到的利息(理財一定要選擇相對安全可靠的官方產品)。

三、什麼樣的房子不能選

搞清楚前面兩個原則,我們來說說具體怎樣選,用排除法來看,什麼樣的房子不能選。


1、商住公寓不能住(我們討論的是能不能自住,至於投資等原因購買不在本項討論範圍之內)。

商住公寓一般沒有天然氣,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用電成本和使用率和天然氣的對比,大家都明白。

公寓一般都是單窗,所以一般空氣流通性很差,長期居住勢必影響健康。

其次,太小的公寓不能買,公寓面積一般從10多平到60多平都有,面積越小越不要考慮,面積越小今後出手的難度越大。

2、暗衛暗廚的房子不要選。尤其是兩個衛生間都是暗衛的房子,謹慎考慮。

3、採光差的房子不要住。比如,兩樓樓間距太近,底層的房子就不要選,冬季這樣的房子很可能都沒有光照時間。千萬不要貪圖一時的便宜,最終五年、十年住在暗無天日的房子裡。人對日光的需求可以說是出於一種生物的本能。沒有光照或光照很差的房子,無論戶型再好,也談不上任何居住品質!

四、找准區域內的價格窪地

雖然一個城市的房價有一個基本價格,但每個區域內不一樣,一個區域有均價,勢必就會有價格窪地的房子出現。

這就需要購房者自己多看盤,多搜集相關信息。但是,瞅准價格窪地,也要小心價格陷阱。

比如,有的房子,在此區域內價格非常低,但實際房齡已經超過二十年,小區沒有配套,沒有暖氣,或者因為五證不全,房產證都沒有,這些都是在找尋價格窪地的時候需要區分的。

2019年買房,找准價格窪地是非常重要的,從2018年9月開始我們就開始給大家傳遞「價格是第一要素」的觀念。所以,2019年買房我們要尋找價格窪地,在這些價格窪地的房源中再篩選最有價值的房子來購買。

五、用好首套房的購房資格

尤其對於第一次購房的年輕人來說,不光自己不了解「房子」,整個家庭可能都不了解。最後舉全家之力,買了一個幾年後大家都後悔的房子。

首套房按揭首付比例低,利率低,如果不利用好這次國家給的「優惠」政策,很有可能在幾年後,你會在資產上落後於同齡人幾大步。

比如,幾年前,兩個同學,同時買了第一套房,一個選擇了不知名開發商的看似性價比很高的100平的房子,另一個選擇了萬科的70平的小房子。後來,房價大漲,第一個小伙的房子增值了2000元,而第二個小伙的房子增值了8000元。這就是用好首套房資格的差距。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事實是首套房的選擇很有可能會決定你未來至少十年的起跳高度和人生軌跡。

在首套房選房問題上,不要太聽信父母的意見,這不是在慫恿大家違逆父母,而是因為很多父母也都是第一次購買商品房,可以說是沒有經驗的。而大多數的父母又已經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式,面對這樣大宗的商品交易,他們一般也不太相信身邊親朋的意見,而堅持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判斷,最終幫你選擇的結果就是四不像。

所以,購買首套房一定要多多搜集信息,多看樓盤分析,區域規劃,多踩盤了解。

六、最合適的購房面積

對於剛需購房者,建議在你最大的購房預算之內,儘可能買面積大一些的房子。

剛改購房者,建議購房面積無限接近144平,這樣的好處是在轉讓的時候,稅費會較低,你的資產流動性會增強。

純改善購房者,不要購買太大戶型,相反,建議購買面積合理的房子。因為這類人群資金實力雄厚,年紀一般在45歲以上,固有的觀念是買一套大房子,給父母子女親戚朋友甚至寵物都預留出房間。但是,面積過大,一旦未來開始徵收房產稅,過大的面積就會變成你的負擔。


文章來源:楊博士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