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晴雅集》,我記住的居然只有他

2020-12-25     電影通緝令

原標題:看完《晴雅集》,我記住的居然只有他

今年的賀歲檔大戰異常激烈,有警匪,有喜劇,有溫情,也有玄幻。

到底看哪部?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當然是口碑說了算。

但要說到玄幻類的種子選手,一定少不了它:

《晴雅集》。

最近,我已經看過《晴雅集》,作為賀歲檔玄幻片的最大熱門,一個人的出現讓我倍感驚喜。

他的名字叫汪鐸。

01

憑什麼是他?

到底誰是汪鐸?

從《西遊·伏妖篇》里的豬八戒到《推理筆記》里的齊木,從《是!尚先生》里的汪興仁到《媚者無疆》的易軍。

屬於汪鐸的百變角色,在很多人的心裡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汪鐸本人俊俏的外觀與諧趣不失魅力的個性也令其更易被觀眾捕捉。

此次在《晴雅集》中,汪鐸挑戰的角色難度再次增加,需要一人分飾兩角。

一個是晴明的師傅忠行,一個是忠行的式神鶴守月。

這是完全兩個不同的角色。

忠行法力高強,守護一方,在臨行之際託孤晴明,背後卻隱藏著一個驚天秘密。

鶴守月扮演的式神代表著哲學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一個演員,兩個靈魂,宿命的卷殺,情慾的對決,都在汪鐸一人身上充分體現。

《晴雅集》最深厚的主題,其實就在這裡。

此次,汪鐸飾演的角色不可謂不重要。

而他的完美詮釋,也是這部電影的驚喜所在。

02

一個汪鐸,兩個靈魂

兩鬢斑白,定如乾坤,目光如炬,萬人不敵。

忠行的隱忍,註定了這是一個悲情式的人物。

幾個凌厲的眼神,傳達出對未知世界的不安。

鶴守月則在人生的困局裡不斷自我尋找,他的最終爆發是個人意志的必然覺醒。

如何讓冰與火的兩個人產生聯繫?

一個情感的紐帶:芳月。

兩人一個退,一個進,芳月只能在感情中被動前行。

忠行對芳月是愛而不得,只好讓自己的式神鶴守月去守護。

一個守護者,竟然私自動了凡心?

情感和衝突和宿命的對決,就此展開。

鶴守月只是一個式神,但是他想成為忠行的替代者去守護芳月。

一開始這種守護是單純的,在三人關係的相互制約之下,戲劇張力徹底拉滿。

另一邊,晴明(趙又廷飾)和博雅(鄧倫飾)打的火熱。

兩條線在一個法師莫名死在房間後有了交集。

三人對峙,局勢波詭雲譎,內心各懷鬼胎,大戰一觸即發。

這一場群戲,是一個謎面,同時也是謎底。

而鶴守月和公主的關係,也就此埋下了伏筆。

在最終揭曉答案時,再回過頭思忖這場劍拔弩張的戲,其實更覺鶴守月的分寸感極佳。

一者,通過詭辯的言路攪亂了晴雅破案方向。

二者,更加增添了觀眾解謎的快感。

輕佻不浮誇,偏執又理智。

暗中布局,準備通往自己理解的大勢。

汪鐸讓這個角色變得豐富有層次。

這也是他明白自己從哪裡來,然後要到哪裡去後的必然轉變。

03

關於身份的困局

事實上,《晴雅集》的最核心的衝突都來自汪鐸的這個角色。

當被春夏撞破床笫之歡,鶴守月就被徹底被激怒,這也是他個人意志覺醒的一個標誌。

擋我者死,他知道自己要去哪裡。

但此時他所理解的,和忠行理解的產生了偏差。

在忠行看來,作為式神,你守護好我讓你守護的人就好了。

而鶴守月擁有了自己的情感,最後他想要替代忠行,但卻留下了一個不自知的禍種。

通俗一點說,就是「愛」不會講道理。

鶴守月不單單是愛上芳月那麼簡單,從芳月的角度來看,至少她對於鶴守月的感情是曖昧不清的。

可以看出來,鶴守月這個人物上,汪鐸沒少下功夫。

鶴守月身為式神,他在表情方面是沒有太多變化,但眼神中卻傳遞著一切細微的情感。

這是因為汪鐸真正深入到了鶴守月的內心世界。

鶴守月是忠行的式神,是非自然造物,缺乏人的感知和情感,但是在鶴守月身上又有太多的執念。

他以為存在的意義是守護芳月,但是不知道日久生情而不自知。

他從守護到萌發自身的情感,這個過程是緩慢的,也是汪鐸人物弧光形成的過程。

汪鐸厲害在於深刻領悟到了這個角色,完成了「非人化」,「擬人化」,最後又「超人化」的表演。

這種恰到好處的詮釋,其實非常之難。

從式神到獨立人格,雖然是一步之遙,但需要付出太多代價。

演員要深入到角色內心,就要和角色產生共情,這種共情需要真切的真聽真看真感受。

04

複雜的身份,完美的處理

當博雅拿到晴明給的名字符咒打算試探鶴守月,此時的鶴守月已經知道了他們的詭計,決定陪著演一齣戲。

他表面上心有困惑,內心實際已經成竹在胸。

他拿起刀準備砍下自己的手。

那一刻,他騙過了博雅,也騙過了觀眾。

我在那一刻開始同情這個人物。

這時,也是鶴守月個人意志的徹底覺醒。

演員都需要等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

一個人最好的時代,就是他等到了一個真正屬於他的好角色。

鶴守月同忠行恰恰是人的一體兩面,他們的困境恰好是關於守護的理解。

慾望人心,愛給人甜蜜,也讓人異化。

忠行和鶴守月用一生踐行,答案都在其中。

當然了,對郭敬明的這部作品,我依然不想做過多的評價,繼續持保留態度,但汪鐸的表現一定是這部電影的「泉眼」。

汪鐸在該片中的高光時刻,已臻化境。

在戲中,他是命運的棄子,也是決絕的反抗者。

這部《晴雅集》,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演員汪鐸。

這樣的主題和表演,值得細細來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xxNm3YBX2TYn2u-7P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