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河邊走,誰有不濕鞋!自古在任何戰場之上,想要不嘗敗績那是非常之難。誰能永遠不打敗仗呢,就像是奧運冠軍一樣,誰能沒有個失誤的時候呢?但是在三國時期就有這麼一位將領,他離這個目標已經特別特別的近了,甚至差點就做到了,一輩子沒有吃過敗仗。看到這裡大家都想問此人是誰?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解一下!
這時候許多熟讀三國歷史的人可能已經猜到了,此人就是于禁,身為曹丞相手下大將之一,位列五子良將。在領軍打仗排兵布陣上頗有一手獨到的功夫,很會打仗也非常善於治軍。
在三國中曾經有這樣一個記載,就是當于禁投了曹操之後,又一次在攻打黃巾軍的之後的宛城一戰,當時的場面十分的混亂,丞相手下所有部曲幾乎亂為一團,只有于禁所部,不慌不忙且戰且退,始終保持的一個良好的陣型,以此保全大部分軍力,從此丞相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了。
所以之後于禁便一心跟著曹丞相南征北戰,經歷了數次很大的戰役都沒有失敗過,其中包括攻打袁術,討伐呂布等等。大大小小數十戰,卻都因為自己在軍事上紮實的功夫而未嘗一敗。本來如此發展下去,他沒準就成了一代名將了。
可是老天偏偏要和他開個大玩笑。當時是公元前219年,劉備派關羽攻打樊城,當時的樊城是曹仁在駐守。可是曹仁根本不是關羽的對手啊,於是丞相派遣于禁和龐德一起去救他。奈何天空不作美啊,正在救援的時候天空下起了大雨。
當時於所率領的部隊全部被淹。于禁只好是和自己的親兵將領們等上一個高坡避水。可是關羽窮追不捨,竟然乘舟來攻打他們。最有由於兵力懸殊,沒有辦法只好投降了。當時龐德是寧死不降,而於卻選擇了投降。
此事後來傳到了曹丞相的耳朵里,曹操嘆一口氣說,于禁跟了我三十年了,沒想到在最後面臨危險的時候,還不如龐德。這一句話就把于禁給定了性。
後來他又到了吳,可是在吳的時候也受到白眼,眾人都看不起他。知道他曾經投降過關羽,所以大家都不太友好。後來東吳向大魏稱臣,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國家,這個時候的他完全沒有之前大將的氣勢了,因為曾經在兩軍陣前背叛過魏國,所以曹丕對他也是暗暗的鄙視,從來不對他委以重任。
後來大家一起去祭拜曹操,曹丕故意讓人在壁畫上畫了當年于禁被水給淹而導致失敗投降的畫面。著重的畫了龐德寧死不降被殺,而于禁投降的場面。于禁看了之後久久不語內心羞愧,不久就病死了。本該成為一代三國名將的人,卻因為一場大雨給耽誤了。是因為雨嗎?還是因為沒有以死報國的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