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擊「關注」,閱世事,明人性,盡在語華思享
作者:王語華
來源:女神30(ID:ns30riji)
西西是個法官。女法官。年輕的女法官。
法官眼裡的世界,看似糾紛,實則人性。
今天的兩個故事,就是我從她那裡聽到的,關於遺產打官司的故事。
01 所有親情,隨著父母一併走了
顧立,今年34歲。
父母過世後,兩邊的祖輩也陸續不在了。親戚里,只剩一個姨,但沒什麼往來。
日漸消瘦的顧立,他也不清楚為何這一切都發生在近5年內。
他一趟趟參加親人的葬禮,從心如刀割,再到麻木。
有人說,麻木,也是對自己的保護。
但讓他更痛的,卻在後頭。
為了處理父母生前的房子,他起訴了親伯叔姨姑,表弟表妹。
原因是,根據繼承法,他的父母走在了奶奶、外公前頭,那麼他的這些親戚對這套房子多多少少都有少許比例的繼承份額。
開庭那天,黑壓壓的親戚們把小法庭塞滿了。
看著這些親戚們,顧立的嘴角出擠出一絲苦笑。
父母辦喪時從未幫他一把的親戚們,如今卻史無前例的都到齊了。
顯然,對於「天上掉下的餡餅」的事兒,沒有人願意錯過。
回想當時父母病重,他想過問父母還有什麼遺願要說,但卻覺得這是一種詛咒而終無法啟齒。
庭後法官問他,「你準備怎麼辦?」
「依法判決吧,什麼結果我都接受。」他又自嘲說「可能上輩子做了很多對不起親人的事,這輩子才有報應吧。」
法官建議他調解試試,期待通過調解來挽救破滅的親情,
「謝謝,但我不需要了。」
顧立舉了個躬,然後頭也不回地走出法庭。
燈光下,一個長長的影子,逐漸變短,消失在冰冷的夜色中。
他想留住的東西都走了。
善良的他不願在病入膏肓的親人面前談及遺囑,擔心給重病的親人增加精神負擔,更是不忍心看著他們失去對生的希望。
然而,親情,並未因此而留下,剩下的卻是更加的殘忍。
而如果,他的父母提前寫下一紙遺囑,或者他能提醒父母留個交代,或許他對親情還能保有一絲餘溫吧。
02 隱瞞母親病情去世,法庭上演家族恩怨
比起顧立,另一個案子的主人公,阿薇,顯得幸運多了。
阿薇的母親也是病重。家人選擇隱瞞老人的病情,直到她離世,因此母親什麼書面遺願都沒留下。
和顧立一樣,因為阿薇的母親走在了外公前,父母名下的房產,就牽涉進來一堆親戚。
開庭那天,父母兩邊的親戚都到了。
法庭上,親戚們紛紛表態,願意把繼承份額贈與原告。
阿薇很感動,嘴裡連聲說,「謝謝、謝謝。」
突然冒出一位被告說,「我不願意。」冰冷的聲音刺破溫情。
大家紛紛側目,打量著這位和阿薇年齡相仿的被告。
「這人怎麼這樣?!」親戚們竊竊私語,帶著鄙視。
這個案子,後來是通過調節結案的。
那位親戚態度堅決地收了原告的折價款,才簽的字。
原來,她是阿薇外公的第二任妻子帶進門的女兒。
她說,一直感覺被這個家族排擠,即便自己對繼父養老送終很辛苦,也沒能換來這個家族的善待。
講起這些,她眼裡是滿滿的恨。
如今看著他們熱熱鬧鬧的上演相親相愛一家人,更讓她難以釋懷。
她覺得自己身世已經很苦了,不孕,離異,還有病在身。
隨著自己的繼父和母親的離去,這裡沒有情分,至少還有錢吧。
拿了法律上屬於自己的錢,她再也不想和這個家族有任何瓜葛。
「其實,她一直都很敏感,她自以為……」了解原委後,阿薇無奈地搖頭。
一份父母留下的房產,意外成了一個「報復」的機會,
而如果母親當初能留下一份遺囑,那麼,親人之間的愛和恨,也不用在法庭上上演。說不定,一切還有機會。
03 27歲立遺囑,給妻兒一份安全感
在《我家小兩口》節目中,年僅27歲的遊戲主播若風,不久前剛剛結婚生子,因為擔心自己發生意外,便立下了六條遺囑。
一時間,令演播室里的嘉賓,紛紛瞠目結舌,直呼若風正是事業巔峰期,怎麼輕易就立遺囑。
若風自有自己的看法,他說: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我們是為了更好的面對生活。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
在遺囑中他表示,將10%的財產進行捐贈,將25%的財產留給父母,將5%的財產留給孩子,而剩下的60%則全部留給妻子戚藍尹。
若風解釋,自己平時給父母的已經不少,而且二老一向比較節省,對於金錢沒有太多的需求。
只留下5%給孩子,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不啃老不過度依靠家裡。
妻子嫁給他之後為家裡付出了很多,減少了很多工作的機會,他希望即使是自己去世後,她仍然能夠無憂無慮不需要憂心錢財。
可以說,這份遺囑是他對妻子最深情的告白。
我們害怕死亡,不願談論死亡,刻意維護著不會存在的虛假意象——忽視它,它就不再存在。
可現實是,每個人從出生那天開始,就在不斷老去。
那些比生命更長久的物質,他們不會說話,但卻見證著人世間的愛恨情仇。
是讓那些身外之物,成為人性的展板?還是提早用一紙遺囑,重新定義它的意義?
無論如何,每個人的生命都會去到同處。生命的重點,不是努力避免死亡,而是要好好地活到最後,並且把愛留得更久。
作者王語華:自媒體【女神30】原創作者。
思維訓練研究者、8年企業諮詢經驗、心理諮詢師。
喜歡我的文章原創文章,請點擊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