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掃描」瓦屋夼是個好地方

2019-09-16     內刊主編

瓦屋夼村遠離城市,距離市區10公里,距離309國道3公里。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寧靜。

陶淵明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瓦屋夼的村民,推開門,也能見到一座南山,村民們稱之為「南大天」。

南大天山勢連綿,山路陡峭。梯田層層,蜿蜓縱橫,像是架了雲梯上青天—這大約是南大天山名的來歷吧?

山頂極為開闊,山谷幽深,像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幾棵百年樹齡的柿子樹,茂盛地生長在山坡上。人在山上,猶如置身畫中。山風習習,空氣清新,令人感覺豁然開朗。

「夼」,意為窪地。瓦屋夼就是一個坐落在窪地中的村子,周邊起伏的山巒,環擁著村子。天藍水凈,紅瓦綠樹,樸素中有大美。若是霧天在山頂俯瞰,整座山村縹緲隱約,清秀靜謐,猶如仙境。

瓦屋夼村西有水庫,水庫北面是高高的堤壩,堤壩上長滿綠油油的植物,就像鋪著濃密的綠毯。水庫上閒散地飄著幾條遊艇——水庫不僅養殖淡水魚,還被建成遊樂場,冬季滑雪,夏季戲水,亦可衝浪或垂釣,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

水庫旁有農家樂飯店,飯店老闆心靈手巧,用廢舊汽車輪胎製作了一條昂首的巨龍,刷了黃色的油漆,甚為壯觀。

寬闊澄澈的龍灣河靜靜地流經村前,水質乾淨,水草豐美,藍天、碧水、綠地、田園,猶如一幅幅靚麗的畫卷,在瓦屋夼隨處可見。

農業學大寨的年代,瓦屋夼村民從西山上挖出石碑,才知道村裡歷史上窯場多,故名為瓦窯夼。之所以現在叫做瓦屋夼,大約是因為燒窯已經成為歷史了吧?

偏安一隅的瓦屋夼,猶如世外桃源,平平淡淡。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簡樸的農耕生活。

為了發展經濟,瓦屋夼村支部書記李同波在龍旺莊街道的支持下,多方外出考察,通過各種途徑招商引資。獨特的地理條件,旖旎的自然風光,引來了金鳳凰。

一家企業租賃了村南大天山上的1000多畝山地,建設國防紅色教育實踐特色小鎮,目前已大範圍種植農產品,並栽種楸樹、核桃等樹木15000多棵。陡峭的山路鋪設成寬闊的水泥路,景區建設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貧瘠的山地變得綠意蔥籠,生機盎然。

水庫、山地等的對外租賃,不僅增加了瓦屋夼村集體的收入,還為當地家民增加了就業機會。以往農閒時無事可做的村民,通過到山上管理樹木可以增加收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瓦屋夼利用自身資源,變劣勢為優勢,通過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正在把綠水青山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

(作者:劉雪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bXiOW0BJleJMoPMww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