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告訴你三類人,不僅沒本事,還容易招致災禍

2020-05-13     聆微藝術

原標題:老祖宗告訴你三類人,不僅沒本事,還容易招致災禍

老祖宗告訴你三類人,不僅沒本事,還容易招致災禍

老祖宗告訴後人,這有三種行為,會為你招致災禍

我中國傳統文化特別內斂,但在內斂之中,卻有著大智慧,尤其是在教做人上,堪稱一絕。

但是後輩們早就把老祖宗的文化傳承拋之腦後,所以生活中總會有些磕磕絆絆,讓你煩惱和痛苦。

老祖宗曾留下三句名言。

第一句就是財不外露。

我相信這一句,大家都聽過,在家裡父母一輩的也常常叮囑。我們如果有錢,一定要藏好,不要拿出來顯露。

不如會招致災禍。這裡的災禍指的是人禍,很多人沒有管住自己的貪念犯下錯誤,你也只能跟著遭殃。

舉個例子,明朝朱元璋打下天下,同時明朝也進入了繁榮階段,當時有一個富豪,叫做沈萬三,他到底有多富有?

沈萬三

當時朱元璋修南京城,沈萬三自告奮勇自己出資修築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

這還不算,沈萬三說,要出資替朱元璋犒賞三軍。朱元璋一看,這個人是誰呀,敢替天子犒賞三軍,說罷就要殺了他,好在當時的馬皇后勸住了朱元璋,最後沈萬三雖然保住了小命,但卻被發配雲南。而他富可敵國的家產也被抄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低調。越是有財富,越要低調不被察覺。

第二句名言叫做,不要狂妄自大,很多人做出一點點成績,就會發飄,認為自己是一個天才,走路恨不得橫著走。

當然,能做出一定成績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但是持才自傲,最終會害了自己。

最知名的一個案例,項羽和劉邦在爭奪天下的時候,項羽屢出奇兵,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故事。

影視作品扮演劉邦

但是也正是這些事跡,讓項羽驕傲自大,看不起劉邦。即便是優勢逐漸降低的時候,他的謀士好不容易設下鴻門宴,項羽依舊自大放走劉邦,在楚漢爭霸最膠著的時候,28歲的項羽向58歲的劉邦下戰書,要求單挑。

影視作品 項羽 虞姬

這都足以說明劉邦的自大之處,但最後的下場也很悽慘,虞姬自刎,項羽自縊。

這說明,越是自大的人,越莽撞,同時也沒有真本事。

說到悽慘,這第三句話就是與悽慘有關,做人不要過於賣弄悽慘。

大家遇到一些苦難,總會找朋友傾訴,傾訴本身是沒有錯的,把壓力釋放出來,然後去解決問題。

但是有一類人,只知道不斷的輕鬆,不斷的向人說自己的悽慘身世,最後的結果是招致討厭。

最著名的一個案例就是魯迅筆下的人物,祥林嫂。

舞台劇扮演 祥林嫂

魯迅藉助祥林嫂這個人物折射出社會真實的縮影。

祥林嫂的故事非常的悽慘,她嫁人之後,沒多久丈夫就死了,而她的婆婆把她賣給了另一個人當老婆。

第二個丈夫沒幾年染了風寒,也去世了。而她的孩子又被狼給吃了。給人長工,被當做不吉利的人,備受排擠,最後被主人家趕出去當乞丐,在一個祝福之夜凍死在街頭。

話劇扮演 祥林嫂

在這個裡,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祥林嫂逢人就說自己悽慘的身世。

在那樣的舊時代,人們的同情心也是有限的。當祥林嫂三番五次喋喋不休地講她的阿毛的故事時,連「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們,眼裡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了。

所以到後的結果就是,人人都厭惡這個負能量製造機,當然悲慘事情不是祥林嫂主動造成的,但是,她的行為,給他帶來更差的結果。

所以,我都應該明白,財不外露、不狂妄、不賣慘,才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的智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T2bDXIBiuFnsJQVX8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