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七大奇技淫巧,其中有六個幾近失傳,最後一個無法複製

2020-06-13     聆微藝術

原標題:古代的七大奇技淫巧,其中有六個幾近失傳,最後一個無法複製

古代的七大奇技淫巧,其中有六個幾近失傳,最後一個無法複製

古人的7大奇技淫巧,小手藝有大智慧,每一個高科技都無法做到

咱們國家古代,是農耕文明,輕科學,重經驗,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奇技淫巧」。

本文中介紹的七個「奇技淫巧」中,有六個幾近失傳,最後一個,利用現代最尖端的科技也無法複製。

鬼工球

第一個叫做鬼工球。

鬼工球,有著鬼斧神工之意。

這個東西是一個玉雕的擺件,在我們中國古代,人們喜愛佩玉,所以玉器雕琢是當時十分重要的行業,而玉雕的工匠們,在學習這門功課上,都有一個重要的入門功課程,那就是雕琢鬼工球。

這個球是實心的玉石,從外往裡掏,製作中要保證外面的球體不裂。然後不斷的遞進,把裡面掏出一個個可以轉動的球體。

初學者,掏一兩層已是極限,而隨著技藝不斷提升,這個球的層數不斷增多,所以,雕刻鬼工球是一個玉雕師的展現自己極限技法的表現。

但是如今這樣的鬼工球也就很少有人雕刻了,頂尖的鬼工球更是沒有人能雕成。

第二個叫做錘鐵壺

為什麼叫錘鐵壺,不管是現代工業,還是古代的冶煉,在製作鐵壺上,通常會用失蠟澆築法製作,也就是用蠟雕刻出一個鐵壺,然後把蠟模放入石膏液中,用火加熱石膏,使之凝固,而蠟也會隨著溫度的上升成為液體,並通過提前留的孔出排出。

接下來往石膏中澆築鐵水,等待冷卻後,自然成型。

但是錘鐵壺完全不是用這種方法,而是燒制一個鐵塊,用錘子,一點一點的敲打,隨著錘子的敲擊,鐵塊受到壓力後彎曲並且延展。

通過這樣方法,敲擊兩萬多錘,便敲擊出鐵壺的模樣,這樣的鐵壺,造型上渾然一體,沒有瑕疵。

但是會這樣工藝的人,幾乎絕跡。

第三個叫透光鏡

看字面意思,很多人都以為,透光鏡是透明的鏡子,其實也差不多,我們都知道,古代沒有玻璃,所以,人們用的鏡子都是用銅做的,把銅打磨非常平滑,就可以清晰的反射出影像。

但是銅本身是不可能透光的,但是古代就有奇人,做出了一種特別的鏡子,表面上看,和其它的銅鏡並無區別。

但當陽光直射鏡子時,反射在牆上的竟然是鏡子背後的花紋。所以人們見了嘖嘖稱奇,稱之為透光鏡。

而這種鏡子的數量到了如今屈指可數,製作工藝和反射原理皆為謎團,可以說是巧奪天工的奇蹟。

第四個叫金銀錯

金銀錯工藝又稱之為錯金銀,意思是把金和銀用各種方法熔鑄、鑲嵌在一起。並進行排列組合,形成美麗的花紋。

金和銀的貴重質感完美的搭配在一起,在觀感上十分的高級。

但是這種工藝,對技藝要求極高,一般人難以駕馭,金和銀的熔點不同,在製作的過程中,需要分別加熱,而最終呈現的效果,有很多不可預測性。

而古代的皇家用品中的錯金銀技法,在如今,幾乎無人可以複製。

第五個叫金銀細絲工藝

萬曆的帽子 金絲蟠龍翼善冠

顧名思義,就是把金子和銀子拉成細絲,而這些細絲被當做金線和銀線用在龍袍上,舉個最典型的例子,萬曆皇帝的帽子金絲蟠龍翼善冠,用了518根0.2毫米的金絲編制而成,整個皇冠沒有一個焊點,也沒有一個線頭。工藝精妙之極,令人嘆絕。

而0.2毫米的金絲,即便是高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最細也只能做出0.5毫米的金絲。所以這項工藝也已經失傳。

點翠首飾

第六個叫做點翠

點翠是用在首飾製作中的一種工藝,這種工藝帶著悽慘的魅力,因為,工藝的原材料是翠鳥的羽毛,古人喜歡翠綠色,所以玉、翡翠都是很被看重的東西,而首飾上,若想帶點翠綠色,僅僅是礦物顏料的色澤,是不夠的。

點翠的首飾

所以就有人發明出了點翠的工藝,這種工藝做出的首飾顏色典雅鮮艷,翠色自然,但工藝流程卻十分殘忍,因為需要抓翠鳥,拔毛髮,一件首飾,要犧牲無數的小生命,實屬不該。

翠鳥

因為此法盛行,在清朝時,翠鳥幾乎絕跡,於是這項技藝也面臨失傳可能。

第七個是曾侯乙墓銅尊盤

曾侯乙墓銅尊盤

曾侯乙是戰國時期的國君,他的墓葬被發掘後,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每一件都價值連城,比較知名的有曾侯乙編鐘,但在工藝上令人叫絕的,還屬這個曾侯乙墓銅尊盤,因為這個器具同體用青銅澆築,上的花紋和裝飾,也都是澆築而成。

所使用的工藝就是上文中提及的失蠟澆築法,但這方銅尊盤上的裝飾極為複雜,比如在最上端的位置,全都是鏤空的紋飾,並規矩的堆成圓柱狀態。

誰能相信,在戰國時期,就有這樣的工藝水平,有專家想要複製幾個曾侯乙墓銅尊盤,通過嚴密的測量後,屢次實驗,盡皆失敗,最後專家得出結論,這方銅尊無法複製。

這樣的作品,只能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太偉大了。

你還知道哪些古人的「奇技淫巧」,不妨分享出來,讓大家長長見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vyyrXIBnkjnB-0zqs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