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收藏市場將何去何從,有人轉行,有人擁抱電商

2020-03-30     華哥覓玉

自2020年1月至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大部分收藏市場都呈現繼續歇業或逐步復工的狀態。不少業內人士擔憂,等疫情過後,收藏市場的日子恐怕會更不好過。



危機、危機

有危險,有機會


對於收藏商家而言,這是一次商海的優勝劣汰,只有強者才能繼續生存;對於收藏行業來說,這又是一次收藏電商發展的新機遇,誰能把握誰就能在逆境中前行。


疫情發生後,全國各類聚集性展會及活動全面叫停。而對於收藏行業來說,展會又是非常重要的交易渠道,也是同行間交流心得、增進情誼的主要平台。與此同時,抗疫工作還有一段路要走,很多商戶會選擇在家休息,所以收藏市場商戶門店的營業率也會受到衝擊。



此外,很多從事海外回流業務的商戶同樣深陷其中。國內收藏行業離不開全球市場的供給,早在多年前,海外回流的收藏對國內市場影響顯著,甚至決定著廣大商戶定價的基調。疫情發生後,歐美、日本等回流重要源頭對疫情管控非常嚴格,一些從事海外回流業務的商戶出入境必然受到影響。


對於很多人來說,收藏是副業或興趣。目前生活必需品成為了最緊俏的商品,當大家都在囤積生活必需品時,平時還能隨意支配的閒錢會減少,閒錢少了,投入收藏的資金會更少。從這個角度來說,收藏業將更加舉步維艱,可能會面臨有價無市的窘境。



對於收藏愛好者來講,這次疫情也許是一個入手藏品的好機會。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古玩城處於停業的期間,沒有任何的收入反而在出資,即使是疫情恢復之後,仍然有著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盈利較少,這就導致商家面臨著虧損的現象。


不少商家會放出平時不會出的好貨,價格方面也會有鬆動,對於收藏愛好者來說,能收到以前便宜價格買不到的東西,價格更為合適。



未來收藏市場的方向


在經營實體店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線上銷售,或與自媒體結合。縱觀收藏市場近幾年的發展,APP、直播間等網絡藝術品交易方式風生水起,在此次疫情中,這類線上交易方式可謂逆向爆發。可以說,收藏電商,是現在,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收藏品電商的優勢顯而易見,它突破時空局限、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之為區別於藝術品一、二級市場的新路徑。



這次疫情無論對於收藏愛好者還是賣家都是非常大的挑戰,一方面可以使整個收藏的行業得到短暫的積澱,市場熱度減去,市場價格以及購買力度回歸於理性化,這些都是向好發展的趨勢,玩收藏行業將會綻放的更加絢麗。


將會與更多業內人士一起,推動收藏市場保真交易的常規化,進一步加強消費者線上收藏體驗,營造文化消費新生態。


版權說明:綜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7RlNXEBiuFnsJQVm_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