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兩次午睡,有益心腦血管健康?

2019-09-30     知識分子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健康學人 , 作者 何柱威


撰文 | 何柱威

責編 | 苑天琪有道是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午休美美地睡上一覺,一天才能精力充沛,也更有益於健康。但是,國外一項研究卻顛覆了這一認知,其指出,白天打盹不宜多,每周午睡一到兩次,能夠有效降低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發病風險,多睡則無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午睡頻率長期被忽視

長期以來,午睡對於人類心臟健康的影響,一直是醫學界討論的焦點。近日,發表在《心臟》期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每周午睡一到兩次,有利於降低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但在長時間午睡或更頻繁午睡的情況中,研究人員並沒有發現存在上述的正相關性。

在此前關於午睡對於心臟影響的研究中,學者多隻關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情況。在大多數情況下,學者只會分經常午睡從不午睡兩組實驗組進行對照研究,並沒有考慮午睡頻率這一影響因素。

由此,該項研究人員從午睡頻率和時長為切入點,研究這兩項因素與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中風或心力衰竭)風險之間的關係。

每周午睡1至2次,與心臟病風險降低有關

在樣本選取方面,研究人員隨機調查了瑞士洛桑的3462名居民,這些受訪者的年齡在35至75歲之間,且一直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被關注對象。

受訪者的第一次體檢時間分布在2009年至2012年間,在體檢之前,研究人員向他們收集了前一周的睡眠模式信息,包括每日睡眠時間、午睡時長、午睡頻率等。隨後,研究人員對每一位受訪者的健康狀況進行跟蹤性監測,每位受訪者的監測時間平均達5年。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58%(2014名)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體檢前一周從不午睡;午睡頻率為1至2次的受訪者占比為19%(667名);12%(411名)受訪者午睡3至5次;剩下11%(370)受訪者則幾乎每天都會午睡。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經常午睡的受訪者(一周3至7次)通常年齡較大,體重相對較大,且多為男性,有吸煙史,夜間睡眠時間也比白天不睡覺的受訪者更長。同時,經常午睡者中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的情況相對嚴重,睡眠質量普遍不佳。

在跟蹤性監測期間,上述受訪者共產生了155例心血管疾病病例。研究人員發現,與從不午睡的受訪者相比,每周午睡1至2次的受訪者的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降低了48%。在結合諸如年齡、夜間睡眠情況、高血壓等潛在因素後,這種正相關關係依舊存在,這表明午睡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降低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在頻繁午睡(一周3-7次)的受訪者中,研究人員卻並沒有發現對疾病風險的積極影響。

此外,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並沒有找到午睡時長對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積極影響的相關證據,因此他們認為,午睡時長與之沒有關聯性。

儘管這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但研究人員表示,午睡頻率這一關鍵影響因素,值得更多醫學界的學者進行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午睡的作用仍有待進一步論證

在關於這項研究的社論中,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Drs Yue Leng 和 Kristine Yaffe同時指出,由於缺乏關於午睡的定義及定量標準,相關研究的開展實際上是極為困難的, 「如果當下有結論認為白天打盹對於心臟健康存在積極影響,我們應當持謹慎態度,畢竟一切都為時尚早。」

儘管態度謹慎,這兩位學者同樣表示,午睡頻率確確實實是一項值得持續關注的影響因素。他們認為,上述研究有助於學界就午睡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展開持續的討論,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但非常具有前景的研究領域,能夠對公共衛生產生重大影響。

「就目前來看,儘管提出的問題比得到的答案要多得多,但是時候該揭開午睡對心臟的作用的神秘面紗了。」

參考文獻:

[1] Once or twice weekly daytime nap linked to lower heart attack/stroke risk. But no such association found for greater frequency or duration of naps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wpAgG0BMH2_cNUgly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