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你有沒有給孩子做過血鉛檢測?為什麼做呢?
你可以帶著對這個問題的思考,進入今天的育學園故事。
01
—
星期二上午,一位媽媽帶著不到2歲的小女兒來看診。
經過醫生檢查,小女孩各方面都長得不錯,身高、體重都處於中上水平;語言發育也挺好,能和醫生對話溝通;運動方面也不錯,能雙腳離地蹦,就是稍微有點便秘,醫生建議家長給她多吃青菜,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就可以了。
看診即將結束時,醫生問媽媽還有沒有其他擔憂的問題。
媽媽說,醫生,您能給孩子查個血鉛嗎?
註:血鉛,指血液中鉛元素的含量,如果寶寶血液中鉛元素含量超出一定值,就可能會出現鉛中毒的情況。
醫生有點詫異,問媽媽為什麼要給孩子做血鉛檢測。
媽媽說,她最近在網上看到不少關於「兒童鉛中毒」的文章,文章中說如果孩子總舔玩具的話,可能在無意中食入過量的鉛,出現鉛中毒的情況,這會影響孩子的神經發育,特別是孩子的智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湊巧的是,小女孩1歲以後,很長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啃咬玩具,有時候還會舔爬行墊、咬繪本。想到這,她心中警鈴大作,開始擔心孩子已經鉛中毒了,所以想儘快給孩子做個血鉛檢測,好確定一下孩子有沒有鉛中毒。
02
—
聽到這,醫生沒有立刻跟媽媽討論血鉛檢測是否有必要,而是先拿了手邊一個小球,跟小女孩交流起來,「叔叔這有個小球,要不要玩遊戲?」
小女孩一聽要玩遊戲,立刻來了精神,小跑著過來跟醫生玩起了拋接球的遊戲。
醫生邊跟小女孩玩遊戲,邊跟家長說,「你看,這孩子這麼聰明靈活,哪裡像是鉛中毒了?」
見媽媽做出思索的表情,顯然還是有些疑惑,醫生繼續解釋道:
一般來說,寶寶發生鉛中毒時,會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的反應。而且,很多時候,鉛中毒會影響孩子的神經系統的發育,最初,也是最典型的表現可能是孩子脾氣變大了、莫名煩躁,還有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這種時候,症狀已經比較明顯了,不太可能出現孩子已經出現智力損傷,而天天照顧孩子的家長卻沒發現症狀的情況。除非寶寶特別小,只會哭鬧,還不會跟大人交流他不舒服的情況,家長才可能錯失發現寶寶鉛中毒的機會。
也就是說,按照你家寶寶現在的表現,你完全不用擔心她已經鉛中毒,也就不需要給她做血鉛檢測了。
03
—
聽到這,家長又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可是孩子總舔玩具,有些文章中說,寶寶舔玩具會鉛中毒,是真的嗎?」
關於這個問題,醫生繼續解釋說:
一般來說,如果寶寶接觸了含鉛量超標的玩具、餐具等物品,確實可能出現鉛中毒的情況。所以說,我們才建議家長在選擇玩具和餐具時,避免購買無品牌的廉價產品,而是要儘量選擇大品牌的,通過了國家質量檢測標準的產品。
另外,如果寶寶接觸了含鉛量超標的環境,比方說,總在汽車尾氣較多的地下車庫玩,或者,你家住得離加油站很近,那寶寶也可能出現鉛中毒的情況。
以上這些情況,我們都稱為異常接觸史,如果寶寶這種異常接觸史,我們就會建議給寶寶進行血鉛檢測。
不過,你家寶寶沒有出現這些情況,所以我才說,沒必要給寶寶查血鉛水平,你也不必那麼擔心。
聽到這裡,家長鬆了一口氣,而後帶著孩子回家了。
04
—
其實,實際生活中寶寶發生鉛中毒的幾率並不高。
不過,如果你家寶寶確實有異常接觸史,或者是你懷疑寶寶出現了鉛中毒的症狀。那麼,你就需要帶寶寶去尋求醫生的幫助,由醫生幫忙判斷。
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有兩種比較普遍的抽血檢測方式,一種是通過抽取指尖血檢測,另一種是通過抽取靜脈血檢測。手指血檢測準確度較低,不能作為血鉛水平的判斷依據,建議選擇抽取靜脈血的方式,檢測寶寶的血鉛水平。
現如今,網絡上的育兒知識紛繁複雜、真假難辨。很多家長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觀點,覺得做個檢測總歸心裡有底。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大家不清楚去哪裡獲取可靠的育兒知識,而缺乏知識儲備,大家就沒辦法判斷哪種做法對孩子最有利。
如果你正面臨育兒難題,可以加入育學園app會員,獲取專業育兒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