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這個玩笑可開大了,養魚老道從來也沒有遇到這種革命性的難題。
就在前天,我的一缸迷你鸚鵡魚苗遭受了致命性的打擊,而且是禍從天降,誰也沒有想到,誰也想不到,並且魚缸水在遭受了無法調理的渾濁之後,一夜之間竟然迅速自清了,當時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差不多想明白了。
那麼,為什麼我一直飼養的好好的迷你鸚鵡魚苗,突然間就開始出現不斷死亡的現象呢?
迷你鸚鵡魚在十分鐘以後,變成了食土鯛
因為我養魚的這個地方是個老房子,冬天馬上就要到了,而且今年我打算飼養的觀賞魚品種較多,魚缸也多,所以就需要整改一下房子裡的土暖氣,換掉以前的暖氣管道,而是幾年前的都是鐵管,現在要換成塑料的。
這就需要在牆壁上鑽眼,並且這種土房子牆壁很厚,鑽個眼也是相當費勁,得需要十來分鐘才能夠完成。
屋裡的東西該蓋上的我基本上都蓋上了,因為需要遮蓋的地方太多,所以到了魚缸這裡,它沒東西蓋了,這可咋辦?
所以我就只是找了個一塊普通的塑料板,隔空簡單給魚缸遮擋了一下,因為這個魚缸的魚缸燈比較高,蓋起來很費勁,其實我是應該把魚缸燈拿下來再去蓋上就好了,結果我就大意了。
其實也不能說是大意,是因為我也是好多年都沒有見到這個場景了,早就忘記了這個東西的嚴重性,再說了,誰也沒想到這個老房子的磚牆它那麼厚啊,出來的磚灰那麼多。
所以嘛,接下來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而且當時我也沒太注意,好像有點小事情,還外出買了個小管件。
最終的結局大家已經猜到了,但是絕對比大家想像的要嚴重的多。
因為這個魚缸距離牆壁較近,所有從牆壁上鑽出來的灰塵全部從遮蓋的塑料板底下進入到了魚缸里,大家現在看到的已經是兩三個小時以後的圖片了。
在魚缸的邊緣上我們還可以看到有很多紅色的粉末,我還沒去清理,當時包括了外掛的濾棉上堆積了能有半公分厚度的紅磚灰,整個的魚缸水幾乎全部變成了紅色,因為牆壁是磚牆,紅磚。
當時的照片我沒照,大家自己想像吧,反正是我的迷你鸚鵡魚苗,真的變成了食土鯛了,估計即使它們隨意呼吸,也會吸入大量的紅磚夾雜著石灰的粉末,所以說,救也白救,當時我也確實沒時間。
水質突然間一夜自清了,而且很清
這個問題倒是令我非常的奇怪了,怎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難不成我的這個小外掛的過濾效果如此神奇?
當時是半下午鑽的眼,到了當天晚上我就發現魚缸的水質和下午不一樣了,強多了。
結果第二天早上起來,水質更清了,但是現在又混了,因為死魚了嘛。
於是乎我想了大半天,最後感覺應該是磚瓦粉末比重較重,可能把魚缸水中的濾棉無法粘附的雜物,最後全部粘附掉了,又被過濾器濾除了,或者逐漸下沉到了缸底,要不然魚缸的水質不可能一晚上達到那個效果。
再就是這些粉末也增加了濾棉的粘度,畢竟濾棉上也有很多的粉末,當時上面是厚厚的一層,被我簡單的清理了一下。
魚苗陸續出現死亡現象
緊接著就開始出現魚苗陸續死亡的現象了,這個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因為整個魚缸全部是磚瓦灰在迴蕩,變成了紅色的洄水了,小魚苗只要呼吸,就會把這些東西吸到魚鰓上或者吃到肚子裡,吐也吐不出來。
小迷你鸚鵡魚也只能在這種紅色的渾水中暢遊了,本來我也是想換水的,但是人家需要幫忙,我也不能去做這些事了,後來魚缸的水質開始自清,我也就沒去再動它。
當天下午小魚苗直接就掛掉了五條,昨天又死亡了三條,今天死亡兩條,我這麼看著,好像是小魚苗的死亡現象正在一步步減輕,這個時候就是看誰的體質最棒了,那麼誰就能頑強的活下來了。
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我除了清理掉過濾裡面的雜質和給魚缸換換水,再就沒有任何的招數了,這些小食土鯛它們已經吃到嘴裡的土,我可是摳不出來了。
另外一個魚缸較輕,兩條大魚沒有問題
緊挨著的另外一個魚缸因為離得較遠,所以裡面的灰塵不是很多,小魚苗也出現了死亡現象,但是不算多,至少兩條大魚沒有任何的問題,很好,還都健在。
估計具體原因,一個是因為落在這個魚缸的灰塵量比較少,再一個是裡面沒有過濾,落入的粉末就可以很快沉澱到缸底了。
所以它就不像第一個魚缸,灰塵一直不斷地在魚缸里翻滾,再說了,看到當時那個情形我也不敢停掉過濾啊,當時的情景,要是停掉過濾十分鐘,一缸魚全部都會缺氧而死了。
總起來說,這個事件還算是萬幸吧,損失不是太大,大部分的小魚苗可能還有活下來的機會,至少大魚那沒事,就已經說明了問題,再者就是這個魚缸的飼養密度有點大了,剛剛遭遇到50多條孔雀魚的衝擊,水質還沒有徹底恢復,又遇到了這麼個禍從天降的問題,這些魚苗的命可真夠大的。
飼養觀賞魚我們真的要防範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
所以說,我們飼養個觀賞魚,是多麼不容易啊,隨時都得防範著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
前些日子也是一位魚友,自己的觀賞魚病了,我們分析了好多原因,最後通過下藥治療,基本上把所有的魚兒都治好了,正在我們非常高興的時刻,魚缸碎了,這事整的,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而且是主人不在家的時候,魚缸自己就碎了,結果我們可想而知了,一切的努力白費,還得花錢再去購買新魚缸,早知道不治了,哈哈。
就像我的這件事,還是源於自己的疏忽大意,據我估計,即使是飼養觀賞魚30年以上的魚友,他也碰不到我遇到的這個問題,真的是太稀奇了,一個瓶蓋大小的牆洞,差點要了一缸觀賞魚的命。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