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序民,正其制度|澎湃社論

2019-11-02     澎湃新聞評論

評論君說

堅定改革信心,提高改革效應,放大制度優勢。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用一次中央全會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並作出決定,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四中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決定》,而《決定》最大的歷史貢獻是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

盤梳過往,追本溯源,需將時針回撥到6年前——2013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提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夯基壘台,到立柱架梁,再到全面推進,近年來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效顯著,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當今之世,改革仍是最強音。無論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破除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還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都需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特別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大戰略中,更需堅定改革信心,提高改革效應,放大制度優勢。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風雨兼程,70年建章立制。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仍需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深化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裡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偏離了這一條,那就南轅北轍了。

《決定》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放在首要位置,突出黨的領導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當中的統攝性地位,這就確保了改革的正確方向,也為不斷彰顯改革效能奠定了根基。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更要求我們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彰顯中國發展的「制度優勢」。

※ 編輯|沈彬

※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有深度、有態度、有溫度的新聞評論,盡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jloKG4BMH2_cNUgMs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