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0年老股民的感悟:為什麼說成功的投資都是反人性的?

2020-02-07   荀海筆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站在巨人肩膀上,我們會離成功更近。誰是因為在股市中長期獲利而被股民所熟知的呢?股神巴菲特。幾十年來,巴菲特每年都會給自己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發一封《致股東的信》,在裡面他會將自己的操作思路和市場作一個比對,總結一年操作的得失。這個習慣非常值得投資者學習,將別人的成功經驗經過自己的消化與思考,轉化為自己操作中的利器,這樣的積累能夠幫助股民一步步走向成功。

正視自己的錯誤才能賺大錢

巴菲特從100美元起家,在股市中拼搏數十載,最終登上了股神的位置。每一個股民,尤其是想長期獲利的股民都希望自己能達到巴菲特的境界。巴菲特成功了,成為大家頂禮膜拜的偶像,但他從來不避諱自己操作中的錯誤,在公眾面前他也勇於承認失誤並進行自我分析。而反觀很多股民,時常逃避操作的錯誤,總是將虧損原因推卸在股市身上,結果埋怨越多,虧損越多,問題越嚴重。實際上,問題的根源往往是在股民自己身上。

我們可以看一下巴菲特是如何進行自我分析的。2008年,全球遭遇了金融危機,各國股市都出現了非常大的下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的每股帳麵價值也減少了9.6%,全公司減值115億美元,這是該公司從1965年來最糟糕的年份。上一次該公司股票帳面減值是2001年,減值幅度6.2%。儘管如此糟糕,還是戰勝了大市,相較於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37%,少虧了27.4%。

巴菲特並沒有將虧損歸結於全球金融危機,歸咎於市場在熊市中運行,而是從自身出發,坦言承認了其在2008年「最少犯了一個大錯和數個較小的錯」。蠢事之最是在油價接近歷史高位時買入大量康菲石油股份(2008年9月31日巴菲特對該股票總持倉量增至79896273股,12月31日減至59688000股)。巴菲特買入該股的時間正是油價居於頂峰的時期,成本價格約每股87美元,在寫這封信時,該股價格跌到了37.35美元,跌幅近60%。巴菲特認為主要的錯誤在買入的時機上,不應該「追高」,他坦承自己完全沒有預料到油價在短短的幾個月內跌幅會如此之大,由於這個錯誤使公司損失了數十億美元。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並不是小股民會追高被套,原來股神巴菲特也是如此。這個事件印證了股市座右銘:「面對變化的市場,我們永遠都只是一個『新人』而已,無論你過去有多少成就,多麼成功,面對新的操作,人人都得平等地從頭開始。」如果你有半點的偷懶與迷失,市場馬上就會察覺到。股市沒有神,巴菲特如此精明,擁有強大的智囊團隊都會犯錯,那麼作為普通投資者的我們,犯錯也是非常正常的,沒有什麼可以避諱的。我們要敢於正面虧損,同時也需明白,一旦追高被套就要及時處理,糾正錯誤,否則堅持錯誤的時間越久,代價越大。

其實,真正給巴菲特帶來過巨虧的不是股票,而是金融衍生品,對此,巴菲特用較大篇幅作了解釋。他承認衍生產品十分危險,但他在這方面的投資十分理性,並仔細衡量了風險和收益。作為投資者,我們應該了解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就是大量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這些產品利用複雜的模型來掩蓋其自身的高風險,以高回報為誘,吸引包括投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在內的全球大資金的眼球,結果當金融泡沫破裂,這些帶有金融槓桿率的高風險衍生品就在短時間內將全球金融系統擊垮。所以我們看到了在2008年、2009年一批被人們頂禮膜拜的金融巨頭紛紛倒下,而巴菲特雖然在此上也有虧損,但並未傷其筋骨,這些並非源於巴菲特看透了裡面的玄機,而是源於他建立了嚴格的自我保護機制。股民需要建立一套自我保護機制,方能在市場中生存下去。小股民如此,大資金更需要如此。

巴菲特是一個非常懂得總結的人,他當初在複雜衍生品上曾經失敗過一次,損失慘重,但他並不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而是勇敢地揭開自己的傷疤,對失敗作了深刻的檢討和研究。巴菲特從此之後再也不去輕易嘗試那些自己看不懂的、風險極高的複雜衍生品,對所介入的一些金融衍生品,也設置了嚴格的風險控制機制。正是這樣的好習慣,使得巴菲特面對全球都未曾遭遇過的新金融危機,不僅可以全身而退,損失很少,還把握了其中的機會,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了很多平時無法完成的優質資產,從中獲利。由此可見,巴菲特不是神,他也會犯錯甚至是和普通股民一樣的低級錯誤,但良好的自我保護,對資金認真、負責的態度,對操作中的錯誤勇於承認,敢於自我分析,並且及時糾正的心態,造就了他的成功,這也是值得每一個股民學習的。

選股看股性

股性也就是股票的個性,市場上通常用一定時期內一隻股票股價的波動特性來衡量該股股性是否活躍。一般來說,股性取決於企業經營狀況、分紅派息方式、股本結構、題材是否豐富、二級市場供求程度以及地域特性等方面的因素。

(1)從企業的經營狀況看,可分為強勢股和弱勢股。所謂強勢股,即氣勢超過一般的股票。在一段時期經營業績優良的個股必然是強勢股。當大勢處於跌勢時,強勢股往往跌幅甚微,甚至持穩不墜;當大勢處於盤整階段時,強勢股能保持堅挺;當大盤處於升勢時,強勢股上漲衝擊力總是最強的,而弱勢股則恰恰相反。可見,選股要選強勢股。

(2)從分紅派息方式看,如果一個公司既有較強的股本擴張能力,盈利又能跟上股本擴張的速度,則投資者不僅可以獲得股價波動的利潤,而且能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一般來說,從資本公積、稅後利潤等財務指標能判斷股票的配送潛力。但每個公司在分紅派息上有不同的方式:有些公司雖有盈利,卻吝於派息,或派息但不願送紅股;有些公司雖少盈利,卻大肆分紅,分光吃光;有些公司比較穩健,分紅派息適中,以保證公司長期的成長性。因此,分紅派息特性對一個公司股價的影響非常重要。我們在選股時,要分析公司分紅派息的特性。

(3)從股本結構看,流通盤的大小對股性的影響非常大。一般來說,小盤股有利於主力莊家控盤,籌碼收集時間也相對短一些。在多頭市場下,小盤績優股尤其受到主力青睞,在這種情況下,主力進出也比較容易。而對於大盤股來說,如果業績不佳,長期無主力資金光顧,則可能造成股性呆滯,即使偶爾有較好的表現,也不過是主力調控大盤指數的工具,不宜做中長期投資。

在中國股市中,上市公司的地域性非常明顯。川股、湘股、京股等都是股市中投資者熟悉的地域概念。西藏、新疆等邊遠地區的股票股性一般也比較活躍。有些股票經常在跌市中最先見底,升市中最先見頂;有些股票則僅在大盤漲升末段稍有表現,這就是股票的股性。我們如果能夠捉摸到每一種股票的不同特徵,那麼,在選股中獲勝的把握就會高一些。

當然,一隻股票的股性並非一成不變的。一隻股性很活的股票,有可能因為主力重倉持有而長期居高不下,股性因主力無法出局而變得呆滯,對於這類股票,投資者應敬而遠之。

學會親自調查,不要人云亦云

在我國股市中,一方面,幾乎所有投資者都喜歡根據各種消息來決定股票買賣;另一方面,根據各種消息來買賣股票,又最容易出現失誤。

反觀巴菲特等投資大師,他們在股票投資中雖然不是每次都能獲取最大盈利,但是卻很少有昏招,這與他們注重實地調查、認真閱讀財務年報、不聽信各種消息傳播有很大關係。巴菲特從不相信任何股評。他舉例說,比如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只要消息一公布,這兩家公司的股價都會大幅上漲的。如果這種內幕確有其事,相關人員應該自己先大量買入這些股票,好好地賺一筆才對,怎麼可能會事先在大庭廣眾之下散布消息呢?正是基於這種觀點,巴菲特在做股票分析、投資決策時,堅持親自調查,閱讀報表,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

要想不在股市中人云亦云,就必須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如何培養這種能力呢?就是要廣泛地閱讀。巴菲特在股票投資中越戰越勇的秘密武器就是廣泛的閱讀。雖然一般股民不可能像巴菲特或者職業投資者那樣,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閱讀,但是,對所選中的股票背後的上市公司要有必要的了解。這其中,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的財務年報。

在行情異動時選哪些股?

所謂異動股,是指與大盤走勢不同的另類個股。例如,大盤跌,異動股逆市飄紅;大盤漲,異動股卻走出自己的獨立行情。異動股屬於特殊個股,或量異動,或價異動。異動股風險較大,但收益也較多。

每周每日甚至每時都有異動股,這其中有不少是遊資的短線傑作,真正從中產生的中長線的「黑馬」並不多,多數股票只不過是曇花一現。

個股股價出現大幅上漲的過程中常常有各種各樣的異動,在異動股中選股的方法如下:

(1)量為價先,先見量,後見價。如果股票在低價圈內頻頻放量,就要引起重視,將其列入自選股範疇。

(2)結合盤中熱點及其轉換趨勢,如果不屬於前期被過度熱炒過的個股,可以視為新資金入注。

(3)對其基本面進行分析,了解其所有信息,從中挖掘主力可能借題發揮的題材。

(4)一般來說,中小盤股異動股行情比較火爆,因為一旦大資金控盤,其拉抬相對較為輕鬆,所以投資異動股儘量選擇小盤股。

(5)從介入時間上講,不要奢望買到最低價,待其一浪升起,開始強勢回調縮量企穩後,並且顯露出即將再次上漲的時候介入。

(6)從走勢上講,強勢回調階段上漲放量,下跌縮量,有時日K線顯得股價十分疲弱,使投資者產生恐懼念頭,但只要均線組合是強勢形態,投資者就可打消顧慮。

(7)持續放量是關鍵,但量能也不能單日放得過大。可關注換手率,只有具備成交活躍的換手率,股價才能持續走強。

(8)異動股與大盤的關係既有吻合之處,又能跑贏大盤。可是,到了異動股演變成加速上漲的明星股時,往往就是主力派發之時。

基本面分析對選股的影響

基本面好的股票從長遠看必定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成功的股票投資者都懂得這個道理,巴菲特如此,彼得·林奇也如此。具體說來,基本面分析對選股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上市公司的業績、盈利能力影響股價的走勢

在同一股市大環境下,基本面好的股票,其市場走勢比基本面不好的股票要強,這是因為上市公司的業績和盈利能力是公司發展的原動力。以牛市時期的兩隻股票為例。

如圖2-1所示的是長春一東(600148)的周K線圖,由於其基本面良好,在2012~2014年兩年中持續保持穩定上漲,是一隻大牛股。反之,如圖2-2所示的王府井(600859),因2012~2014年行業不景氣,導致該股業績持續下滑。可見,即使處於牛市中,基本面的好壞也影響著股票的走勢。

2、從基本面出發選擇和操作股票是機構的共識

主力機構是推動股價變化的主要推手,而主力機構挑選股票時首要分析的就是上市公司是否具有發展潛力。作為散戶要想在市場中贏利,就必須和主力機構站在同一戰線上。換言之,散戶在挑選股票時也必須從基本面出發,否則就可能失手。例如,有些股民喜歡追熱點,但剛買入不久,股價就跌了,再也熱不起來了。原因是,這些上漲常常是主力機構出貨前施放的煙幕彈。因此,選股應選擇業績優良、具有成長性的股票。

3、基本面是股票的內因

一隻股票的上漲,由內因所決定。對基本面分析派來說,首先抓住的就是本質,也就是內因,而後才會去看股價是否被低估等外因,從而判斷是否可以買入。例如,同樣面對利空這個外因,基本面好的股票可能就抗跌,而基本面差的股票可能就會大跌;而面對利好這個外因,基本面好的股票可以藉機大幅拉升,這是外因刺激內因所形成的結果。從基本面下手,往往能夠直接抓住主要因素,抓住股票上漲的關鍵。

4、基本面分析克服了技術分析的盲區

技術分析是通過股價走勢來判斷後市會不會上漲或者下跌,但是,即使是一隻大牛股,當它沒有顯露鋒芒時,技術分析也是找不到它的。但如果通過基本面分析,就可以發現它的蹤跡。

如圖2-3所示的中國船舶(600150),從技術分析角度看,是一個震盪下跌的走勢,後市趨勢並不明確。但是,從基本面的趨勢看,卻是一直在上升,由此可以判定該股後市有可能會成為一隻大牛股。

黑馬股的早期技術特徵

黑馬股的早期技術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K線形態

絕大多數的黑馬股在啟動之前都有一段較長的吸籌期,時間為1~4個月,甚至更長。表現在K線形態上,就是較長時間的橫盤。黑馬股在底部橫盤時的K線形狀往往具有鮮明的特色,不僅排列得十分緊密、整齊,而且呈現出碎粒狀,也被稱為小豆排列。

黑馬股的小豆排列形態具有位置低和時間長的特徵。與其他個股的中高位橫盤不一樣,黑馬股的小豆排列往往貫穿整個底部的橫盤時期,若在啟動時採用「小慢牛」的方式向上拉升,這種小豆排列的情況將會持續,甚至會伴隨股價升至一定的高度。小豆排列時股價的振幅很小,表明莊家不僅掌握了較多的籌碼,而且有較強的控盤能力。因此,有經驗的股民常說:「不必慌不必忙,小豆拉起再跟上。」

如圖6-1所示的日上集團(002593)在啟動前形成典型的小豆排列。

2、籌碼分布狀況

低位的橫盤並不代表莊家吸籌基本完成,若過早介入,資金將被鎖定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在資金的全盤調度上是極不划算的。一般來說,若低位的籌碼呈現鬆散狀態,表明整個局勢處於橫盤吸籌的初期,後面的路程還很漫長,不必急於介入。到了橫盤的後期,低位的籌碼會在指標上形成極度萎縮的情況。凡是壓縮得越扁越長的,甚至形成了細線狀的,更是佳選,因為這種形態不僅表明了橫盤吸籌的基本完成,更表明了莊家超強的實力與決心。據統計,近年的大黑馬股,其低位的籌碼壓縮程度都是相當緊密的。

如圖6-2所示的百潤股份(002568)的籌碼分布就是此種形態。

3、量能

絕大多數的黑馬股在底部橫盤時期的成交量均會大幅萎縮,在成交量指標上會形成均量線長期拉平的情形,猶如用細線穿起了一串珍珠。但應注意,直接目擊測量雖然有著直接的效果,卻不如用技術指標來得精確可靠,因為某些個股會出現成交量大幅萎縮,但量能指標仍沒有調整到位的現象。在實戰中採用行情軟體的OBV疊加圖,能較為準確地觀察到黑馬股在啟動前量能調整到位的狀況。

例如,在1999年初時,許多股評人士均看好績優股,並認為績優股已下跌較長一段時間,一定會在近期內有一波行情。但結果卻相反,當時的績優股毫無起色,反而是一批垃圾股揭竿而起漲幅可觀。究其原因就是當時的績優股沒有調整到位,而一批垃圾股不但成交量出現萎縮,而且OBV量能指標早已在底部橫盤多日,正所謂「蓄之越久,發之必速」。其道理在於:任何莊家想要抓住一匹「黑馬」,就必須在底部持有相當的籌碼。而OBV指標在底部橫臥多時,恰恰是其吸籌的直接寫照。細心者可以發現:在OBV疊加圖中,OBV指標基本是形成一條橫線的,而股價的波幅要大於OBV。一般來說,當股價第二次(有時是第三次)碰觸到在下面橫盤的OBV指標時,這匹預備好的黑馬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奮蹄而起。

如圖6-3所示,永大集團(002622)在2014年的走勢形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黑馬股的啟動不是一種偶然,在啟動前必然有主力的大規模建倉過程或長時間的隱蔽建倉,或快速的放量拉高建倉,只有主力依靠資金實力收集了絕大多數流通籌碼後,該股才具備了黑馬股的前提條件。

黑馬股的波動看似複雜多變,神秘無常,事實上其中自有規律。大道至簡,只要投資者能夠掌握其中的規律,就會獲取更多的贏利機會。但這是一個漫長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的積累過程,需要投資者有足夠的耐心和意志去總結和實踐。

你有多大的耐心,就有多大的價值

「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應能不斷賺到錢;你如果熬了二十年,你的經驗將極有借鑑的價值;如果熬了三十年,那麼你退休的時候,定然是極其富有的人。」要達到這些成就,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你應當成為一位真正的炒股專家。只有在你成為專家之後,你才可能不斷地從股市掙到錢。

水滴石穿雖然平日看起來不起眼,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小流也將彙集成複利的海洋,因為只有時間才是真正成就複利可怕的力量!即使一生做的再成功,也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只能說明我堅持了交易的原則,僅此而已,失去原則,我將一文不值。順勢而為,止損也是如此,不要人為去設定在哪裡止損!因為這樣就違背了大道至簡的原則,交易一定要力求簡單,輕鬆,甚至是不需要大腦思考的地步。

投資股票需要忍耐力,尋找市場機會需要等待,需要耐性;持有股票是一個需要投入時間的過程,因而需要高度的忍耐力,需要眼光和遠見,不要因股價的起伏波動而寢食不安。

買賣股票賺錢,說穿了就是忍耐的功夫,買進的侍候需要忍,股市不明朗要忍,股市下跌也要忍,股價上漲,想賣到好價位一樣要忍;股價不夠低,沒有跌到位,忍得住不買;股價不夠高時,忍得住不賣,無論是買進、賣出還是持股,都應該忍耐。忍耐和等待不代表「無為」股票所賺的錢是一種忍耐費。

忍耐是股市投資最高的藝術境界。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只要能沉得住氣,你就有機會賺錢。忍耐和等待不代表「無為」,代表的是一種不操作的技術,一種最高級別的技術!因此,股票投資可以說,忍耐和等待自始至終貫穿了整個交易過程,伴隨著股票投資人所有的操作行為。

忍耐不是消極,等待不是空等。忍耐是養精蓄銳,等待是厲兵秣馬。忍耐的決策需要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地修正和強化。

炒股一定要能忍耐自己的錯誤判斷,這是很正常的當你買虧的時候,你不能忍受割肉那會怎麼樣。虧了以後,生出不良情緒,急於賺回來,會怎麼樣?當你賣錯的時候,甚至賣完以後大漲,你覺得虧了,生出不良情緒,急於賺回來,會怎麼樣?

這兩者生出的不良情緒之可怕,是不可思議的,會把你的錢全部虧光,但凡這種心態不能調整為善的時候,必須空倉或1成倉,不然任其發泄,悲不可言啊!

炒股一定要有忍耐心,包容心。

錯了,弄清楚,下次糾正就好,千萬不能背上惡性包袱。

每天實盤解析盤中的個股操作機會和板塊異動,了解更多股市投資經驗,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 財經贏家(tk60458),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擒牛戰法、牛股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