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女兒沒壓力,不用買房真輕鬆。」其實,養女兒需要付出的更多……

2020-07-20     北京四中網校

原標題:「生女兒沒壓力,不用買房真輕鬆。」其實,養女兒需要付出的更多……

網上有個段子:

女兒是招商銀行,

兒子是建設銀行,

一兒一女是平安銀行,

兩個女兒浦發銀行,

兩個兒子民生銀行,

三個女兒興業銀行,

三個兒子滙豐銀行……

在和媽媽們聊天的過程中,很多農村地區,甚至是城市地區的媽媽,都覺得生女兒的負擔比兒子小。

不用考慮買車買房,也不用辛苦掙錢給她結婚,等她長大嫁人了,基本就完成任務。

這樣的言論,其實是很叫人擔憂的。

雖然從現在的大環境來說,生女兒可能不用考慮房子首付,但有女兒的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用心去教育自己的女兒,成為有道德、有修養的善良人,成為一個有思想、會思考、能獨立的新時代女性,教育她們怎樣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用依附於男性。

01

對於我來說,能教育出一個這樣的女孩兒,一點都不比買房子簡單。

很多年前,在央視的一個《對話》欄目中,一位大四女生提問:「現在社會上都說『學得好不如嫁得好』,請問這一點是否有道理?」

當時主持人王麗芬老師,回了她這麼一句話:「別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人生的悲哀。

我村裡一個女孩,從小長得漂亮,從初中開始就很多男生追。

她沒放心思在讀書上,成績不好,自然高中都沒考上。初中畢業後,就嫁給了一個有錢老闆的兒子,當我用著爸媽給400元一個月的生活費,她一個月的零花錢就有上萬。

好日子還沒過幾年,有錢的公公得了癌症走了,公司管理不善破產了,女孩跟她那個啃老的丈夫沒靠山了,只能出來工作。

她當過超市銷售,飯店服務員,沒幹兩個月就做不下去。以前來錢太容易了,現在要靠自己掙錢,享樂慣了的人,哪裡受得了這種苦,一個月辛辛苦苦掙那麼點,還比不上她以前的兩頓飯錢。

沒錢花,就跟老公日吵夜吵,吵完就帶孩子跑回娘家,天天睡覺、上網看電視,她父母養著一大家子不容易,只好催她出去找工作。

她不願意,又哭又鬧的,埋怨自己命苦,出生不好,嫁人也嫁不好。一個快三十歲的人,還要父母操碎了心。

一個女人如果連基本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一旦婚姻出現了什麼問題,就跟天塌了似的,別說照顧孩子,自己萎靡不振,人到中年還得依靠年邁的父母。

養育女孩,不求她嫁入豪門,大富大貴。

但求順境的時候不卑不亢,逆境的時候不悲天憫人,不會因為眼前的困難自亂陣腳,能有從逆境中站起來的決心。

培養出這樣的品格,一點都不容易。

02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母文化水平不高。

小時候父母出門,坐車說走就走了。於是我提前把作業做完,要求他們帶我一起玩。

但是,父母帶著我足足走了3小時,講真,那種累的感覺,比我在家寫作業還要痛苦。

我問我媽:「你們兩個出遠門時為什麼坐車,一帶著我就只能步行呢?「

我媽是這麼回答我的: 「坐車需要花錢,這個錢是我和你爸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如果你要想坐車,想獲得更好的條件,你就要去靠自己的努力。」

我的父母讓我懂得了,要想獲得就要先付出,世間沒有不勞而獲之事。所以直至現在,我都很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曾經我跟大多數女孩子一樣,喜歡洋娃娃、喜歡好看的衣服,當我跟父母索要時,他們都會說沒錢、買不起;

可後來上學,我喜歡寫作、攝影、唱歌時,我媽沒有不支持的,就算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給我湊齊培訓費。

在我成長過程中,他們沒有慣著我,而是選擇理性地賜予我一些東西,雖然吃的不夠好,穿的也不那麼漂亮,但我很感謝他們:

想盡一切辦法豐富了我的精神需求,讓我擁有了正確的三觀。

03

吉塞拉·普羅伊朔夫在《養育女孩》的書中說道:當你的女兒長大,你能看到你給她的童年與如今她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

都說女孩要富養,這種富養除了物質之外,更多指向精神上的富足。

即使你不需要給她買房買車,但也必須要用這筆買車買房的錢,好好教育和培養她。

「富養女兒不是物質而是精神, 我沒能力給女兒留幾套房子,但我想留給她的是世界,爸爸陪伴你去探索世界的回憶。

說這話的奶爸阿鈄,載著4歲的女兒兜兜,用71天的時間,完成了4139公里的西藏騎行。

今年的疫情,讓奶爸阿鈄意識到陪伴和親情的重要。

於是從4月1日開始,26歲的單親奶爸帶著4歲的女兒兜兜從東莞出發,一路騎行,6月13日抵達西藏。

旅途所見與內心所遇結合起來,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體驗了生命,改變了人生,這些好的壞的都構成了爸爸和女兒生命里最獨特的體驗。

如果說行萬里路需要父母財力上允許,並且時間上充裕,那麼讀萬卷書,則是每個父母應當給予孩子的精神給養。

浸潤在在書香里的女孩子,看起來渾身上下都灑滿陽光,美得閃閃發亮。

等她們長大了,書中的細枝末節已經都忘記了,但是,書中的許多東西,已經長到了孩子的血肉和氣質里,將會陪伴她們的一生。

一個與書為伴的小女孩,長大後定會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04

女孩富養,其主要真義是從小要培養她的氣質,開闊她的視野,增加她的閱世能力,增強她的見識。

「富養」的女孩,因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什麼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

等她到花一樣的年齡時,就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

女孩最應該培養的品質首先是善解人意,她有一個好的性格,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給予她幫助的人都心懷感激,是一名優雅的淑女。

曾有一位女孩的媽媽來信問我:

教育女孩的方法太多了、太繁雜了,有沒有什麼「最完美」「最簡單」「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可以讓我這個「懶媽媽」也能順利引導女兒成長為一名優秀女性?

我的答覆是這樣的: 非「鼓勵」莫屬。

我的一位學生,一位13歲的女孩,就曾在日記里這樣寫道:

每當我碰到困難,猶豫不決的時候,爸爸總是會堅定地站在我的身邊告訴我:

「孩子,在爸爸心目中你是最棒的,爸爸相信你能做到!」

多虧我的爸爸,我才能養成獨立、堅強的品格......

與男孩相比,女孩生活在一個關係的世界裡,她們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認可,需要別人在後面推她一把。

對她們來說,別人的肯定和認可、別人的助力,就是自己自信、獨立、堅強、追求卓越的動力之源。

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 多說一句鼓勵的話、多做出一個鼓勵的行為,往往就會創造出教育的奇蹟。

如果按照教育的難度來說,培養女孩比男孩更難,需要付出的耐心更多,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更多。

不要再覺得自己生了女兒就是省事。女孩父母的責任,真的一點也不簡單。

培養她愛讀書的品質,讓她知書識禮,有思想有見識有愛好,讓她知道除了化妝品和名牌包包之外,還有更多有意義的東西值得追求,讓她不容易被各種虛榮浮華所迷惑。

培養她自食其力的能力讓她掙得了自己想要的錢,過得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不必為了錢和物質,委屈了自己的感情和身體。

培養她承受失敗的勇氣,讓她內心強大能夠面對一切,就算遇上天大的事情,也不至於驚慌失措。就算某一天戀愛分手,婚姻失敗,也能坦然接受。

培養她獨立自信有責任感讓她為人處事不卑不亢,懂得辨善惡、知好壞,也不必依靠取悅任何人而活,有底氣的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作家清歡曾說:

我們現在做的越多,她以後獨當一面的能力就越強,能自己做選擇的機會也會越多。

最重要一點,我們這麼努力把女兒養好,不是指望她改變世界,而是讓她不被世界所改變。

本文內容綜合自 echo小茵茵、中學家長營、北辰青年等,由學習控整理,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BLA BLA TIME

養兒或者養女

你覺得哪個更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fpmbHMBfGB4SiUwLW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