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長,我把科里的輪椅弄丟了

2019-09-16     護士網

案例來源

最近科里(神經內科)的患者較多,下午18床患者王爺爺要去做腦CT,需要輪椅輔助,責任護士小Z找了半天輪椅也沒找到。於是她去找護士長:「護士長科里的輪椅不夠用了,咋辦?」護士長一看庫房裡確實沒有一個輪椅了,於是就去其他科室借用。

臨下班前,護士長帶領責任護士查房時,順便盤點了一下科室里的輪椅,發現科里少了一個輪椅。奇怪,所有患者的房間都沒有,難道是長了翅膀不成?第二天,護士長抽空到保衛處的監控室調取監控,她像警察破案一樣一幀一幀的查看最近幾天的監控。就在護士長的眼睛發酸、發澀時,她發現一名中年女性,在護理站同值班護士小N說著什麼,接著就看見她推走了科里的輪椅。當時,護士小N正在忙著寫交班報告。

護士長就給小N打了電話,問她那天是幾床患者的家屬借走了輪椅,小N使勁回憶那天的情況(由於那天護士小N的孩子發燒,交班時她也忘了19床借輪椅的事了),感覺好像是19床患者。但是,19床患者已經出院了,護士長又調取了病歷,查看患者及家屬信息。這一番折騰終於聯繫上患者家屬了,經過電話溝通及家屬回憶,輪椅是那名家屬在推患者出去時,把輪椅借給她們村裡一個行動困難,去其他科室住院的患者了,這下,護士長終於找到了輪椅的下落了。

晚上,護士長收到小N的微信,說自己從網上購買賠給科里的輪椅已經發貨了,請護士長注意查收。這時護士長想起輪椅找到的消息忘了告訴小N,趕緊讓她退了貨。

經過這個事件,不論是護士長的管理上,還是值班護士小N對科室物品的管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發生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有:

護士長管理方面:

1、受慣性思維的影響:認為患者就在科室住院,借的東西就會還回來的,所以科室未建立借物登記本。

2、對非搶救性物品的管理不到位:科室未制定物品管理制度,新護士入職教育時從沒涉及到科室普通物品的管理事項。

3、人文關懷方面欠缺:對科室內護理人員的情況了解不夠,當天責任護士小N負責的患者病情突然加重,護理任務重,加上小N的孩子生病,導致護士工作落實情況不到位。

護士方面:

1、工作經驗少:由於護士小N年輕,性格內向,當患者病情加重及自己孩子生病時,不好意思給責任組長或護士長及時溝通,自己硬抗而發生了上面的事情。

2、交接班制度執行不到位:由於工作忙使小N只草草的進行了口頭交班;而從問題發生到發現,好幾個班的接班護士都沒進行嚴格的物品交接班,只是象徵性的在物品交班本上寫上了數量。

整改措施

1、護士長建章立制,建立科室非急救物品的管理制度,並組織全科室人員學習,同時建立借物登記本。

2、更新崗位說明書,把科室非急救物品的管理責任到人,做到每物有人管。

3、重新學習交接班制度,要求接班者必須提前15分鐘到崗,認真進行科室物品的交接。

4、發放每名護士一個巴掌大小的本本,要求每名護士及時記錄工作中的問題及不足,在每周一晨會大交班後討論一周的問題。

到底丟了物品該不該護士賠,筆者認為,良好的制度及培訓遠遠勝過事後的賠償。如果讓護士自掏腰包進行賠償,當事護士表面上可能不會說什麼,但內心會覺得寒涼。科室也是一個大家庭,當發生不良事件時,一定要從制度及根源上找原因,懲罰只適用於頑固不化的人,絕不是一個管理者處理事情的慣用手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c5tR20BJleJMoPMq53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