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南岸的魅力之城——咸寧

2019-10-11     大羅言酒

「咸寧」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朝的典籍中。《周易》中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合,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尚書·大禹謨》中也說:「野無遺賢,萬幫咸寧。」意即普天之下全都安寧。

雖然咸寧市行政建置比較晚,但境內各縣(市、區)卻歷史悠久,咸寧區域周時為楚地,漢屬荊州江夏郡,東漢末屬東吳,清代,轄區均屬武昌府,直至1998年,才設立地級咸寧市。

咸寧地區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以銅鼓為代表的商周青銅文化,以赤壁之戰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以向陽湖文化名人村為代表的名人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著廣泛影響;該地區的民間藝術也十分獨特,有嗚嘟、高筒提琴這樣全國獨有的民間樂器,還有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提琴戲等等。

咸寧有兩處大名鼎鼎的風景名勝,即赤壁陸水湖和通山九宮山,還有聞名遐邇的地熱水資源溫泉,秀麗迷人的星星竹海,以及鬼斧神工的溶洞。咸寧還是聞名全國的桂花之鄉,溫泉之城。

咸寧有許多不容錯過的美食,以下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因為篇幅有限,就點到即止。

寶塔肉

將五花肉塊和瘦肉塊,放入鍋中焯水至八成熟,切成二寸長八分寬的梯形,再用麥醬燒成紅黃色。將豆腐、苕粉、炒米泡手拌並調味,搓成紡棰狀,炸成金黃色。這東西雖然是紡棰狀,還是叫圓子,叫豆腐圓子。再一層肉一層圓子碼在一隻大海碗里,碼成寶塔狀,放進蒸籠大火蒸熟,一道肉的鮮香和圓子的清香相遇相融之寶塔肉大功告成。

嘉魚魚圓

嘉魚魚圓因色澤潔白,口感細膩,鮮香滑嫩,深受人們的喜愛。其起源於牌洲灣,萬里長江向東流,而到了嘉魚縣牌洲灣卻轉折西流,故這裡的魚格外鮮活,魚圓也就與眾不同。魚圓製作十分考究。

魚要先去皮剔刺,然後選擇白色的嫩肉;豬肉要選擇上好的肥肉;雞蛋只用蛋清;蔥只選白色的部分;採用蒸兩道的方式。直接使用時蘸點陳醋風味更佳,是吃火鍋的上選。煮麵條、做湯可以把魚圓切成小片,也十分的鮮美。

桂花糕

咸寧桂花糕創製於明朝末期,糕質細軟滋潤、色澤潔白,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老少皆宜。咸寧桂花糕的特點是油潤不膩,入口不澀,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裡帶涼。

另外,它還有一段優美的傳說,在明朝末年,咸寧有個叫劉吉祥的小販,他從狀元楊升庵桂花飄香的書齋中得到啟示,將鮮桂花收集起來,擠去苦水,用糖密侵漬,並與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裝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

桂花糕一經售出,便引來人們爭先購買。後來,由當地將此糕的製作傳承下來,並且不斷提高質量,使桂花糕成了遠近聞名的咸寧美食。

沖糯米粉

沖糯米粉以糯米為主要材料,在當地的各里巷間,有很多挑擔賣沖糯米粉者,現沖現賣。除糯米粉外,還有豌豆粉、藕粉之類,誰喜歡哪種便可沖哪種。沖粉子不僅方便可口,營養價值也較高,人們常以此為"過中"食品。

賀勝雞湯

賀勝橋本地飼養的土雞肌肉豐滿,皮薄肉嫩。將凈全雞放入高壓鍋中,加精鹽、料酒、薑片、清水,置於旺火燉煮,使佐料浸透雞肉。

約半小時後,將高壓鍋放氣揭蓋,再以小火慢煨至湯味勻透,最後放入本地特製的苕粉線,待其滾沸飄香,油湯泛黃。這樣製作出來的賀勝雞湯,色黃、味醇、湯鮮、肉嫩,有補血、利脾、健身之效。

這最早原是一道農家大菜,後來因為107國道兩旁湧現出數不清的雞湯店,南來北往車輛,以在賀勝橋喝一頓雞湯為美事。剛到飯點的不說,未到飯點,寧可不趕路了也要停下車喝賀勝雞湯。已過飯點了,也要緊趕快跑到賀勝來喝雞湯。

後來,京珠高速通車,賀勝雞湯一度受到影響。再後來,賀勝雞湯又慢慢熱起來,原來是一些「湯迷」特意繞道下高速來喝雞湯。

汽水肉

菜名里所說的汽水不是指常喝的碳酸甜飲料,而是蒸鍋中的水受熱蒸餾而產生的汽水。汽水肉最適宜現蒸現吃,以此種方式做成的汽水肉,滋味清爽鮮美,營養豐富,口感嫩滑,利於消化,特別適合作為病中腸胃虛弱人的營養餐。

做法:

原料:肥瘦相夾的豬肉250克,鹽3克,蔥花2.5克,薑末1.5克,胡椒0.5克。

1. 將肉洗凈去皮骨和筋絡,剁成肉茸入缽內,摻入細鹽攪拌上勁,再摻入少量蔥花、薑末和胡椒,加入適量的冷湯汁或水,攪拌均勻後裝入碗內。

2. 連碗上籠,蒸15分鐘即成。

除了以上提到的,還有麻花、赤壁肉糕、嘉魚麻糖、南山豬腳、泥鰍燉豆腐渣、合菜面、通山包砣、金沙泡菜等,眾多風格口味各異的咸寧美食,今天就到這裡吧,不能再說了,已讓人口水直流了……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Wxlum0BMH2_cNUg7o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