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說以下三個問題:
- 家有寶寶常備哪些藥?
- 你真的給寶寶喝「對」水了嗎?
- 如何培養寶寶的專注力?
家有寶寶常備哪些藥?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生病總是在所難免。於是,幾乎每個家庭中都會有一個應急小藥箱。但是,給寶寶用藥是一件極其謹慎的事情,藥箱裡的常備藥,你真準備對了嗎?
崔玉濤醫生解答:
退熱藥如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是可以提前準備的,因為當寶寶出現發熱症狀時,建議家長先給寶寶吃退熱藥再去醫院就診,避免寶寶出現高熱驚厥。
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在給寶寶使用退熱藥時,一定要根據寶寶的身高體重來決定退熱藥的使用劑量,即:對乙醯氨基酚10-15毫克/公斤/次;布洛芬5-10毫克/公斤/次。因為即便是同一種成分的退熱藥,濃度也會有所差別,比如市面上成分為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熱藥,就有100㎎/ml和32㎎/ml兩種不同的濃度,所以家長一定要記住不同成分退熱藥的使用劑量,才能做到安全用藥。
除了退熱藥,頭孢以及一些價格低廉的「小藥」等都不建議作為家中常備藥。
頭孢等抗生素必須是由醫生診斷後開出的,而且家長一定要按照醫囑給寶寶服用,不得擅自用藥,尤其是當寶寶出現炎症時,不要自行給寶寶服用以前剩下的抗生素藥物。
另外,很多家長會把一些所謂價格低廉又容易買到的「小藥」當做保健品給寶寶服用,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最後家長要牢記,家庭藥箱一定要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避免寶寶誤食。
劃重點
家中需常備退熱藥,寶寶發熱後,要先退熱再送醫;抗生素不建議作為家中常備藥,需在醫生診斷後再根據醫生建議給寶寶使用。
你真的給寶寶喝「對」水了嗎?
之前,我們說過很多關於寶寶喝水的問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舊有太多的「喝水誤區」需要我們去注意,並慢慢矯正。
崔玉濤醫生解答:
其實,在寶寶添加輔食之前,不管是母乳喂養還是配方粉喂養,都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母乳喂養的寶寶,母乳中第一營養成分是水;配方粉喂養的寶寶,100ml的配方奶中,85%都是水。因此,只要寶寶攝入足夠的奶量,一般是不需要再喝水的。
而且,判斷寶寶是否缺水的標準並不是不同的喂養方式,家長可以觀察寶寶的尿液顏色來衡量寶寶是否需要補水。如果寶寶的尿液是無色透明或極微黃時,說明寶寶體內水分充足;如果尿液偏黃,則意味著寶寶相對缺水,家長可以適當給寶寶喂一定量的水來補充水分。
另外,有的家長會擔心寶寶牙齒不好,所以會在寶寶每次喝完奶後再喂兩口水讓他漱口,這種衛生習慣還是值得推薦的,這樣能夠有效地預防寶寶出現齲齒問題。
有些家長會問,寶寶不愛喝水,能不能用果汁代替白水?答案是不能!不能!不能!否則的話,會導致寶寶更加排斥白水,對以後牙齒的保護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劃重點
未添加輔食的寶寶一般是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的;判斷寶寶是否缺水,可以觀察寶寶尿液的顏色;家長可以在寶寶喝完奶後給他喂水漱口,可以預防齲齒。
如何培養寶寶的專注力?
再喜歡的玩具,寶寶總也玩不過五分鐘。這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為什麼我的寶寶總也集中不了注意力呢?我該怎麼培養他的專注力呢?
崔玉濤醫生解答:
如果現在讓我們重新回到課堂,連續上4節45分鐘的課程,你能不能專心致志地堅持下來?我相信也很難。
實際上,專注力和我們所接觸事物的豐富度是有很大關係的。如果你一次給寶寶10個玩具,他自然很難專注於一個玩具很長時間;不妨你每次只給他一個玩具,他可能就會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這個玩具上。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專注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這時家長切記,在寶寶專心玩玩具或看書的時候,不要總是打斷他,你需要做的,就是在旁邊陪著他。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只要有事物能夠讓寶寶專注,家長就不用太過焦慮,無需處處跟「別人家的小孩」比較。
劃重點
寶寶的專注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當寶寶專注於某個物品時,家長不要頻繁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