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東北6:興凱湖珍寶島烏蘇里江黑瞎子島

2019-09-30     徐老游

9月15日,離開綏芬河,前往興凱湖。在穆棱碰到331國道修路,之後按照導航繞行了一段縣道,經過一小段土路,穿過大片金黃的莊稼,一派豐收的景象。



午飯在雞西市雞冠區吃的鐵鍋小雞燉蘑菇,量大,味美!雞西因位於雞冠山西面而得名,一定會有人問,有了雞西有雞東嗎?還真有,雞東縣就在雞西市東面,緊挨著雞西市。



離開雞西,上雞虎高速,一路向東奔向興凱湖。從這裡開始一直向東向北,千里三江平原上,路兩旁全是北大荒人開墾的一望無際的稻田,正值金秋時節,稻穗金黃,猶如行駛在金黃的地毯上,心裡特別踏實,這裡是中國糧食安全最有力的保障。

東北的天藍得特別深,把白雲襯托得銀亮而富有立體感。藍天白雲下的黑土地,即使沒有莊稼也會長滿樹木花草。與大西北相比,這裡一點也不荒瘠,但與江南相比,這裡似乎又缺少了那些溫馨而精緻的曲曲彎彎,透著點兒蒼茫和遼闊。老徐技窮,借用兩張網上的圖片。




高速公路直接通到興凱湖,下高速到頭右轉就到了湖邊的遊客中心和濕地公園。



繼續前行左轉上堤壩穿行在大小興凱湖之間。路邊小興凱湖水草中有很多候鳥,可惜距離有點遠,手機只能拍到這個水平了。

興凱湖原本是我國內湖,如今是中俄界湖,面積達4000多平方公里,僅次於青海湖,遺憾的是我國僅控制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所以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的頭銜只能讓位於鄱陽湖了。


一道堤壩將興凱湖一分為二,小興凱湖平靜幽藍,水草豐茂,是候鳥棲息地。大興凱湖波濤洶湧,勢如大海。





周邊萬頃良田,稻花金黃。夕陽西下,蚊蟲猖獗。



我們選擇走省道沿著林蔭大道穿越蜂蜜山前往密山市。密山原本叫蜜山,因蜂蜜山得名,後改為密山。蜂蜜山是完達山余脈,位於密山市與興凱湖之間。至於蜂蜜山上是不是蜜蜂很多,不得而知,夜色中到達密山,夜宿密山。

16日,離開密山前往烏蘇里江邊的珍寶島。原本從虎林市下高速經虎頭鎮沿烏蘇里江前往珍寶島最為方便,導航顯示虎頭鎮到珍寶島段路不通,於是繞道八五三。八五三農場(又名雁窩島)是北大荒精神的發源地,上世紀50年代,王震將軍率十萬轉業官兵在這裡點燃了墾荒戍邊的第一把火。數十萬青年從內地來到這裡,用青春開墾了這片黑土地,將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也寫就了「北大荒精神」。

穿過農場來到珍寶島森林公園門口,無人值守公園免費,進入公園轉入林場小道。




道路上下起伏蜿蜒,路旁和山上植被豐茂、物種多樣,若再晚些時候,應是五彩斑斕、秋色絢爛。




穿過密密的白樺林,一路追著白雲,聽著郭頌的《烏蘇里船歌》,來到烏蘇里江邊。正如歌中所唱「烏蘇里江水長又長,藍藍地江水起波浪」。對面的珍寶島國旗飄揚,如今不能登島參觀,只能望祖國江山壯麗錦繡!

珍寶島只是烏蘇里江中的一座小島,卻因1969年3月中蘇珍寶島戰役聞名於世。1929年中東路事件,國民政府強令收回蘇聯在中國東北的鐵路特權而發生中蘇軍事衝突,事件後蘇聯將黑瞎子島占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八月風暴行動之後,從1947年開始蘇聯紅軍在珍寶島巡邏。 1969年3月2日蘇軍發現中方有人上島,便派出邊防巡邏隊上島驅逐對方,被中方伏擊,打死打傷數十人。3月15日和17日,中蘇雙方的邊防部隊在此再次發生武裝衝突。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當時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軍使用了反坦克炮、無后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雙方都聲稱是對方蓄意挑釁,先開火。其後中方打退了對方的進攻,戰鬥之後中方控制全島。

當年的珍寶島事件震驚世界,弱小的新中國為了國家利益和領土完整,敢於向強大的蘇聯老大哥亮劍並最終取得勝利,奪回本應屬於我們的土地,令世人刮目相看。珍寶島雖小,意義非凡,這是中俄之間真正的百年首捷。可惜後來黑瞎子島只要回一半。



遊客不多,問了當地司機後知道虎林過來的路暢通,路況很好。看來也不能完全靠導航,路在嘴上,還要多問。珍寶島附近區域是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賣蜂蜜的林場退休職工老陳聊天中得知,他每月退休工資2600元,政府資助鼓勵大家通過養蜂賣蜂蜜增加收入,大多數人家都在養蜂,所以一路上總能看到路邊賣蜂蜜的招牌。這裡是國內少有的優質黑蜂蜜產地,買了兩瓶,順便留了微信,以後需要時可以網購快遞。到了午飯時間,旁邊就是一家赫哲魚館,我們點了烏蘇里江野生白魚,78元一斤,價格公道,味道鮮美。



離開珍寶島,前往下游四十公里的饒河縣,饒河縣城緊鄰烏蘇里江,傍晚時分,不少人在江邊釣魚,烏蘇里江魚是難得的美味,晚飯繼續在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的赫哲漁村吃魚,夜宿饒河。



17日,離開饒河前往祖國東北角黑瞎子島。穿行在農場間,色彩亮麗的各種農機具非常炫目,忍不住停下來各種擺拍。


路過撓力河濕地,靠邊停車剛要開門,呼啦啦一片蚊蟲呼在了車窗上,嚇得我們沒敢下車,好在濕地很大,今年雨水多,幾乎和路面齊平,仿佛行駛在水面之上,水草豐茂,湖面和天空一樣湛藍,非常驚艷。

出建黑高速就到了黑龍江邊,在大橋前被攔住,原來因黑龍江烏蘇里江漲水無法登島,黑瞎子島已經封閉,我們沿江駛向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烏蘇鎮,這裡也被水淹,即使步行東極廣場也無法到達。


翻出前年來時拍的照片,第一張圖中釣魚者拍於烏蘇里江與黑龍江交匯處,今天水位早已超過其光亮的頭頂。不知東極廣場和島上東極寶塔是否被淹。





離開黑瞎子島,來到東方第一縣——撫遠。


因黑瞎子島關閉,江邊的魚博館免費開放,裡面有江魚水族館和很多魚標本,是很好的科普展覽。



撫遠市是中國陸地最東端的縣級行政區,是最早將太陽迎進祖國的地方,素有「華夏東極」之美譽。縣城不大,建在緊鄰黑龍江邊的坡地上。傍晚時分在江邊公園散步,蚊蟲很多,很熱情。



夜宿撫遠。


關注徐老游

跟著老徐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A33gW0BMH2_cNUgvAr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