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又來了,周二周三最低氣溫接近0℃ 秋褲+羽絨服準備了沒?

2019-11-18     淮安身邊事

最近,冷空氣就像是「雙十一」過後紛至沓來的快遞包裹一樣頻繁造訪,氣溫一次次地斷崖式下跌。繼13日市氣象台發布了今年下半年首個寒潮預警後,17日8時31分,市氣象台再次發布寒潮預警,而且這一次提高了級別。氣象專家提醒市民,這次到來的冷空氣實力超強,市民要注意添衣保暖,做好防寒防風工作。

冷空氣發威,氣溫斷崖式下跌

剛剛過去的周末還是挺溫暖的。不過,對處於秋冬換季時的現在來說,這種溫暖變得越來越珍貴。進入11月份以後,冷空氣活動得越來越頻繁了,而且搞出的動靜一次比一次大。上周三氣象部門剛發布了寒潮藍色預警,經歷了周末的短暫升溫,周日又發布了寒潮黃色預警。冷空氣根據強度分為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等,寒潮是冷空氣中的最高級別,但寒潮也可以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級。氣象部門會根據48小時內最低氣溫可能下降的幅度和達到的值來發布不同級別的寒潮預警信號,依次為最低氣溫下降10℃以上,最低氣溫小於等於4℃,藍色;最低氣溫下降12℃以上,最低氣溫小於等於4℃,黃色;最低氣溫下降14℃以上,最低氣溫小於等於0℃,橙色;最低氣溫下降18℃以上,最低氣溫小於等於0℃,紅色。

據市氣象台預報,17日下午起北方強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我市,全市將有明顯大風降溫天氣,陸上風力可達5~6級陣風7~8級,河湖水面可達7~8級陣風9級,17日到19日降溫幅度可達10~12℃,19日最低氣溫0~1℃。18日白天天氣以多云為主,中午前有西北大風,午後風力逐漸減弱;19日到20日天氣晴好。根據中央氣象台預報,22日後還將有較強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江淮地區可能出現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剛剛下過的雨不過癮,氣象部門人工增雨

從9月中旬開始,淮安就一直處於缺雨的狀態。據氣象部門統計,截至本月16日前,我市中南部地區近65天累計雨量不足10毫米,北部累計雨量在10~26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降水偏少7.6~9.7成,盱眙、金湖和洪澤區降水量創歷史同期新低,其他地區為歷史同期次少。我市大部分地區出現中等以上氣象乾旱,其中南部達重旱以上。上周六晚到周日,我市終於盼來了一場「雨露均沾」的小雨。在一張江蘇省24小時降水量圖上記者看到,從16日16時到17日16時,我市全境都有降雨,但累計降水量並沒有超過10毫米。

16日,很多淮安的小夥伴都注意到了淮安即將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消息。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該消息屬實,從17日0時到18日24時,氣象部門在淮陰區馬頭鎮、淮安區白馬湖、漣水縣梁岔鎮馬棚村、盱眙縣古桑街道等地,視天氣條件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氣象部門提醒,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所發射的火箭對環境、人身安全均無害、無副作用,如發現異常下落的火箭彈殘骸,不要自行處置,請保護好現場,及時向當地派出所報告或氣象部門報告。

為什麼乾旱了這麼久沒有開展人工增雨來緩解旱情?氣象專家介紹,不管多麼渴望一場雨,人工增雨也做不到憑空「變」出一場雨,只能是天氣具備了下雨的條件但是沒有下時,通過人工增雨來「助推」一把。要形成降雨,凝結核和冰核、充足的水汽和上升氣流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人工增雨的原理就是向空中撒播催化劑,在雲中產生凝結核,以凝結水汽,形成水滴。撒播催化劑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使用高炮、火箭、飛機等等。(淮海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sR6fG4BMH2_cNUgvUh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