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式的FFM護衛艦二號艦"熊野"號於上月19日在岡山縣玉野市的三井E&S造船玉野艦船工廠順利下水。日本方面的報道稱,新式的FFM型護衛艦設計結構緊湊,自動化程度高,全艦僅需要約90名艦員。而且該艦除一般的對海、防空作戰以外,還能承擔掃雷任務,是一款具備多用途能力的新式軍艦。
作為一個島國,日本對於海洋有著天生敏感,這一點是中國這樣的海陸國家很難真正體會的。大海對於日本而言,既是國防的天然屏障,也是阻隔內外交流的天然壁壘,掌握制海權,就等於掌握了日本的國運,這一點經歷過二戰戰火的日本意識深刻。自從1954年日本以自衛隊名義重建海軍的時刻開始,日本就極為關注海軍的建設,在整個冷戰時期,日本海自的建設可以說是可圈可點。在1990年代,日本擁有亞洲最強的所謂"八八艦隊",在2000年後又陸續升級為"九十艦隊",足見日本在海軍建設上的大投入。
本次下水的日本最新的FFM型護衛艦是日本海自在軍艦技術方面的一次突破性嘗試,因為FFM的建造中,日本首次引入了隱身艦艇的概念,整個軍艦都以隱身作為指導思想進行設計。根據報道FFM護衛艦排水量3900噸,噸位上不及我國的054A型護衛艦,但是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全艦僅有90人,從單純自動化水平上是說,FFM護衛艦無疑是非常先進的,但是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FFM就有點象個笑話了。
首先,3900噸的護衛艦,只裝備了1門127毫米艦炮,而沒有安裝任何形式的飛彈武器,這是不是看起來很奇葩?根據日本媒體的報道,FFM護衛艦雖然預留了安裝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的空間,但是並不直接安裝飛彈,甚至沒有安裝必要的發射系統。相反,該艦卻專門設計了一個反水雷艙室,換句話說,日本人拿這麼一款3900噸的護衛艦當掃雷艇使用。
其次,FFM的設計可能存在問題,這導致原本的一號艦在調試時出現故障,所以本次下水的二號艦反而成為FFM項目下水的第一艘軍艦,這在世界造船史上都是比較罕見的。這點暴露出日本製造業正在日趨沒落,就連軍艦的建造也不能倖免,而軍艦調製故障,導致下水延遲,只是日本整體沒落的一個信號,將來這種信號會越來越多。
第三,FFM最大的亮點大概是採用了和我國055相似的一體化桅杆設計,並且把相關的雷達火控等裝備全部整合到桅杆中。不過,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形似是次要的,神似才是關鍵。目前一體化桅杆技術最頂尖的國家,恰恰是中國。日本在3900噸的護衛艦上安裝一體化桅杆,不妨看作是對這一技術的一種探索,不過從FFM計劃3年內建造10艘,未來還準備擴大到22艘的規模來看,日本這一步邁得屬實有點大。
總體而言,FFM不像是護衛艦而更像是巡邏艦,中國也在054A型護衛艦的基礎上,為海警建造了專門的4000噸級專用海警船,該艦外形和054A護衛艦基本一致,只不過同樣取消了飛彈武器,只安裝有76毫米和30毫米兩種艦炮。日本的FFM大概就是這個水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mObSHYBdHeNs4oxYQh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