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表嫂生了兒子,全家一起去探望。
回家路上,我又被父母催婚:
「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抱上孫子……」父親無比惆悵地說。
我反問「生了拿什麼養呢?」
父親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我,「別人都能養,你怎麼就養不起了?」
養當然是能養得起的。
畢竟窮有窮養法,富有富養法。
但我只想用我想要的方式去養孩子,按照我的想法去結婚,依照我的意願去找對象。
這就很難了。
時常聽人在耳邊說「你一個女孩子,何必這麼拼?不如早早結婚生孩子。」
我如此拚命,不敢結婚,並非是養不活自己、掙不到錢,而是為了「不將就」。
其實要找個人結婚生子真的不難,如果把這當作一項人生的任務,我相信很多人閉著眼睛也能完成任務。
畢竟結婚證只要九塊錢,生孩子也只是人的本能而已。
假如對愛情沒要求,對生活沒要求,你輕輕鬆鬆就能成為別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可惜我是有要求的那一類人。
我的一生只有一次,我不能把它隨便贈與我不愛之人。
我的婚姻是人生大事,我不能隨隨便便將將就就把它給了別人。
我要嫁的那個人,他可能不一定是別人眼中的好男人,他可能沒有錢沒有房子車子,但定是人海中唯一與我契合的那個,定是我想要的一切他正好有的那個。
越是理想主義的感情,越是難得,恐怕它很多時候還披著令外人難以辨認的皮囊,但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
就像童話故事中的青蛙王子,你吻了他之後,他就不再是青蛙,而是你的王子。
就像王傑在《誰明浪子心》中唱的那樣:
「聽說太理想的戀愛總不可接觸,我卻哪管千山走遍,亦要設法去捕捉。」
之所以拚命努力,就是為了有一天能站在高台之上,讓命中注定的那個人看得到我,我也能看得到他。
之所以拚命努力,就是為了能夠自主決定自己的婚姻,從嫁給誰,到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都能完完全全不將就。
我不想在舉辦一場屬於自己的婚禮的時候,卻處處受制於人,資金不夠,於是想要的夢幻場景無法實現,只能在村口的街上搭一個布景;
我不想在想去日本度蜜月的時候,最後退而求其次,去了附近剛剛建好的旅行景點;
我不想要為自己置辦一條最美的婚紗的時候,卻發現幾千塊一件的價格讓我承擔不起;
我不想在請最好的月嫂、住最好的醫院的時候,卻發現老公為了省那一兩千塊跟我扯皮;
我想給自己孩子買最好的奶粉、最好的嬰兒用品、讓他上最好的學校……
我不想到了那時候,只能無奈地說一聲:我沒錢。
沒錢的時候,生活就只能將就。
這就是努力的理由。
表嫂懷孕時,酷愛吃車厘子,但表哥為她買了櫻桃,還對她說「都差不多,這個便宜,你將就著吃吧。」
能說不嗎?
自己沒錢買,別人買了來,你有資格要求什麼嗎?
表嫂後來又很想吃蝦餃皇,最後表哥給她包了蝦仁餃子代替。
記得從前看電視劇《蝸居》中,有個情節印象很深。
海藻和小貝路過哈根達斯店,海藻在店門外看了又看,小貝說想吃就去買吧。
海藻拉住他說,太貴了,算了。
是啊,假如一個人月薪3500,哪有閒錢把哈根達斯當巧樂茲吃呢?
大部分人生來都不是富二代,沒有王思聰三千多買一個暖寶寶的魄力。
當別人在星巴克里吃早餐時,你只能轉身走進便利店,買一杯五元的罐裝咖啡;
當別人開著自己的越野車去環遊世界時,你和老公在為了一兩塊的公交車費算計;
當別人在法國巴黎看艾菲爾鐵塔時、在紐約時代廣場等待聖誕鐘聲時、在巴厘島舉辦盛大婚禮時,你只能在朋友圈仔仔細細欣賞他們的照片,然後羨慕又嫉妒地點一個贊……
既然命運沒能讓你求仁得仁,那不如把它當作奮鬥的機會。
只要努力,總有一天,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如果不掙扎,那就會永遠沉淪在這最底層的繁華里。
從不抬頭看井外的天空,也說服自己井裡的風景挺好。
捫心自問,那真的是你想過的生活嗎?
如果不是,那現在不努力奮鬥,還要等什麼時候呢?
等結了婚生了孩子之後嗎?
那時候,還來得及嗎?
大多數人的人生無非就是兩件事:家庭和事業。
那些將就的人,往往這兩件事都不怎麼成功。
因為一次將就了,於是下一次也會習慣性將就下去。
於是永遠在將就,到死也沒有一天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從小立志寫作,可有無數長輩們告訴我「這是不現實的。」「你應該找一個靠譜的工作。」
於是我聽了,試著去找一個別人眼中「靠譜」的工作,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領著一份固定的薪水。
可我卻並沒有覺得輕鬆,反而永遠在為自己不想做的事辛苦,上了一天班回家,總是累倒直接癱倒在沙發上,根本沒力氣做任何事。
後來我才意識到,如果不為自己熱愛的事業辛苦,那麼就要為自己不愛的工作而辛苦。
既然都辛苦,為什麼不選擇自己愛的呢?
選了自己不愛的工作,我的生命也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加有價值,我的生活也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加穩定充實。
將就,是一場騙局。
但儘管如此,選擇自己想做的事,仍然需要巨大的勇氣。
因為要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選擇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活法。
這世界從不缺以關心的名義對你人生指手畫腳的人,缺的是無論別人說什麼都依然堅持夢想的人。
成功偏偏是個小機率事件,不是所有人都有膽去試。
可假如真的踏出了這一步,像是向全世界宣戰,非要拼個你死我活才罷休,再也沒有輕易可以走的退路。
如此,誰還敢將就?
必定要做出一番成績來,證明自己的選擇。
錢,我要了,夢想,我也要了。
要證明的,是夢想和現實是可以統一的,為此哪怕賠上一輩子,又有何不可?
任何選擇,都要承擔代價。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了。
《國風》有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每一個不將就的人,心裡都有一座城池,無需對外人解釋,只管一路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