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來,看到著名韓國偶像團體成員金在中居然患上了新冠肺炎,我的內心是震驚的。
然鵝,最新消息,金在中本人親自回應:這只是愚人節的玩笑啦!願意承擔一切後果,害大家擔心了。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玩笑好笑嗎?的確,今天是愚人節,但愚人的尺度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有些人開玩笑大家會很開心,而有些人開玩笑大家都很生氣?
愚人節的由來眾說紛紜,版本就有好多種,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第一種法國起源版:1582年,法國國王查理九世決定把過去4月1日作為新年改為元旦作為新年,但有一些保守派不願意接受這個改革,於是有些人就在4月1日這天,送這些守舊派假禮物,把他們當做傻瓜一樣玩弄,後來人們互相愚弄成了一種風俗,並逐漸流傳開。
第二種西班牙起源版:英人百科全書中記載,公元十五世紀左右,西班牙王腓力二世十分殘暴,建立了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會被視為異端,在每年四月一日處以極刑,人們都為此感到十分恐慌,用說謊取笑來掩飾恐慌,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的愚人節。
第三種英國起源版:英國有一民間傳說,認為愚人節和一個名叫「哥譚鎮」的城鎮有關。在13世紀,凡是國王巡視過的道路都會公共所有,哥譚鎮的民眾不願意失去自己的道路,於是散布謠言,說整個鎮都是痴傻之人,國王聽到謠言,派人去打探消息,發現滿街真的都是瘋子,就放棄了巡視,於是愚人節就是為了紀念這件事。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古羅馬、希臘以及基督教的傳說,但無論如何,這並不是一個法定假日,而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日子,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一個舶來品。
如今,在中國,其實並不太過愚人節,只是熟悉的同學、朋友之間會開一些小玩笑、說一些謊話,還有趁機表白的人。
其實,金在中開大尺度愚人節玩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2014年,金在中就在愚人節稱自己將在三年內結婚,讓眾多粉絲震驚,回頭就回應只是愚人節玩笑。
2017年,他在台灣開演唱會突然暈倒,原來這也是愚人節玩笑,實在讓粉絲捏了一把冷汗。
今年,他稱自己患上了新冠肺炎,這一次是真的惹怒了一眾人,韓國「news1」新聞網站評價:「這是愚人節最惡劣的玩笑。」
韓國《體育首爾》認為,金在中這種行為已經超過愚人節開玩笑的尺度,現在正是大家和疫情做艱難鬥爭的時候,很多人性命攸關,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強烈影響,全球都可以說是水深火熱,這時候, 金在中打著讓大家提高警惕的旗號,愚弄大眾,不僅傷害了那些受疫情之苦的民眾,還讓粉絲大眾感到失望。
雖然金在中道歉,表示「甘願承受處罰」,但人們似乎並不領情,認為他這是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其實不僅僅是愚人節,平時我們也會和別人開玩笑,那麼,開玩笑的尺度到底在哪裡?
首先,戳別人痛處的玩笑不能開
金在中的玩笑之所以惹眾怒,就是因為他是用現在全球的重大災難來開玩笑,他沒有戳一個人的痛處,而是戳了大家的痛處。
在生活中,我們最好不要用別人的痛處來開玩笑,這是對別人極大的冒犯。
昨天,公司里一位女同事無意間說起,現在男友太難找了,一位男同事突然說,你看你都沒有胸,簡直一馬平川,誰會喜歡你?
這位女同事平時也算是能開得起玩笑的人,但聽到這句話還是很生氣,追著這位男同事打了很久。
開玩笑可以,但絕不可以專門挑別人短處去說。
另外,有人身攻擊的玩笑不能開
生活中,有些人開玩笑,完了別人生氣了,他就會說這個人玩不起。
但實際上,他所開的玩笑,是有人身攻擊的,比如用髒話罵人,「你是豬啊」之類的,每個人內心的尺度不同,別人不計較是大度,別人計較是應該,別說別人玩不起,出門就該學著閉嘴。
還有,偏見不等於玩笑
總有些人把對一群人的偏見當成玩笑,並且會在他人面前嘲諷這群人,一些辱華的外國主持人,就常常利用這點,自己說了很過分的話,還死不認帳。
實際上,就算是愚人節,也從不代表你可以肆無忌憚開玩笑。
金在中此舉,是嚴重浪費了媒體的精力時間,嚴重消耗了粉絲的感情。
但還好沒有造成什麼嚴重後果,但歷史上,就有因為愚人節開玩笑造成嚴重後果的先例。
最慘痛的玩笑發生在1940年的3月31日,這一天一名新聞人員通過一家廣播電台發布消息,稱第二天就是世界末日,這條消息並不是愚人節玩笑,這消息已經被權威人士證實。
由於這條消息說得煞有介事,引發了民眾巨大的恐慌,當地機關的電話被打爆,最後權威機構不得不出面澄清,恐慌才慢慢平息,而散布謠言的這位新聞工作者,也被解僱。
還有2003年,非典期間,一名香港中學生,模仿《明報新聞》的網頁格式,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假新聞,稱香港成為疫區,交通要道即將封閉,此外,當時的香港行政長官因為處理疫情不當宣布辭職。
製作這條新聞的中學生原本只是把這個假新聞發給同學,但同學信以為真,把這個謠言傳播了出去,引起了公眾恐慌,紛紛湧入超市搶購食物,最後香港政府親自召開記者會闢謠,並且拘捕了始作俑者。
從這些先例我們不難發現,三人成虎,有時候初衷只是個玩笑,但一旦加上了媒體、權威和不明真相群眾的傳播,玩笑就容易變成謠言,容易發生無法挽回的後果。
所以,開玩笑可以,但那只是生活的調劑,一個真誠、穩重的人會贏得別人的信任,而一個開玩笑沒深淺的人只會遭人嫌棄,無論他開玩笑那天,是不是愚人節。透支別人的關心和信任,也並非明智之舉。
你有過愚人節的權利,別人也有不過的權利,開玩笑的基礎是互相尊重,誰也不能強制誰落入另一個人的玩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