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壓,指南首選推薦的降壓藥就是鈣通道阻滯劑類的降壓藥了!一般臨床上帶「地平」字樣的藥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卡地平等,都屬於鈣通道阻滯劑類的降壓藥的一種。
那麼,哪些高血壓患者適合用這類降壓藥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我們逐一來看。
鈣拮抗劑的分類
根據藥物核心分子結構和作用於L型鈣通道不同的亞單位,鈣拮抗劑分為二氫吡啶類和非二氫吡啶類,前者以硝苯地平為代表,後者有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
根據藥物作用持續時間,鈣拮抗劑又可分為短效和長效。
長效鈣拮抗劑包括長半衰期藥物如氨氯地平;脂溶性膜控型藥物,如拉西地平和樂卡地平;緩釋或控釋製劑,例如非洛地平緩釋片、硝苯地平控釋片。
強適應證
根據中國高血壓指南2018年修訂版建議, 二氫吡啶類CCB可與其他4類降壓藥聯合應用,尤其適用於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穩定性心絞痛、冠狀動脈或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周圍血管病患者。
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經激活導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紅、腳踝部水腫、牙齦增生等。
- 二氫吡啶類CCB沒有絕對禁忌證,但心動過速與心力衰竭患者應慎用。
-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患者一般不推薦使用短效硝苯地平。
降壓機理
鈣拮抗劑,由於能有效地降低總外周血管阻力,80年代起已經成為臨床廣泛應用的治療高血壓的藥物。
鈣拮抗劑作用機理主要是阻滯細胞外鈣離子經電壓依賴型鈣通道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內,減弱興奮收縮偶聯,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縮反應性。
鈣拮抗劑還能部分拮抗內皮素、血管緊張素Ⅱ和α腎上腺素能受體的縮血管效應,減少腎小管鈉重吸收,減輕氧化應激反應。
降壓效果和特點
鈣拮抗劑治療高血壓降壓作用起效迅速而強力,降壓療效和降壓幅度相對較強,短期治療一般能降低血壓10%~15%。
- 劑量與療效成正相關關係,療效的個體差異性較小。
- 與其他類型降壓藥物聯合治療,能明顯增強降壓作用。
- 鈣拮抗劑較少有治療禁忌證,對血脂、血糖等代謝無明顯影響。
- 長期控制血壓的能力和服藥依從性較好。
相比於其他種類降壓藥,鈣拮抗劑還有以下優勢:
- 在老年患者有較好的降壓療效;
- 高鈉攝入不影響降壓療效;
- 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不干擾降壓作用;
- 在嗜酒的患者也有顯著降壓作用;
- 可用於合併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
- 長期治療時還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主要缺點是開始治療階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強。
長效鈣拮抗劑一般起效較緩慢,作用持續時間能達到24小時,有較高的降壓效應谷/峰比值並且非劑量依賴性,適合高血壓患者長期治療。
一些短效的鈣拮抗劑由於起效快,作用消失也快,適用於治療高血壓急症,例如尼卡地平注射液或地爾硫卓注射液靜脈滴注。
非二氫吡啶類降壓藥
臨床上常用的非二氫吡啶類CCB,也可用於降壓治療,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抑制心臟收縮功能和傳導功能,二度至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力衰竭患者禁忌使用,有時也會出現牙齦增生。
因此,在使用非二氫吡啶類CCB前應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心電圖檢查,並在用藥2~6周內複查。
鈣拮抗劑已經成為我國抗高血壓市場中的領先藥物,鈣拮抗劑的很多復方製劑也陸續在國內上市,包括氨氯地平+貝那普利、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等,復方製劑的療效優於單方製劑,副作用相對較少且輕,大家可以按需使用。
來源:雲鵲醫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P6foW4BMH2_cNUgzF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