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容忍丈夫出軌,替亡夫負債,中年淪落掃廁所,晚年謝絕子女養老

2020-03-14   你的心做呀

我們人生總要做出很多選擇,而每一個我們所做出的選擇都會影響我們後面的人生道路。有些選擇至關重要,它甚至關係到一個人的一生,是人生的關鍵抉擇。

有一個女人,她在自己的人生岔路口上,勇敢地做出一個又一個抉擇,比如自己的婚姻、自己的家庭事業、還有自己的生活。但她所做出的每一個抉擇,尤其是她的婚姻,都帶她走入了令她痛苦不堪的深淵中。

有人說,她的每一個抉擇,都是錯誤的。她總是算錯走錯,她的人生是錯誤的。但,真如他人所言麼?

圖 | 郭婉瑩

上海灘的傳奇女子:郭婉瑩

1909年,她出生於澳大利亞雪梨,一個家世優渥的貴族家中。她的父親是上海永安百貨的創始人之一郭標,母親則是富商馬氏家族千金,可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金枝玉葉。

一開始她的名字叫黛西,又因在家中排行第四,為郭標的第四個女兒,故也被稱為「郭四小姐」。郭婉瑩在澳大利亞雪梨度過一段短暫的童年後,父親便受到孫中山先生回國發展資本主義產業的邀請,於是六歲時她便跟隨全家遷往中國上海定居,後來她的一生幾乎都在上海度過。

1920年,她從一所廣東女子學院轉學,就讀另外一所中西女貴族私塾。該私塾宋美齡宋慶齡和張愛玲也曾就讀過。中學時期她因為非常喜歡冰心(謝婉瑩),便也給自己取了「郭婉瑩」這個中文名字。

圖 | 郭婉瑩家族在澳洲時合照

1928年於私塾畢業後,她考入北京的燕京大學,就讀於燕京大學心理系,遇到了清華大學高材生吳毓驤。吳毓驤是清朝林則徐的後代,他母親的奶奶是林則徐的女兒。雖為名門之後,但他家世非常清貧,在清華大學讀書是公費生的身份。大學時曾參加過五四運動的遊行。

郭婉瑩並不介意他貧窮的出身,她愛他的幽默風趣,愛他的才華橫溢,認為他與她才是同道中人,他們志同道合。所以,郭婉瑩在遇到吳毓驤不久後便對他展開熱情追求,並於1934年,她25歲時與他成婚。

富家小姐愛上貧窮小子,在世人看來,這並不是童話,它更像是一場滑稽的騙局。吳毓驤高攀郭婉瑩,大家都不看好,都不祝福。

圖 | 郭婉瑩學生照

其實在郭婉瑩遇到吳毓驤以前,曾有過一段父母媒妁的聯姻,但是她退掉了。理由是未婚夫埃爾伯德居然為了一隻美國玻璃絲襪斤斤計較,這讓她難以忍受。在她聽到他說「這隻絲襪你拿去穿吧,質量好,穿五六年都不會爛」的言論後,她篤定他是個無趣的人,認為她與他不會有共同話題,不會有精神共鳴。

並且,在她對他說我要離開你,決定分手時,埃爾伯德居然拿起手槍威脅她!她勸埃爾伯德說:「你不殺我,我不願意和你結婚,你要是殺了我,我也不會和你結婚,因為我再也不能和你結婚了。」 可埃爾伯德又要自殺,她只好又勸道:「現在你好好地回家去,只是不和我這樣一個人結婚,要是你殺了你自己,你就永遠不能結婚,連整個生活都沒有了。」埃爾伯德這才罷休。

這件事使她堅定了離開他的決心。哪怕門登戶對,哪怕世人皆羨,哪怕對方很愛她,她也絕不會跟這樣一個庸碌的小氣的男人共度餘生。所以,她選擇了吳毓驤,選擇了這位翩翩公子。

然而,她又怎知她的選擇,是大錯特錯,令她後半生命運多舛,跌宕起伏呢?她又怎知嫁給吳毓驤以後,她從一位眾星捧月的富家千金淪落到人人可欺的下層貧民,一無所有呢?她終究,還是選錯,嫁錯了。

圖 | 郭婉瑩 吳毓驤結婚照

她嫁錯郎,遇人不淑

婚前丈夫風趣,婚後丈夫風流。吳毓驤愛上了一個年輕寡婦,夜不歸家,甚至還在郭婉瑩難產時期在外豪賭。

丈夫出軌,郭婉瑩理想中的美好愛情還是幻滅了。哪有什麼親密無間的恩愛眷侶?哪有什麼羅曼蒂克的精神愛情?吳毓驤,不過是一個謙謙君子外衣下假惺惺的庸俗人,一頭披著羊皮的狼罷了。她能怎麼辦呢?在那個年代,女性只能忍氣吞聲。出院後,她無奈地與朋友一起去年輕寡婦的家中將他尋回。

當婚姻出現裂縫,她選擇沉默,選擇不對外聲張。因為她的包容、她的既往不咎,吳毓驤也乖乖地回到了她的身邊,重新經營這段支離破碎的婚姻。然而,郭婉瑩還真的一如既往愛著吳毓驤,還會為這個窮小子不顧一切麼?也許不會了,也許回家對著這個男人,她的心已經冷了。

「情場失意,職場得意」,郭婉瑩很快將她的精力投入她的事業當中,她與朋友一起合夥開了家「錦霓新裝社」,做起了服裝生意。可就在她為服裝事業賣力付出時,吳毓驤依然沉迷賭博不醒。

圖 | 郭婉瑩一家早期合影

1949年,舊中國覆滅,郭家逃亡美國。郭標想帶走郭婉瑩,想帶走他最疼愛的女兒、最珍視的掌上明珠,但郭婉瑩拒絕了。

郭標曾對小時候的郭婉瑩說過一句話:「做人要像花又不像花,不要嬌氣,要驕氣。」沒想到長大後的郭婉瑩真一身驕氣,非常倔強。他帶不走她,只好無奈離開。

郭婉瑩選擇留在中國,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二個抉擇。她選擇留下來,守在吳毓驤的身邊,繼續經營普通人的婚姻,並幫他繼續經營他那剛興起的事業。

那時候吳毓驤做起了醫療器械的生意,開了公司,她幫忙打理。然而後來他們在香港的生意失敗了。郭婉瑩選擇不隨父逃亡。其實她應該深思熟慮過,但她不捨得眼下擁有的一切,還是對吳毓驤存有希冀,所以在最後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1957年,吳毓驤被劃為右派,郭婉瑩開始了她噩夢般的後半生生活。吳毓驤被捕入獄,全家家產被抄,郭婉瑩不得不搬進僅幾平方米的破房子裡,一個人辛苦養育兒女。

她不再是那個尊貴的千金大小姐,她干起了常人的勞力活,經常早出晚歸,五點起床,大晚上十點才能回家。風風浪浪,她一個人扛。她沒能等到吳毓驤的出獄,他因為心肺疾病,後來在上海監獄醫院中去世了。但吳毓驤身上還欠著國家十四萬巨額債務,而這筆巨款全遺留給郭婉瑩一個人還。

身負巨債,家徒四壁,父親和親戚遠走他鄉,舉目無親,無依無靠,膝下還有兩個兒女要養育,可想而知,那時候的郭婉瑩是多麼絕望,多麼無助?生活多麼艱辛?但她還是選擇了勇敢地去承擔後果。既然有膽選擇,那就有膽承擔,她選擇坦然面對內心,坦然面對現實,變成一個堅強的女人。

她忍辱負重,她的「低頭」是她的「抬頭」

1966年,郭婉瑩被迫送去勞改,她在環境惡劣的鄉下,修路、挖魚塘、挑河泥,甚至洗廁所,乾了不少下人的粗重活。她非但沒有埋怨,反而苦中作樂。她認為那些粗重活鍛鍊身體,能使她保持苗條的身材。她學會用飯盒蒸蛋糕、用鐵絲烤麵包,並且依然保持飲下午茶的習慣。

即使換上了粗布爛衫,她依然是那麼的高貴,那麼的優雅迷人。面對苦難,她不曾投降,仍熱愛生活。即使那生活是痛苦的,不曾給予過她一絲溫暖。

後來,因為她從小在澳大利亞雪梨生活,讀過國際私塾,英文很好,她被調到外貿職工業餘大學教學英語。但她的日子也並沒有好過。她在那裡被其他老師用口水唾罵,用掃帚毒打,工資還給惡意剋扣,被不公平對待。她沒有得到身為一名教師應有的尊重,反而還遭受許多非人的折磨。

有誰想過,她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更像一隻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人人可欺?然而,她依舊沒有抱怨,沒有自憐自艾。她說:「反覆抱怨是不優雅的行為」。她選擇忍辱負重,去承受上天讓她承受的,並儘自己的努力去做到最好。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她流下許多汗水,但她愛上她掉下的汗水,她學會了熱愛勞動。結束勞改後,她執著地追求她勞動人民的身份證明,終於在六十多歲時如願以償拿到退休工人的勞動證書。她認為這是一份光榮,屬於她勞動人生的光榮。

1976年,勞改結束後,她的生活恢復正常。郭婉瑩與同事汪孟立結婚,兩人婚後相敬如賓,非常恩愛。但好景不長,汪孟立於1980年患癌離世。郭婉瑩再一次失去了家庭的溫暖,此後不再結婚。

郭婉瑩的兩個兒女長大後,各自出國,成家立業。她的兩個兒女也曾想回國照顧她,但都被她謝絕了。她選擇一人獨居,享受清靜。她過上了安詳無事的晚年。

1998年,一個平靜的早上,她上完廁所後感到身體不適,便躺在床上,然後很快就失去了意識,心跳停止了,她終於離開了這個對她無情的世界。享年89歲。離世後,她的遺體按她的遺囑捐給了紅十字會。

上海灘最後的大家閨秀離世

「有忍有仁,大家閨秀猶在。花開花落,金枝玉葉不敗。」這是她的墓碑扶聯,也是對她最完美的詮釋。

相信每一個看過郭婉瑩照片的人,都會被她身上獨特的高雅氣質所震撼。這位冰清玉潔的大美人,哪怕經歷了許多坎坷磨難,她也依舊風韻猶存。她的典雅、她的冷艷、她的高貴,是從骨子裡,從心裡自然流露的。也難怪她被譽為上海灘最後的大家閨秀。

圖 | 郭婉瑩與兒女合影

她的人生,也許步步踏錯,但這是她自己決定去過的人生。

回憶起以前勞改的日子,她說:「要不是我留在上海,我有的只是和去了美國的家裡人一樣,過完一個郭家小姐的生活。那樣,我就不會知道,我可以什麼都不怕,我能對付所有別人不能想像的事情。」

她還說:「一個人是可以非常堅強的,比你想像的要堅強得多。」

我們有誰能像她一樣,在經歷人生的大起大伏後,還能如此堅強,笑對苦難,繼續保持優雅呢?

也許,她所做的每個抉擇的確是錯誤的,但她的人生一定是完整的。

文 | 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