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的悲哀,是付出的辛苦得不到認可,成了家裡「吃閒飯的」

2020-10-12     爆炸母嬰課堂

原標題:全職媽媽的悲哀,是付出的辛苦得不到認可,成了家裡「吃閒飯的」

全職媽媽的悲哀,是付出的辛苦得不到認可,成了家裡「吃閒飯的」

現如今提到全職媽媽,有人表示同情,有人嗤之以鼻。很多年輕人恐育是有道理的,沒錢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她們害怕的還有離職、降薪、沒人幫忙看娃、請不起保姆以及擔心沒有社會地位。

當了全職媽媽一段時間以後發現,最可怕的不是沒有社交、沒有社會地位,而是沒有家庭地位。有一天婆婆來家看孩子,在廚房做飯時不經意間聽到婆婆對兒子說:「看奶奶都給你買了什麼,你要乖乖聽爸爸的話,家裡的錢全是爸爸掙的,媽媽是在家吃閒飯的」。

聽到這番話,心裡五味雜陳,因為懦弱也不敢說什麼。

「錢都是爸爸掙的,你憑什麼不給我花錢」,媽媽感到一陣心痛

直到有一天帶兒子逛商場,他吵吵嚷嚷非要買一個新的玩具,和家裡的一模一樣,我很自然地拒絕了他,孩子張口就說:「錢都是爸爸掙得,你憑什麼不給我花錢買玩具?」,大庭廣眾之下,6歲的兒子讓我瞬間感到窒息,隨之而來的是心痛。

兒子什麼時候對「金錢」如此敏感了?第一反應是得到了奶奶的思想灌輸,我心痛於孩子認為只有掙錢才有才算「有本事」,才有話語權,才算不是吃閒飯的,更心痛於當時沒有立即反駁婆婆,糾正孩子的價值觀。

想到這裡,我態度溫和且斬釘截鐵地跟孩子說:「沒錯,家裡是爸爸負責掙錢,給寶貝買玩具的錢確實是爸爸掙得。可是光掙錢還不能夠讓我們好好生活,還要有人輔助爸爸掙錢。比如家務事總要有人做的,你不做爸爸不做,就需要我來做」

「媽媽做家務,爸爸工作掙錢,這是我們這個家的分工,還有的家庭是媽媽掙錢,爸爸做家務,所以你明白了嗎?爸爸媽媽是一個團隊,有人掙錢,有人顧家,作為孩子的你需要慢慢長大」

「成長過程中,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還有很多更想要買的玩具。這個玩具家裡有一個一模一樣的,而且類似的玩具還有很多。這個玩具如果你執意想要,媽媽會買給你,但下次給你買玩具的數量就會減少一個」

兒子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拉著我的手往門外走,「媽媽,其實我還有一個更想要的玩具,下次買給我好嗎?」,我們愉快地達成了一致。

全職媽媽真的不好當,一二線的全職媽媽從早教開始帶著娃到處上課,幼兒園的小朋友就有五六個興趣班、外語班,上小學後,孩子學什麼媽媽就學什麼,我見過從鋼琴、小提琴到圍棋滑冰都精通的全職媽媽,誰說全職媽媽就是吃閒飯的?

爆炸話題:是什麼讓你決定當/不當全職媽媽?對於全職媽媽有怎樣的理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CMDIXUBeElxlkkaWD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