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網格化包保」打贏基層防疫戰

2020-04-01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通過網格化包保、小單元作戰的方式,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三八街道銀河社區新都市華庭小區,在確保群眾基本生活不受明顯影響的情況下,實現了創建「無疫」小區的目標。

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卡,小區是社會治理基礎。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宿州市制定印發了《關於建立領導幹部包保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的通知》。通過幹部下沉小區,該市採取「網格化包保、小單元作戰」的方式,引導社區良性運行,在疫情防控中取得良好治理效果。

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宿州市不斷探索基層治理模式,成效明顯。新都市華庭小區也贏得了業主的認可和支持,他們從開始時的「袖手看」,轉變為「拍手贊」,最後到「跟著干」。

應急處置機制

華庭小區居住著1463戶共4848人,精準掌握小區實際居住情況,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通過上門查訪、電話比對,社區網格員對居民情況開展了兩輪地毯式排查,排查結果均登記造冊、建立台帳,每天動態調整。

在精準排查基礎上,小區建立居民發燒、咳嗽等情況應急處置機制,並製作出流程圖。

出現發燒咳嗽症狀後,居民第一時間報告樓長,樓長報告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同時通報包保組副組長,聯繫社區醫生問診初查,視情況送至定點醫院就診。疫情防控期間,華庭小區先後出現感冒等症狀的4位業主均嚴格按照流程處置。

利用每日晨會,包保組對當天工作進行分析,列出任務清單,然後逐項安排落實。疫情防控期間,華庭小區建立了健康華庭包保群、黨員志願者群、業主群。通過這些微信群,可以第一時間發布疫情防控、酒精安全使用、食品配送等溫馨提示,收集報送居民健康信息。

在宿州市民政局四級調研員、新都市華庭小區包保組副組長周忠看來,要確保工作取得實效,不僅要將疫情管控到位,還要服務好居民的生活。

為保障居民生活,新都市華庭小區包保組對小區內的超市進行監管和協調。一方面,加強超市內部防控、嚴防出現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協調超市為居民配送物美價廉的蔬菜及生活用品,並對獨居老人、隔離戶和值守門衛給予特殊關照。

縱到底 橫到邊

築牢基層防線,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至關重要。為將指揮部挺在戰「疫」最前沿,宿州市委下發通知,要求市縣鄉村四級黨政「一把手」和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全部到崗到位,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在疫情防控初期,宿州市第一時間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成立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為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全市1.1萬個基層黨組織、26萬名黨員挺身而出,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並廣泛動員組織群眾。

為明確分工,宿州市制定了《宿州市城區小區領導幹部包保責任分工表》,通過主流新聞媒體將包保制度和責任分工表公開。

18名廳級幹部、330名處級幹部第一時間下沉到157個包保小區,走出家門「赴任上崗」,嚴格落實小區疫情防控包保責任,當好宣傳員、督導員、服務員。

為確保防控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宿州各縣區、各市管園區結合在職黨員進社區、駐區單位共駐共建等,自行落實補缺工作,實現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自然村(小區)五級包保全覆蓋。

通過黨建引領,宿州在疫情防控中將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全市106個鄉鎮(街道)、1322個村(社區)黨組織嚴格落實屬地防控責任,依託樓棟黨小組(自然村黨小組)和黨員網格責任區,做好宣傳發動、摸底排查、重點篩查等工作。

此外,宿州還充分發動物業企業、駐區單位等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據介紹,為守住疫情防控「最後一米」,該市主城區31家「紅色物業」黨組織和900餘名從業人員,配合街道社區黨組織設立「家門哨卡」398個。

關鍵在做實做細

通過發動黨員志願者免費代購基本生活物資,無接觸式配送上門,宿州推動疫情防控政策、健康生活方式、生活必需品、心理諮詢關懷等「送到家」。

為解決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活困難,宿州專門印發了《關於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深化為民服務「送到家」工作的通知》。同時,強化對防疫物品、生活必需品等價格和質量的監管,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價格欺詐等行為,有效保障市場穩定。

此外,宿州各級黨組織將種子、化肥、農藥、飼料等春季農業生產物資作為「送到家」服務的重要內容,暢通供應渠道,優化精準服務,將各類農資和農技服務直接送到農戶家中、田間地頭,確保不誤農事、不誤農時。

基層治理,關鍵在於做實做細。「包保組最大的責任就是推動防控疫情措施不折不扣、落細落實,堅決服從街道、社區安排,站好防護崗、織好防護網,補齊短板漏洞,構築銅牆鐵壁。」宿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新都市華庭小區包保組組長岳峰說。

宿州市碭山縣組織村(社區)黨員幹部、扶貧小組長、鎮村醫生和網格員等1300多人組成「紅色代辦員」志願者服務隊,為居家隔離和行動不便的群眾代購代送生活物資、送醫送藥、開展心理疏導等。

為避免人員聚集,宿州在疫情防控期間還積極開展「不見面」線上服務。

宿州市政務服務管理局推出戶籍辦理、醫療衛生、復工復產等570餘項網上辦理事項,提供「不見面審批」「非接觸式」線上政務服務,最大限度減少群眾和企業跑腿。此外,通過暢通線上辦理渠道,銀行、通訊、郵政等營業網點和政務服務大廳等窗口單位減少線下服務。

( 《民生周刊》記者 鄭智維 郝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7TuNHEBiuFnsJQVp3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