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製作短視頻乾貨分享丨拍好短視頻,記住這「5字要領」就夠了

2019-10-01   卷太郎攝影坊

拍攝製作短視頻,已經成為網絡自媒體的必修課,把您擅長的內容轉換成視頻是很有效的網絡傳播方式。如果您不是視頻拍攝、製作的專業人員,想必對怎樣拍好視頻比較撓頭。看到別人的視頻短片都很精彩,自己怎樣才能提高拍攝水平,讓自己拍的視頻也看上去更「專業」一點呢?其實不必煩惱,我們為您分析了拍好短視頻的5大要領,用這5個字就可以說清楚,您逐一落實,就會讓您的短視頻質量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拍攝短視頻的「5字要領」是什麼呢?這5字視頻拍攝要領就是:穩、准、簡、運、光

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分析一下這5字要領分別都是什麼意思,如何在實踐中實施。

拍攝視頻,「穩」字當頭。不管您用什麼樣的器材去拍視頻,也不管您拍攝什麼題材的視頻,「穩」都是最最重要的一方面。這個穩體現在哪幾方面呢?

1、拍攝畫面要穩。

畫面穩說的是拍攝視頻的時候要保持機器的穩定狀態,不能晃來晃去,不能搖擺不定。有些電影刻意用手持晃動鏡頭來表現某些鏡頭,那是藝術創作的一種,但我們日常拍攝短視頻最好別玩這個花樣!畫面穩定是最基本的要求。大部分觀眾都不願意看到晃來晃去的暈眩視頻鏡頭,這樣會讓你拍攝的視頻大打折扣,就算內容再好,沒有畫面穩定性,我可以說,根本沒人願意看!

怎樣才能讓拍攝的短視頻畫面更穩?很簡單,穩定的方法就這麼幾種:

(1)使用三腳架拍攝。三腳架是最基礎的視頻拍攝穩定裝置,而且也是應用場景、範圍最多的一種方式。無論拍攝固定機位鏡頭,還是拍攝簡單的搖鏡頭,或者拍攝變焦鏡頭,都是離不開三腳架這個裝備的。可以說拍攝視頻能用架子儘量別手持。有了三腳架,視頻的穩定性大大提升,畫面看上去比手持要穩太多。

(2)移動手持拍攝使用穩定器。拍攝一些邊走邊拍的鏡頭,使用穩定器是必不可少的。現在比較流行的是使用手持三軸、五軸電子穩定器,穩定效果非常好,功能很強大,而且調平等技術難度都比較低,哪怕用一台手機配合小型三軸穩定器也有非常穩定的畫面效果。

(3)打開相機、攝像機的防抖開關。大部分相機、攝像機都針對視頻拍攝設計了防抖功能,有些是光學防抖,有些是電子防抖,它們對於你手持拍攝視頻的穩定性都是有幫助的,在必須要手持拍攝畫面的時候,最好把防抖功能打開。

(4)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如果在條件有限,手持拍攝視頻,並且沒有防抖功能可用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手持拍攝減少晃動感呢?除了最好拍攝固定鏡頭,減少搖移鏡頭拍攝數量外,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使用焦距較廣的鏡頭拍攝。中長焦鏡頭會放大手持拍攝晃動感,而廣角鏡頭則會降低這種視覺感受,所以用廣角拍,端穩機器,手持拍攝也是可以的。

2、白平衡要穩定。

拍攝視頻與拍照片存在很大不同,最主要的是視頻是一連串連續畫面的載體,而照片只是單幀畫面。拍照片可以只考慮這一張照片的色彩問題,而視頻必須考慮整個連續畫面的色彩穩定性。這就要求白平衡必須要保持固定,即一個場景下的畫面白平衡色溫要固定在一個值,如果拍攝場景光線比較複雜,最好不要使用自動白平衡功能,最嚴謹的視頻拍攝方法是:每更換一個拍攝場景都進行手動調白,設置固定的白平衡K值。如果白平衡不固定會怎樣?有可能在一個連貫鏡頭中畫面忽然偏冷藍,忽然偏暖黃,觀感很突兀。

傳統攝像機通常使用自動調白功能,在轉換一個拍攝場景後,需要用攝像機對準一張白紙(或者一個純白物體)拍攝,重新對白平衡進行設置記錄;如果使用相機拍攝,可以使用手動調整K值的方法來設置固定白平衡。

3、畫面曝光要穩定。

連續拍攝的一段視頻,曝光參數要固定,最好不要使用自動曝光。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正在背對窗戶跟隨一個人物拍攝,而這個人物走到了窗戶旁邊,這時鏡頭需要對準窗戶拍攝,這樣的光線由順光變為逆光,如果使用自動曝光,畫面會從主體曝光正常的狀態突然降低曝光,把主體人物拍成黑影狀態。這就是自動曝光對視頻帶來的不利影響。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最好使用固定的曝光參數防止視頻畫面出現忽明忽暗的情況。

讓視頻畫面保持穩定,需要使用手動曝光模式。當然,自動曝光並不是絕對不能用,在光線比較穩定的情況下使用自動曝光是沒問題的,而在光線變化比較大,拍攝時間比較長的情況下手動曝光是可靠的選擇。

即使使用手機作為拍攝視頻的器材,也不必完全依賴自動曝光,可以用長按曝光框鎖定曝光,用手動調整條控制曝光。

在視頻拍攝中,「准」字是關鍵,如果缺少了必要的精準性,則不會拍出好的效果。「准」字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對焦準確。

焦點的準確並不僅僅在拍攝照片時需要,對於視頻來說更加重要。專業的視頻創作都是配備「跟焦員」這個崗位的,由專人負責焦點,以確保焦點時刻保持準確,變化焦點符合拍攝意圖。那麼我們普通短視頻創作者雖然沒有那樣專業的團隊,但是同樣需要重視對焦準確性,因為對焦不准就等於是廢片。

原來的傳統攝像師拍攝視頻大多要靠手動對焦,雖然攝像機、相機有自動對焦功能,但是自動對焦往往在焦點選擇上不怎麼方便,並且對焦速度比較慢,還不如練就精準的手動對焦功夫效率更高。手動對焦一般可以通過峰值對焦、放大焦點顯示的方式確定焦點是否精準。如果需要在不同拍攝對象之間切換焦點,也需要手動旋擰鏡頭對焦環來實現。

如果涉及到拍攝的對象是運動中的,那麼保持焦點準確就要完全依靠攝像師的手動對焦功力了。憑經驗,憑手感,可以確保大部分時候跟焦準確,但不排除失手的時候。而現在的攝像機、相機拍攝視頻時都具備了快速、準確的自動對焦性能,有的甚至可以智能跟焦,死死咬住拍攝主體,保持主體始終在焦點上。這樣的性能提升給對焦準確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大降低了拍攝難度。

我們需要重視視頻「對焦」問題,沒有準確的焦點,或者沒辦法保持焦點的準確連貫性,那麼這段拍攝的視頻就是不可用的,我們可以結合傳統老攝像師的手動對焦經驗與現代攝影設備的自動技術二者的優勢,確保視頻焦點始終是準確的,這很重要。

2、多機位配合時間要准。

有時候拍攝視頻不是單一機位,而是同時用兩台或多台攝像機進行不同角度拍攝。

這種情況下,多機位之間的開機時間需要保持一致,否則在後期製作的時候多機位同時剪輯會出現話音不同步的現象。在專業的攝像機上具有時間碼功能,可以通過校對多機位之間的時間碼方便後期製作剪輯合成。而如果我們普通短視頻製作者沒有那樣高階的機器性能,怎樣處理多機位同步問題?那我們只能確保每一台同時拍攝的機器都要同時按下record按鍵了,這個時間誤差越小越好。通過不同機位之間的溝通,儘可能確保同時按下錄製按鍵,每一條視頻素材都同時開啟記錄,同時停止記錄,這樣在後期製作的時候可以省下很大的功夫。

多機位之間的配合準確度直接影響到後期視頻剪輯的效率。雖然視頻剪輯時候可以通過音頻對位軟體自動分析多段視頻,從而找到相同的畫面,對齊素材,但是如果前期拍攝能精準配合,後期製作就節省了處理時間。

「簡」字很簡單,說的就是構圖。拍攝視頻與照片在構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構圖元素要精簡。某些時候,視頻畫面比照片所要交代的內容元素需要多一些,以便交代清楚前後畫面的銜接,但是並不需要過多冗餘畫面元素出現。「簡」仍然是構圖不變的主旨。

簡潔的構圖主要體現在主題要明確,不能有太多與主題無關的畫面出現在片子中;構圖背景元素要儘可能乾淨,去掉多餘的干擾項;主體在畫面中要比較突出;畫面光線應用要簡潔,不要過於複雜的光線亂入;色彩保持有一個主色調,不要五顏六色,花里胡哨。

例如拍攝一個自拍類型的vlog視頻,要讓博主在畫面中較為突出,背景最好為純色或與主題有關的簡單元素。打光要確保主體面部均勻,不要出現太大光比。光線色調統一,不要來回變換,這樣拍出的畫面就是質量比較高的視頻素材。

「運」字更多體現在視頻拍攝中的運動。視頻拍攝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畫面的採集過程,與拍攝靜態照片有著很大區別。那麼視頻拍攝中的運動體現在這麼幾方面:

1、鏡頭的運動。

拍攝視頻不只是簡單讓機器放在那固定著記錄就行了,那只是監控視頻,不是視頻創作。要想拍出好看的短片,得讓鏡頭動起來。鏡頭的運動一般分為:推、拉、搖、移等。這些運動鏡頭可以有效調節景別、方向,讓視頻更加生動。比如通過鏡頭的變焦可以實現推遠、拉近效果,起到關注某個畫面焦點、交代更多畫面元素的作用。搖鏡頭可以跟隨主體同步運動。這些運動畫面與固定鏡頭畫面結合使用,讓片子整體更加豐富,有表現力。

但是運動鏡頭不宜過多,一個短視頻中大部分鏡頭應該是相對穩定的狀態,偶爾結合情節進行運動處理時可以接受的,多了就會膩。試想一下,我們誰也不希望看到一部短片不是推鏡頭就是拉鏡頭,這樣組合起來的片子會讓人覺得不知所云。

2、機位的運動。

在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攝影機平移、上下升降、跟隨主體運動等鏡頭,這就是機位的運動。機位的運動與鏡頭的運動並不相同。鏡頭運動是通過變焦、轉動三腳架中軸等方式來實現,而機位的運動更多需要通過穩定器、搖臂、軌道等方式承載拍攝幾期本身實現運動。這樣的鏡頭更加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代入感很強。比如在拍攝宏偉建築的時候經常會用搖臂進行升降拍攝,會讓人覺得非常雄偉壯觀。我們自己在拍攝短視頻時候,也可以讓機位適當運動起來,這樣短片會更加精彩。

比如拍攝一段旅行視頻,我們可以利用穩定器邊走邊拍,將走過的沿途景觀記錄下來,讓觀眾感覺這就是自己以第一人稱在暢遊風景區一般。

3、畫面元素的運動。

鏡頭、機器的運動是一種拍攝手法,而如果採用固定機位、固定焦距拍攝,就一定是呆板的畫面嗎?當然不是,我們可以讓畫面中的人、物運動起來,通過運動元素交代更多情節會比採用單一靜止場景更讓人容易沉浸到片子的情節之中去。比如我們拍攝一個介紹產品的短片,可以不僅僅採用一個視角拍攝解說介紹,而採用實際使用體驗的操作過程,讓多個景別結合起來,讓使用產品的過程演示出來,這樣短片才會更生動豐富。

「光」對於攝影和攝像都同樣重要。把光用好,你的視頻就不會差到哪去。對於短視頻拍攝中的光線把控,要做好以下這麼幾方面:

1、實時觀察直方圖。

照片拍攝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曝光標尺來判斷曝光是不是準確,在增加曝光、降低曝光的時候也需要觀察標尺的左、右移動來實現判斷,而視頻拍攝則更多依靠觀察「直方圖」來實現。視頻曝光是否正常,有時候螢幕判斷並不是很準確,這時候需要看這個直方圖的波峰在圖中哪個區域出現,向右偏過曝,向左偏欠曝,這樣可以準確把控曝光控制。

2、確保拍攝視頻的光線條件。

自然光拍攝還是人造光拍攝,很多時候卻取決於光線是不是充足,也要根據拍攝的題材來定。但無論怎樣,確保光線充足、夠用,是拍攝視頻的基本光線條件要求。如果光線過於強烈,可以使用減光鏡來降低曝光,但是如果光線不足,就需要大幅度提升感光度(增益),畫面質量會劣化嚴重,色彩、純凈度、細節都會受到很大影響。視頻對光的要求比照片更高,因為視頻是連續畫面,需要持續光源,並不像照片用一瞬間的閃光燈就能解決問題,視頻能拍raw格式的機器也很少,普通視頻素材後期調整修復曝光的餘地很小。因此需要確保光足夠用。比如拍攝室內課程視頻,最好要準備多盞視頻常亮燈來確保光線充足,而且還要光質均勻。

如果您能理解本文所提到的「穩、准、簡、運、光」5大視頻拍攝關鍵要素,並積極在拍攝實踐中予以嘗試,您即使沒有太多視頻拍攝經驗,片子也不會差到哪去。希望本文對您的視頻創作有一定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