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嚴重的美國,黑人是怎樣成為中產階級的?他們過得好嗎?

2020-09-17     笑語千年

原標題:種族歧視嚴重的美國,黑人是怎樣成為中產階級的?他們過得好嗎?

今年上半年,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扼死的事件,引發了全美多地抗議遊行。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美國黑人冒著生命危險抗議,可見美國種族歧視問題之嚴重。

在美國,黑人是僅次於白人群體的第二大群體,但是長期以來,黑人都處於社會的底層,大部分黑人只能從事低端的工作,他們的的失業率是白人的三倍以上。在平均資產方面,白人大概是黑人的10倍以上。

如果說在美國少數族裔中,亞裔是優等生的話,黑人就是不幸的差生,在所有族裔中排名墊底。但是,美國也還仍然存在一個黑人中產階級的集團,他們有比較體面的生活方式,子女能夠接受到一定教育,多以白人的生活方式、道德規範、行為方式約束自己,比其他黑人有更強的優越感。這些黑人,是怎麼成為中產階級的,他們在美國生活得怎樣呢?

一、美國的社會分層

美國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也是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國家。中產階級是處於社會上下層階級之間的階層及社會集團。包括各類中小企業的企業主、經營各類農場的農場主以及各大企業的部門經理、白領工人、專業人員、政府公務員等。他們要麼是專業技術人員,長於某一領域,如醫生、律師、經濟師等;或者是新興職業的從業者。這個階層以白人為主,但也有少部分是黑人。

黑人中產階級出現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其家庭年收入雖普遍低於白人中等家庭收入,但仍基本可達到美國普通家庭年收入的中等水平。他們一般從事管理、及銷售工作,也受過高等教育。他們中的佼佼者也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工作,但其政治地位普遍低於白人中產階級。在他們內部,也存在分層現象。

雖然美國一直宣揚它是一個階級平等、沒有等級差異的社會,人人都享有平等的社會地位、擁有美國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自由與民主權利,但是在收入差距日漸拉大的現實面前,上至社會學家,下至普通人都承認美國存在一個"中產階級"這樣的階層。

在後工業多元社會,中產階級也呈現出多元的層級化特徵。他們不再是小生產資料所有者,但是他們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是後工業化時代重要的無形生產資料,這讓他們擁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與政治權力。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在黑人力量運動影響下,黑人從立法鬥爭進入積極參政、尋求實現黑人政治權利的實質性階段。民權運動促使聯邦政府在六十年代中期制定了一系列消除種族與性別歧視的政策,這些政策為黑人的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也促使黑人中產階級得以壯大,改變了黑人在美國政治權力結構中的地位,並為後來黑人的階級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黑人中產階級的特徵

《選舉權法案》為黑人參政打開了大門,黑人也獲得了通向政治權力中心的道路。從1954年到1967年,在政府部門工作的黑人暴漲了十倍。

馬丁·路德·金等黑人領袖在六十年代提出了通過發展黑人資本主義、爭取黑人經濟地位改善的主張,但是當時黑人普遍沒有受過教育,也缺乏管理企業的知識,這個主張發展得並不順利。至少到七十年代末,黑人中真正掌握財富的仍只是極少的一部分精英。

但是這一時期,黑人文化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音樂、唱片、體育等給黑人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以麥可·傑克遜為代表的黑人,通過自身的影響力改變著美國社會對黑人的印象,向黑人灌輸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

黑人中產階級通過模仿白人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尋求白人社會對其文化身份的承認。他們開始重視子女教育,鼓勵自己的子女與白人通婚,並且儘可能的離開與中下層黑人混居的社區,搬去更好的社區居住。

三、中產階級黑人與白人社會地位的差異

美國中產階級黑人與白人的社會地位存在差異,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黑人中產階級要保持其階級地位,需要更努力的付出。家庭平均收入並不能表明一個黑人家庭是否進入中產的行列,因為許多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的提高,是黑人全家人的努力勉強達到的,其根基並不穩固。

黑人中產階級是動態的,只有聲望較高、收入穩定、階級意識更加資產階級化的黑人,才能真正的邁入中產階級的行列。

一般來說,黑人白領主要包括管理者與經理階層、大學教授、律師、醫生、會計等等。這些家庭的子女有條件進入名校學習,他們也能夠獲得更多社會資源與機遇。

但是,黑人中產階級再怎麼努力,依然不能在政治影響力、經濟地位與社會聲望三方面實現與白人平等。當經濟發展停滯、失業率居高不下時,黑人中產家庭滑向貧困階層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白人中產階級。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黑人中產階級的存在與發展更依賴於聯邦政策的扶植。儘管人們常常指責美國社會福利政策是在拿納稅人的錢幫助那些不工作的懶人,但社會福利政策的真正受惠者並不是美國的貧困人口,而是美國的富人。

美國的社會福利政策資金,來源於中產階級繳納的稅收,對於那些處於美國社會階級邊緣的黑人中產階級,社會保障在降低其社會風險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向上流動的可能性。

無論在地理空間還是在社會文化空間上,黑人中產階級都是白人社會與黑人社會之間的緩衝。黑人中產階級家庭有著穩定的工作,重視子女教育,他們希望藉此積累財富、贏得白人的尊重,被主流社會接受。

四、黑人中產階級中的女性

五、六十年代之後,大批黑人女性加入勞動大軍,經濟地位的提升,讓這些黑人女性的政治地位同樣獲得了提升。

在民權運動的推動下,美國黑人女性參加選舉的人數不斷增多,黑人女性在政府中擔任重要職位的人數不斷增加。在一些州議會中也出現了黑人女議員,她們參與到國家政治活動之中,並開始發揮重要作用。

受黑人文化傳統的影響,黑人婦女有著外出工作、同丈夫共同負責養家的傳統。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分工也得到進一步發展,社會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就業結構也隨之產生了變化。生產過程中的體力勞動不斷減少,女性不再因為體力上的劣勢被排除在職場之外,為婦女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所以,美國黑人婦女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增長速度已經超過白人婦女。

美國黑人女性中產階級主要是白領、文官團體,專業技師等,大部分從事腦力勞動,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和比較穩定的收入。

美國黑人女性中產階級為黑人社會其他階層的地位提升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她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奮鬥,使下層階級的黑人看到了希望,促進了下層黑人向中上層社會攀登。

美國自建國至今,一直呈現出「洋蔥頭式」社會結構,即上層階級和下層民眾占據了社會的少數,而處於社會中間的中產階級則占據了多數。但是近年來,美國不同種族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2007年時,白人中等收入家庭擁有的財富是黑人中等收入家庭的10倍,到2013年擴大到13倍。也就是說,經過多年努力,美國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經濟收入差別越來越大。

為了彌合不同種族間的差距,美國政府沒能有效鼓勵弱勢族裔通過自立自強來改變現狀,讓黑人長期處於社會發展水平中的弱勢,加劇了種族割裂。所以當出現白人警察打槍打死黑人青年這種導火索時,就容易引發黑人心中積蓄已久的不滿,進而爆發全國性的騷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tmdm3QBURTf-Dn5CbQ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