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菜名」只有北京人懂

2019-11-04     小眼兒看社會

都知道咱們北京人能吃會說,就連蔬菜的叫法都得跟別人不一樣,這些菜名叫著舒服聽著都倍兒香!

吃了嗎您吶?

1、老玉米 您可別看它叫老玉米這玉米就老,實際上玉米在北京人嘴裡,甭管是老是嫩,一律統稱為「老玉米」

長鬍子了能不老嗎 ?不過現在吃的老玉米沒有小時候那麼好吃了,吃起來可比現在所謂水果玉米好吃多了!不過您要跟北京人說「棒子」,那也知道是玉米

2、棒子

北京人一般不管玉米叫棒子,但玉米加工出來的離不開「棒子」二字了。比如咱過去常吃的「棒子麵兒」「棒碴兒」就是現在的玉米面跟玉米碴子

小的時候家家就指望這棒子麵過日子呢,像是咱們常吃的窩頭、貼餅子、菜糰子...可以說棒子麵撐起了北京人的飯桌!

3、白薯

冬天北京街頭上永遠不能少了賣烤白薯的,但您買到的可不一定是白薯。北京人可不管裡面是紅瓤兒還是白瓤兒的,甭管什麼瓤兒的,一律統稱為:「白薯」

「烤白薯誒真熱乎」

遠遠地看見一個小車上推著冒熱氣的汽油桶,買一個烤白薯不能急著吃,先熱熱手還得等等水氣散散,皮蔫了才好吃呢!

4、芫荽 上了歲數的北京人嘴裡有這麼一味菜:

「芫(yán)荽(sui)」其實就是咱們現在常吃的香菜,有道炒菜名還叫「芫爆散丹」呢

(有些北京人也說家裡從不這麼叫) 不過家裡老人說芫荽跟香菜是同一種蔬菜,但絕不是同一種味道。過去的芫荽味道要比香菜更濃很多,天冷了家裡吃的冬瓜汆丸子上,那必須得俏上一點兒芫荽提提味!

5、大白菜

曾經的北京一到冬天,大家就得準備過冬的菜,在各大小胡同里都能聽見:「走,買大白菜去」北京人不管這白菜個兒大還是個兒小,也是一律叫做:「大白菜」

過去北京人過冬胡同里擺滿了兩樣東西,左邊擺著小山一般的大白菜,右邊就是煤。怪不得有人說:「北京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比白塔高」

6、野雞脖兒 野雞脖兒就是北京人最愛吃的韭菜

在每年秋天割完最後一茬兒韭菜,把地上鋪上一層用細沙拌過的雞糞,再用稻草帘子蓋好,等著開春才能吃

韭菜開始慢慢吐芽兒,從根到稍逐漸變色兒,等開春了,就有了紫稍兒、黃綠身跟白根兒,看著就跟野雞的脖子似的,不過這野雞脖兒韭菜吃著真叫一個香!

7、紅嘴兒綠鸚哥

您可別以為這名兒是什麼品種的鸚鵡,這可是咱老北京人最愛的「菠菜」。每年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嘴裡真缺口菜,唯有這菠菜能讓老北京人吃上解解饞

那時街上挑著擔子的菜販全是賣菠菜的,青綠青綠的葉子就像綠鸚哥,粉紅色的根兒就像鸚鵡的小嘴兒。拌上點麻醬,這道菜看著香吃著更香

8、人人菜

人人菜(莧菜)可是中國最早的蔬菜之一,以前古人管它叫「人莧菜」,老百姓最常吃的菜。但是時間長了,念著念著就成了人人菜,要知道,黎民百姓的「黎」指的就是莧菜

9、鞋底兒菜 這菜好像乍一聽是不是有點臭啊?

其實不是,這就是咱現在吃的馬齒筧,北京爺們兒對這個都熟,得靠它喂鳥呢,不過也有人管它叫馬鈴菜

10、倭瓜

年輕點的可別想到植物大戰殭屍那個倭瓜,北京人嘴裡的倭瓜就是「南瓜」。因為倭瓜特別禁放,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切條蒸著吃、或是和肉做餡...怎麼吃都香!

11、水蘿蔔

北京人說的水蘿蔔就是紅皮蘿蔔,水水的紅皮蘿蔔能存著吃也能當時令菜吃,春天吃的水蘿蔔纓,秋天吃的水蘿蔔絲...

12、心裡美 心裡美蘿蔔可以說是北京人的「心頭蘿蔔」了

切下皮直接拌糖加醋就是美味的涼菜,這個皮也別浪費,腌完了下酒最棒。心裡美吃完了還去火,火都去了心裡自然美了

13、衛青兒

衛青兒就是天津產的綠皮蘿蔔,這個衛字代表的就是天津衛的意思

14、洋胡蘿蔔、豬胡蘿蔔

以前的胡蘿蔔顏色深淺不一,顏色淺的就是洋胡蘿蔔,而顏色深的也就是豬胡蘿蔔

15、角瓜

「角瓜包餃子,豬肉炒酸菜」這一句話就足以看出來西葫蘆的地位。無論是吃糊塌子還是西葫蘆做餡兒吃,只要有這西葫蘆,北京人就愛吃

16、蒿子稈

其實蒿子稈就是稈長的茼蒿,兩者的葉子跟稈稍有不同,但口感吃起來一點區別都沒有

17、麻山藥 麻山藥就是咱現在吃的菜山藥

如果沒去皮或是沒做熟的時候吃完了嘴癢,削皮的時候手要碰到也特別痒痒,因此得名「麻山藥」

您看看,能說會道的北京人就連蔬菜名都能給說得這麼形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lHzNm4BMH2_cNUguR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