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易引起藥源性胰腺炎的藥物
急性胰腺炎大多是暴飲暴食所致,然而在生活中有些藥物也可引發胰腺炎。儘管藥物所致急性胰腺炎比較少見,但其危害卻很大,因此,需要對下列可致藥源性胰腺炎的藥物有所認識,以便在用藥期間提高警惕。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可引起胰腺分泌增加,胰腺管上皮增生,使得胰液排泄不暢,甚至造成反流而損傷胰腺組織,引起急性胰腺炎發作。據報道,糖皮質激素所致急性胰腺炎多發於用藥後30~40周內。
雌激素和含雌激素的避孕藥
雌激素和含雌激素的避孕藥引起急性胰腺炎有增加的趨勢。主要與雌激素引起的高脂血症有關。高脂血症可使血清脂質微粒凝集,栓塞胰血管而造成胰脂酶作用於脂質微粒,釋放脂肪酸而破壞胰腺組織,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風險。
硫唑嘌呤
硫唑嘌呤是一種免疫抑制劑,也有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風險。發生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專家推測硫唑嘌呤使得胰腺組織潛伏感染的機會增加,一旦合併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感染,就會造成急性胰腺炎發作。
噻嗪類利尿劑
噻嗪類利尿劑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發生機理與雌激素相似,通常發生在持續服用噻嗪類利尿劑的2周至15個月期間。
四環素
四環素可引起肝膽和胰腺細胞內蛋白合成受阻,阻滯甘油三酯釋放而引起大量脂肪酸生成,導致急性胰腺炎發作。通常發生在連續使用四環素的3-4周內。
非甾體抗炎藥
阿司匹林、布洛芬、吡羅昔康、吲哚美辛等非甾體抗炎藥可在長期用藥的過程中使得胰腺組織供血不足,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風險。
含酒精藥物
酒精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機理比較複雜,它可促進胃泌素、胰泌素、膽囊收縮素分泌增加,並可引起奧迪氏括約肌痙攣。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急性胰腺炎發作。
其他藥物
其他藥物如利福平、苯乙雙胍、可樂定、呋塞米和西咪替丁等藥物也有在長期用藥過程中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報道。
附:藥源性胰腺炎的高危人群
1.兒童:兒童易受病毒感染,使用抗病毒藥物增加藥源性胰腺炎的發生率;
2.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用藥較多,易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3.進展期 HIV 患者:與 CD4 和 CD8 細胞失衡,機會性感染髮生率增加,多種抗反轉錄病毒藥物的使用有關;
4.炎症性腸病(IBD)的患者:與藥物和疾病相關;
5.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女性藥源性胰腺炎發生率較男性發生率高。
文/教授 呂斌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