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了,中國汽車出口量超日本,今年或成世界第一

2023-05-15     SUV大咖

近10年以來,國產車的進步幅度可以說是肉眼可見,不僅擺脫了廉價低質的標籤,而且在中高端領域也小有建樹。不過對於國產車一直有個聲音,那就是「國產車只會在中國內卷,有本事賣給老外去」。

如今國產車也熄滅了這些質疑聲,去年汽車出口量突破300萬輛,同比增長54.4%,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僅次於日本。而到了今年,汽車出口數量繼續突飛猛進,成為全球第一十拿九穩。

成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4月汽車企業出口37.6萬輛,環比增長3.3%,同比增長1.7倍。1-4月汽車企業出口137萬輛,同比增長89.2%

分車型看,4月乘用車出口31.6萬輛,環比增長3.7%,同比增長2.2倍;商用車出口6萬輛,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41.6%。

新能源汽車出口10萬輛,環比增長28.6%,同比增長8.4倍。1—4月乘用車出口114.2萬輛,同比增長1.1倍。

商用車出口22.8萬輛,同比增長31.5%;新能源汽車出口34.8萬輛,同比增長1.7倍。

從可查詢到的數據來看,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日本一季度汽車出口95.4萬輛,同比增長5.6%。而中國第一季度汽車出口107萬輛,同比增長58.1%,領先於日本。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中國1-4月的汽車出口已經超過日本不少,如果保持目前的態勢下去,今年大機率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從網友的評論來看,大多也認為這是國產車崛起的一種象徵,對於國人而言是一件好事。當然,也有一些網友認為目前出口的車輛大多為低端車型,並且出口的國家也大多為第三世界國家。

這些車企成主力

1-4月份整車出口的前十位企業中,上汽出口量達31.3萬輛。其中旗下自主品牌MG在海外銷量異常火爆,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墨西哥等國家都有不錯的成績。而MG在歐洲最熱銷的車型則是MG MULEN,其設計、智能化、操控感都很符合歐洲人的用車需求。

奇瑞出口24.4萬輛,同比增長接近翻了兩番。其中瑞虎7和瑞虎8系列都是奇瑞的主力出口車型,而捷途的產品已經出口到30多個海外國家和地區,也成為了新的增長點。

與上年同期相比,比亞迪出口增速最為顯著,其出口達到5.8萬輛,同比增長13.4倍。但相比於國內一騎絕塵的銷量而言,比亞迪在海外的總量還是偏少,而這也與其海外售價太高有關係,未來如果能建成海外工廠,相信銷量增長也會更快。

此外,長城出口7.4萬輛,同比增長99.1%。這主要是因為俄羅斯被制裁後,以長城汽車為主的中國汽車大量出口到俄羅斯,加上長城在俄羅斯有CKD工廠,因此銷量增長迅速。

至於網上有些言論說「中國汽車出口的很大一部分是特斯拉」,事實上看,特斯拉在1-4月的出口量為12.8萬輛,占比不到10%,目前出口的大多還是以國產車為主。

從出口的地區來看,俄羅斯、墨西哥、沙烏地阿拉伯出口量位居前三,而且比去年大幅同比增長。俄羅斯市場主要是因為受到西方制裁,大量合資車企關閉,中國汽車填補了空缺。而沙烏地阿拉伯則進口不少,以及各品牌新能源汽車。

與此同時,進口車正在下滑

在國產車大量出口的同時,我國汽車整車進口量卻在不斷降低,數據顯示,3月我國汽車整車進口量環比增長26.6%,同比下降24%,整車進口金額環比增長24.8%,同比下降12.4%。

在過去的幾年裡,進口車的銷量其實一直都是走低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新能源車的興起和國產車的崛起。

目前國內燃油車市場也在不斷萎縮,而進口車絕大多都是燃油車,銷量也隨之下滑。而新能源車方面,國內有特斯拉、比亞迪等一眾新能源廠商,進口新能源車基本展現不出優勢。

此外,目前合資車不斷降價,讓一些進口車的性價比顯得更低。例如雷克薩斯就是其中的例子,在亞洲龍降價3萬元、凱美瑞降價4萬元的當下,雷克薩斯的銷量也下滑明顯。因此目前銷量穩定的進口車,大多是高端豪華車型,如奔馳GLE、卡宴。

大咖總結

在國產車的蒙羞布被扯下後,進口車的絲綢帶也被摘了下來,而這此消彼長的背後,還是國產汽車的進步,以及國內消費者思想觀念的轉變。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國產汽車,未來也希望國產汽車能被越來越多外國人所接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9b6d35ce21af40d62259f95faa19c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