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表現是寶寶積食了,煮「2粥」,按「1穴」,調脾胃、消食棒

2023-12-19     愛上體育

原標題:3個表現是寶寶積食了,煮「2粥」,按「1穴」,調脾胃、消食棒

我們先來看看,小兒積食都有哪些常見的表現

表現一、睡覺睡不安

還不太會說話的寶寶,如果晚上睡覺經常翻來覆去,很難入睡,有的還會一直滋滋的咬牙。即使睡著了以後,也睡不安然,一會是這個睡姿,一會又是另外一個睡姿。

表現二、吃飯沒有食慾

寶寶一向吃飯很好,不挑食、不偏食,突然某段時間開始不好好吃飯了,吃什麼都不好好吃,厭食情況很明顯。寶寶的肚子鼓鼓的,如果你湊近寶寶的嘴巴聞一聞,會發現有一股明顯的酸腐味。

表現三、情緒不好

一直開朗、愛嬉笑的寶寶,最近一段時間卻經常會不明原因的哭鬧,讓寶寶把嘴巴張開,會發現寶寶的舌苔比較白而且厚,鼻樑兩側有發青的現象。很喜歡和媽媽鬧情緒。

寶寶的「消食穴」

中脘穴

中脘穴被中醫稱為「健胃奇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中脘穴是臨床上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主要穴位,主治腹脹、腹瀉、反胃、食不化、食欲不振等多種疾病。所以說,按摩此穴是幫助寶寶消食的不錯之舉。

中脘穴位置:位於上腹部,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處。

按摩中脘穴方法:中脘穴是治療寶寶消食的重要穴位,讓寶寶取仰臥位,放鬆肌肉,媽媽用手指指腹按揉此穴,讓寶寶緩緩吐氣,媽媽用指頭稍微用力下壓,注意力度,不要弄疼小孩,6秒鐘後將手離開,重複10次,能有效緩解積食引起的腹部不適症狀。

此外艾灸中脘有利於提高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的抵抗力,對於胃脘脹痛、嘔吐、呃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較好療效。

煮2粥,消食快

1、豬肝山楂粥

準備:豬肝30~50克,山楂10克,調味品。

做法:將豬肝洗凈,切成小丁,先放沸水中,焯水一遍去除腥味。然後重新燒水,將洗凈的山楂和豬肝同時放入鍋中煮,待熟時,根據寶寶口味,放入適量的調味品。

分析:豬肝具有補肝、明目、養血之功效,其營養成分全面,山楂具有開胃消食、降血脂、鎮靜、增強身體抵抗力等作用,兩者相互配伍,既能緩解寶寶積食的不適,也能補充寶寶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

功效:健脾胃、消食、補營養。

2、蘿蔔籽麥芽飲

準備:炒蘿蔔籽8~10克,炒麥芽8~10克。

做法:將炒蘿蔔籽和炒麥芽同時用水煎,煎煮5~10分鐘後,每天早晚各一次,服飲,如果寶寶的積食情況比較嚴重,可以適量多飲用。

分析:炒蘿蔔籽有治療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等作用;炒麥芽主治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汗鬱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等。兩者相結合,對於寶寶的積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功效:消食導滯,緩解腹脹。

此外,媽媽們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寶寶積食,那就要讓寶寶多動一動,運動也是一種「健胃消食品」。冬天天氣比較寒冷,媽媽們也會擔心孩子出去會著涼、感冒,但是孩子還需要運動來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可以在中午太陽比較好、沒有風的時間段帶孩子出來,讓他自己活動1~2個小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7b30ff87e3e80895a2dbee0509421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