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檔案
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地處伏牛山腹地,2010年被國務院列入扶貧開發重點縣。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欒川縣脫貧,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旅遊產業發展、農產品銷售等領域,累計向欒川縣投入幫扶資金4000多萬元,直接受益群眾近7萬人。
欒川縣重渡溝管委會新南村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定點幫扶村。「鐵路小鎮」是該局集團公司對口扶貧項目。今年以來,他們投資數百萬元,幫助新南村建設農家賓館,給村裡建起了農副產品展銷廳、遊客接待中心,精心打造鐵路景觀,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幫扶新南村貧困戶脫貧致富。
冬日的陽光照在豫西伏牛山深處的河南省欒川縣重渡溝管委會新南村新建的「鐵路小鎮」火車車廂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賀雙麗坐在自家新建的二層小樓前,看著遊客、村民在車廂里進進出出,臉上的笑容如綻放在寒冬里的梅花。
這裡不通火車,卻建起了一座「鐵路小鎮」。「鐵路小鎮」與交通無關,但卻關乎著新南村522戶1822人的脫貧致富。
「鐵路小鎮」是鄭州局集團公司的對口扶貧項目。該項目計劃幫助新南村建設95家農家賓館以及遊客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助力新南村貧困戶脫貧致富。該項目加入了鐵路主題景觀、鐵路餐廳等鐵路元素。
賀雙麗便是這個「鐵路小鎮」的受益者。2014年,經過6年的愛情長跑,賀雙麗與新南村村民聶世浩結婚。聶世浩從小跟爺爺長大,家境比較貧寒。賀雙麗父母對女兒這樁婚事一直持反對意見,不願意看著自己的女兒嫁到山溝里。2016年,村委會在伊河邊選了一片移民搬遷安置地,動員山裡的村民搬出山溝。「當時,我們都把這片安置地叫亂河灘。」賀雙麗說。他們就在這裡建了一個一層的小平房,前後亂石嶙峋,很是荒涼。「房子建好兩年多時間,我們幾乎沒在這兒住過。」賀雙麗說。
「如果不是王主任的幫助,我們可能還在外面打工呢!」賀雙麗說。賀雙麗口中的王主任叫王延輝,今年41歲,是鄭州局集團公司派駐新南村的駐村扶貧幹部。
「這裡好山好水,離國家5A級旅遊景區白雲山只有10多分鐘的車程,很適合發展特色旅遊項目。」2018年8月,王延輝來到新南村,開始實施建設農家賓館的計劃。
「當時,我們都叫他『王忽悠』呢!」賀雙麗說。改造農家賓館時,村裡協調貸款,鐵路單位為每戶補貼3萬元,但村民怕賠錢、怕背債,不想建。「剛開始,一接到王主任的電話就發愁。」賀雙麗說,「那會兒,我還在外打工,王主任一天幾個電話,一張嘴就跟我講旅遊講農家賓館建設。那時,我是真不願意干呀。」後來,她回到村裡,看到村裡修好了公路、建好攔水壩、改善了居住環境,再加上看了旅遊產業規劃以及幫扶計劃後,心裡才慢慢轉變過來。「家在新南村,誰不想村裡發展好呀。」賀雙麗說。
今年初,賀雙麗拿出夫妻兩人打工掙的錢,加上鐵路的幫扶資金,按照村裡的統一規劃,在原址上翻蓋了一棟兩層小樓,建了3間具備接待條件的客房,並趕在今年旅遊旺季投入使用。
「7月、8月、9月三個月里,我家通過客房賺了2萬多元錢呢。」說到收入,賀雙麗滿臉堆笑。她說:「我現在是真正理解王主任的苦心了,也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含義。」今年冬季,她準備再改造兩個標準間。「有了5間客房,明年的收入一定會更好。」賀雙麗告訴記者。她丈夫聶世浩也辭掉了外面的工作,專心與她一起經營農家賓館。「這些年一家人很少團聚。如今的幸福生活還得感謝黨的扶貧政策,感謝鐵路的直接幫扶。」賀雙麗說。
今年10月份,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領導到新南村調研指導鐵路扶貧工作,走進了賀雙麗的家,聽取了她家農家賓館的經營情況。賀雙麗說:「我做夢都想不到,一年多的時間,我們這裡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過去的亂河灘變成了現在的別墅區,家家都有空調、電冰箱、彩電、熱水器,旅遊旺季守在家裡一個多月就能收入5000多元,比外出打工幸福多了。」
據了解,如今,新南村有89家農家賓館開門營業。
作 者:肖培清
編 輯:王 華
實習編輯:代明輝